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所有题目的答案,均来自老师上课的ppt。?老师上课的提问和强调就是平时记笔记的关键。平时上课要多理解,考前才不至于死背。名词解释部分当初我背了20个,也就对了4个,不过其实也还好。(建议背重点,然后考前过一下老师ppt上的所有名词解释。这样,就算考到,也不至于没得吹)。大题部分全中,也就是说大题范围就是老师的上课的提问和强调(基本固定)。只要背过,你就能成为第一个走出考场的考生。
一、名词解释(前9个考过)
- 灰度发布:是指在黑与白之间,能够平滑过渡的一种发布方式。
- Giraph:是一个迭代的图计算系统。
- 连接器:是专门承担组件连接作用的部件,连接的本质是实现连接机制和信息交换协议。
- 黑板系统: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机遇问题求解模型。
- 硬件抽象层:针对底层不同硬件平台为上层提供统一服务接口。
- Hive:是基于Hadoop的一个数据仓库工具,可以将结构化的数据文件映射为一张数据库表,并提供简单的sql查询功能,可以将sql语句转换为MapReduce任务进行运行。
- 大系统小做:当设计庞大系统的时候,应该尽量分割成更小的颗粒,使得项目之间的影响是最小的。
- 容灾: 当系统出现了若干服务器或若干支架(宕机的时候),仍然需要让系统尽可能的提供正常的服务。
- 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 分而治之
风——风土、风俗、风情、风光、风味、
风采、风姿、风韵、风度、风骨。
格—— 格调、格式、格局。 - 一切可扩展:在高稳定度、高性能的系统中间,为了稳定性能把它设计成不变化的系统,但为了支持敏捷需要让一切的东西都要变得可以扩展。
- 必须建立基础组件:要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需要将已有的经验固化下来,固化下来的东西会成为系统中的一部分。
- 轻松上线:当做了变化并把它从开发环境中部署到现有的运营环境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灰度”这个词非常关键,就是在黑和白之间的选择,必须要变成一种小规模尝试,再逐步扩展到海量过程中的一个问题。
- 协议: 移动终端跟后台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协议,这个协议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骨架,在这一点做好设计可以使得系统的复杂度大大降低。
- 轻重: (前端轻、后端重,如何快呢如何在系统架构中分布功能,在哪一个点实现哪一个功能,代表系统中间的功能配置。
- 监控: 智能处理和为系统提供一个智能仪表盘。
- XMPP:是基于XML的协议。
- 组件:是软件的组成单元,是软件功能的设计和承载体。
- 反向代理:是指以代理服务器来接受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内部 络上的服务器,并将从服务器上得到的结果返回给internet上请求连接的客户。
- CDN:内容分发 络。
- 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是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拓扑结构,定义了软件开发的原则、约束和环境的适应。
- windows执行体:基本操作系统服务
- 协议:一种成文的公约集,相互通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格式、能被收/发双方接受的传送信息内容的一组定义 。
-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Google的一个开源的实现,是Hadoop和Hbase的重要组件。
- Pig:是一种数据流语言和运行环境,用于检索非常大的数据集。为大型数据集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抽象。
- 数据字典缓存:描述库中的表的信息、位置,提高命中率。
- 软件体系结构的模式:过程、事物、规则、描述
- NoSQL:(Not only SQL)键值存储数据库 列存储数据库 文档型数据库 图形数据库。
- Ntdll.dll:是一个特殊系统支持库,有内部支持函数、执行体函数以及服务分发存根。
- 推模式:当通知消息来之时,把所有相关信息都通过参数的形式“推给”观察者。
- 拉模式:当通知消息来之时,通知的函数不带任何相关的信息,而是要观察者主动去“拉”信息。
- 组合模式:是将信息推送与拉取两种模式结合。
二、大题(考过的打勾)–包括简答题和问答题
- 张小龙的三大理念/strong>
让沟通简单再简单
成为个人和企业ID
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微信10个设计原则/strong> ?
创意、有用、优美、容易使用、含蓄不张扬、诚实、经久不衰、不放过任何细节、环保不浪费、少即是多 - 敏捷的四大法器/strong>
大系统小做
一切可扩展
必须建立基础组件
轻松上线
- 扩展的两个关键br> 络协议、数据存储
- 组件包含3方面br> C/S自动代码生成框架、逻辑容器、监控/统计框架
-
微信架构的四要点 ?
协议、容灾、轻重、监控
- 轻重是什么——前端轻后端重
- 监控包含哪些——应用程序是否使用正常、资源的使用情况
-
人们对软件的要求:
足够的快
足够的智能
非常安全可靠
非常的便宜
操作非常的方便
界面或接口非常的友好 -
windows体系架构的架构图
-
Oracle体系架构的6类文件
数据文件
数据控制文件
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重做归档日志文件
初始化参数文件
用户口令文件 -
Oracle体系架构的4个缓存
数据字典缓存
库高速缓存
数据高速缓存
重做日志高速缓存 -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11个影响因素
功能、性能、成本、容量、吞吐量、出错容忍程度、技术混合、恢复能力、
兼容性、安全性、可用性 -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涉及7方面的问题 ?
用法
功能
性能
伸缩能力
重用
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冲突和平衡
美学的观点 -
当前和未来软件的6个特点
- 无统一控制的广泛分布性
- 高度自主性
- 任务不可预测性
- 人、设备和软件的多重异构性
- 强个性化和灵活性
连接环境的多样性
-
当前和未来软件的5大要求
开放结构
动态协同
在线演化
环境感知
自主适应 -
好的软件体系结构的6个特征(评价)
- 可伸缩性的
- 简单
- 亲切的
- 关系清楚明了
- 职责分布明确
- 效益和技术平衡
- 根据组件的作用分类 ?
- 负责系统运行管理的控制组件;
- 负责组件之间协作关系的协调组件;
- 为其它组件提供服务功能的服务组件;
- 负责安全检查和信息转接的信息控制组件
- 负责组件连接和转换功能的连接组件。
-
组件的5个特性
接口特性——与其它组件通信
运行特性——完成组件的功能
远程服务特性——多线程
关联特性——获取相关组件的地址信息
动态特性
- 接口的5个特性
完备性 最小化 正交性 高效 方便
- 连接的两个要素
- 连接机制:硬件层、基础控制描述层、资源和管理层、系统结构模式层
- 连接协议:协议是一种成文的公约集,相互通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格式、能被收/发双方接受的传送信息内容的一组定义。连接之所在,协议亦所在。
-
连接的5个特性 ?
连接的方向性
连接的角色
连接的触发
连接的响应
连接的层次 -
分层结构的实现过程(九步骤) ?
- 定义合适的分层的标准
- 根据标准定义合适的层数
- 给每一层命名
- 确定每一层的任务
- 确定每一层的任务
- 定义每层的接口
- 构建每一层的各个组件
- 确定层之间的通信模式——推模式、拉模式和组合模式
- 降低层之间的耦合性
- 设计错误处理策略
-
智慧城市体系架构5层 ?
行业应用层
应用服务层
支撑服务层
数据活化层
数据传输层
城市感知层 -
大数据商业建模技术架构3层
需求层
模型层
数据管理层 -
OSI各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站架构的变迁
- 应用服务和数据服务使用同一个服务器
- 应用服务和数据服务分离
- 使用缓存改善 站性能
- 使用应用服务器集群改善 站的并发处理能力
- 数据库读写分离
- 使用反向代理和 CDN 加速 站响应
- 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使用 NoSQL 和搜索引擎
- 业务拆分
- 分布式服务
三、自己的笔记补充(跟考试无关)
- 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模拟人,最大的不足是不准确
- 各代操作系统及驱动方式:
msdos ——> windows ——> Longhorn
命令 ———–> 事件 ———>语义 -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区别——面向业务和面向主题(不可删改)
- 大数据的5个特征:大量的、多样性、高速、有价值、真实性
- 访问硬件的文件:*.dll
- 操作系统通过驱动程序来管理硬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