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有点老套,甚至是无聊.在开始写之前,我问自己:你还这么年轻,有什么资格谈独处和自律想未成仙前也论道,也就有了这篇不成熟的文章,作为2016年的一个小结.
恩,开始讲故事了!
关于独处
所谓独处是自己与自己相处的过程,独处不是孤僻.它是一个自己妥协,堕落,进而思考求真,最终接受喜欢自己的过程.它并非我们传统认知中的与世隔绝,更偏重于内心与周围世界的相互独立,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看电影,但电影的主角又是你.
独处可能是被动的,也可能是主动的.像我喜欢独自看书,学习,生活,很少主动与外界沟通,这就是主动独处.而同样作为北漂一族,下班之后,人生地不熟并没有太多的交际,因此而成的生活状态就是被动独处.
主动也好,被动也好,独处都是避不开的.在15年年底以及16年年底,我有两次长时间的独处,这两个阶段的独处不仅仅有与世隔绝的状态,更是内心觉悟和自我拯救的过程.
15年底我已经是一家创业公司的技术总监,在16新年来临之际,我选择了先走一步,随后便是一段长时间的独处:我在那间出租来的小房间中一个人呆着,反思一年来的得与失,几乎和外界断了联系,偶尔一好友会过来看看我.这个阶段,从开始的自己每天严格要求自己看那些书,学那些知识到中途的随心所欲,最后从麻木中醒来,历时两个月,这是我第一次能够完全拥有自己.在这个我能控制自己的时候却遇到完全不受控的自我,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开始意识到人这个独特个体为什么会不受控,转而在16年花了近乎一年的时间来学习,整理和分析”自我”,也就引出今天的话题–”自律”.
我们到底怎么做天使的还是恶魔的时候就交给”自我”来决定了.自我会根据当前 会道德和行为准备,尽可能同时满足”本我”和”超我”,或者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比如当你非常饿而又没有减肥的想法时,你就会听从恶魔的话吃掉那个汉堡.如果你正在减肥,那你就会听从天使的话去吃掉那个苹果.
刚出生的小孩子只有”本我”,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他饿了就会哭着要吃奶,饱了就想睡,醒了就想玩…随着他慢慢长大,周围的环境不断的告诉它:不能随便大小便,作业写完了才能玩…正是在这种在这种 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监督下,小孩子的行为逐渐变得懂事,这就是”超我”壮大的过程.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要做出选择,”自我”由此而出.
在天使和恶魔,本能和道德之间,”自我”愈加强大越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你的boss在你生病的时候要求你出差,恶魔会说”你需要休息,你得先去医院,别管什么工作不工作”,而天使会说”认真负责,工作最重要”,而最终你做出合理”向老板请说明并请假”,即照顾了身体也保证了工作;当然你也可能选择痛骂老板一顿,然后离职走人.这种”自我”做出选择的过程就是我所说的”自我管理自我的过程”.
意识和潜意识
“本我”和”超我”也像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联系,一个意识下的行为形成习惯之后就工作在潜意识领域.我们都知道跑步对身体有好处(超我),潜意识中我们并不想跑步(本我),在我们可以将其养成习惯之后(自我),我们就不会觉得每天跑步累了.这种情况下的下自我就是”初等的自我管理”,即我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这里就是你刻意将跑步养成习惯的过程.
上面的例子都是在谈管理自己的行为,那现在就说说在心理状态上的自我管理.像女性每月会见亲戚一样,大部分男性每月也有心理郁闷期:做什么都兴趣,没价值,唯一想的就是什么也不想.当然,这个阶段会在”本我”的调节下会自然地消失,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如果你稍微懂些心理方面的知识,那么你就可以在”自我”的帮助下缩短这段时间,然后比别人更快的调整好状态进入新一轮的学习和工作中.再比如,人人都经历过考试,成绩差的时候我们会感觉的伤心和低落,很可能这个学期都沉浸在这种失落当中.但是”自我”可以让你更快的转变心态,更快的投入到战场上厮杀.难得你不觉得这就像是百米赛跑中,你先人一步么/p>
还以我们跑步为例,在养成跑步的习惯之后,我们能够找出目前跑步的问题所在,并且训练自己用更科学有效的手段来锻炼,这就是高等的自我管理过程.
啰里啰嗦了这么多,好像小学生写作文.但是不管怎么样,要想自律无非就是壮大”自我”的过程.
拥有强大的自我
要自律,要强大的”自我”并非立竿见影之事,不是说,我今天决定了,明天就可以做到.
在刚离职的时候,我为了自己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每天几点写作,几点读书,几点做饭等等,仿佛我只要按照这个计划去做,那么我就是下一个”泰格·伍兹”.但现实却是:办了健身卡之后基本不去,拿起书之后基本不看,提起笔基本不写.愧疚之余,反而花了更多的时间躺在床上看电影,看小说,也自欺欺人的熬夜,说是晚上安静效率更高.
别逗了好不,晚上又是重复白天的哪些事情.你压根没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循环往复,实在内疚了就起来再做个计划来聊以自慰.直到有一天,你连计划也懒得做了…雪球效应来了:你的”本我”越来越壮大,中途顺带着干死了你的”自我”,”自我”没了,”本我”继续壮大,直到Game Over.
有些书告诉我们说要养成好习惯,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一个无法自律的人,你却要求用他自律来养成习惯比要求一个人用自己的手提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不靠谱.
没认识到”自我”,没从根本发现问题,怎么可能解决问题,这样怎么可能咸鱼翻身非你被别人用铲子翻个个.
在这种与”懒惰”的斗争着,你最后死无葬身之地,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咸鱼怎么可能翻身呢.
尤其是独处的时候,不被魔鬼诱惑的最佳方法就是不让魔鬼找到你。
3. 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
我从08年开始就有熬夜的习惯,几乎每天晚上都在2,3点左右睡觉,到现在我明显的感觉出现了两点问题:
- 越来越糟糕的身体状态,注意力不能像以前一样长久而专注,另外开始发胖,并且坐一会就会觉得背部酸痛,想要躺下.
- 越来越缓慢的思考,甚至你逃避思考,不再像以前一样可以天马行空的幻想,并且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会有意无意的逃避应该做事.
这是衰老的前兆,原本发生在了中老年人身上,而今年我才25.早在大学期间我就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却不以为然.我假设熬夜等于努力学习,在这种自以为是在学习的状态中麻醉自己,沾沾自喜,岂不知,学习同样的知识,你耗费的时间是2倍以上,所谓事倍功半,不经意间浪费了生命.
在14年初,我决定要rebuild myself.我试过很多方案,有效的,无效的,直到最近我发现最简单有效的方案就是: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是我们作为灵长类动物的本能,是我们保持健康身体和良好精神状态的根本,已经深深的内化在我们的基因当中.随着现代 会诱惑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走出这道安全线,更多的数据表明现在人类的身体状态不容乐观,几乎都是处在亚健康状态,在地铁,公交上,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昏昏欲睡,面色憔悴,精气神全无.
除了图片之外,在每年的开始我会给自己录一段文字,偶尔翻出来听听,都有莫名的欣喜.作为一个现在的听众,听听以前自己的声音,感受不一样的自己.
其实,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是引导自己反思最好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的自己的记事本,不至于当你回顾昨天却一无所获.
5. 选择性离开 络世界
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关掉手机通知了么否还在听着音乐,是不是一遍聊着天上睡觉的时候是不是要抱着手机玩到入睡天好像从 上看到了很多信息,好像学到了知识,但是几年下来却仍然没有提高很多/p>
喧闹的互联 上不是今天这个明星曝绯闻,明天就是这个八卦,而这些信息真的有价值吗年之后,他还重要吗联 时代,巨多的信息对我们的判断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想想我们在”谣言”之前脆弱的判断力就知道了.

每天半个小时看八卦新闻,在确定看不看之前浪费5分钟,一年算下来浪费395个小时,十年下来就是3950小时,足够你在一个领域成为半个专家.
这两年来,我很少看各种八卦新闻,像今日头条,UC浏览器之类的软件统统卸掉,一来避开魔鬼二来减少自己判断的时间.另外关闭QQ空间,朋友圈,关注自己的成长和生活远比旁观别人的心情要有价值.
结语
人生就是道场,活着便要修行.修行无难易,关键是沉下心去做,有句话说的不错:”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也不能像无头苍蝇,到处乱飞,一会参佛,一会悟道,一会礼乐…得有个小目标,无论是提高技术还是赚钱,王健林先生的”挣它一个亿”,看起来无厘头,但也道出了根本.
最后用中外两句话来致敬新年: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