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八周的《软件测试技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结束,正如软件测试是生产高质量软件不可或缺的一个工程实践活动,对于专业为软件工程的我们学习软件测试也是必不可少。因而在这篇博客中,我会将我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一下总结,以便大家对软件测试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一)介绍:
我们进行测试的目的为:
1.因为我们不是足够好的程序员
2.没有集中足够的精力去克服错误
3.有时忘记使用全构造化的编成,自顶向下的设计得到我们的解决方案
4.我们本应该区分出其他程序员或客户说的话,知道他们是如何想的,和他们真正含义
5.测试本身就是承认“失败(失效)”
而学习测试的目的为:
1.管理软件的开发过程:需求测试-〉功能验收测试计划
2.更好的设计,编制软件(需求、完成需要的功能、可测性、安全可靠,可用性、执行速度、可维护性)
3.掌握软件测试的原理和方法,提高质量
(二)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它将被测软件看作一个打不开的黑盒,主要根据功能需求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也就是说黑盒测试重中之重是如何合理地设计测试用例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等价类划分(Equivalence class partitioning) ?边界值分析法(Boundary Value ) ? 因果图法(Cause Effect Diagram) ?决策表法(Decision Table-Based)
其中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如果程序输入之间没有什么联系,采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如果输入之间有关系,例如,约束关系、组合关系,这种关系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是很难描述的,测试效果难以保障,因此必须考虑使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产生多个相应动作的测试方法,因果图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而对于决策表是把作为条件的所有输入的各种组合值以及对应输出值都罗列出来而形成的表格,它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因此,利用决策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当然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工作量大的缺点。
(三)白盒测试:
(八)软件测试管理
建立软件测试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设计中发挥应有的关键作用: 软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对软件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主要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要求。所开发的软件产品是否可以交付,要预先设定质量指标,并进行测试,只有符合预先设定的指标,才可以交付。 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的识别和控制 对于软件测试中发现的软件缺陷,要认真记录它们的属性和处理措施,并进行跟踪,直至最终解决。在排除软件缺陷之后,要再次进行验证。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验证 通过设计测试用例对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代码进行验证,确保程序代码与软件设计说明书的一致,以及软件设计说明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一致。对于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现象,同样要认真记录和处理,并跟踪解决。解决之后,也要再次进行验证。 软件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从软件测试中可以获取大量关于软件过程及其结果的数据和信息,它们可用于判断这些过程的有效性,为软件过程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提供决策依据。
相关资源:ETM早教管理软件专业版V4.0-交通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