1 布局原则
1、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2、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 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 线最短;去耦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 ;减少信 跑的冤枉路,防止在路上出意外。
例如下图, C8到C11都是在VCC与GND之间的去耦电容,在原理图中并没有办法体现出它们的位置要求。但是PCB中们应当布局在芯片电源的输入引脚附件,例如31与32脚附近应有电容,18与19脚附近也应有电容。
4、 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
5、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如需要人工确认器件极性,可能要生产成本会上升)
7、高电压、大电流信 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 完全分开;模拟信 与数字信 分开;高频信 与低频信 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以便于将来的电源分隔。
2 布线原则
以上即是关于“怎么摆”即布局的主要注意事项。而关于“怎么连”则相对要更复杂一些,大体来说就是:
? 关键信 线优先:摸拟小信 、高速信 、时钟信 和同步信 等关键信 优先布线 ;
? 密度优先原则:从单板上连接关系最复杂的器件着手布线。从单板上连线 最密集的区域开始布线 。
而布线的自助指南可以简单的总结为:
1、尽量为时钟信 、高频信 、敏感信 等关键信 提供专门的布线层,并保证其最小的回路面积。必要时应采取手工优先布线、屏蔽和加大安全间距等方法,保证信 质量。
2、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EMC环境较差,应避免布置对干扰敏感的信 。
3、有阻抗控制要求的 络应尽量按线长线宽要求布线。
3 根据原理图布局的示例
如果布局不合适,板子使用起来可能很不方便,布线难度很大。
布局时配合完成某一个功能的器件尽量挨得近一些,有操作技巧,接下来举例说明。
可以在原理图中先找到运放模块的器件,按住ctrl选中。
1 先走信 、时钟线。
2 走电源线,两种电源,VCC与VCC3.3。可以专门为电源线设置一个宽度规则。电源类的线也应当少走过孔,若确实需要,可以多个过孔并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