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基于软件I2C协议实现温湿度采集
板子:STM32F103C8t6
温湿度采集芯片:AHT20
编译工具:Keil&STM32CubeMX
烧录工具:FlyMcu
串口调试助手:XCOM
文章目录
- STM32基于软件I2C协议实现温湿度采集
-
- 一、原理基础
-
- 1. I2C
- 2. 软件I2C
- 3. 硬件I2C
- 4. AHT20芯片相关信息
- 二、实现
-
- 1. 使用STM32CubeMX配置项目
- 2. Keil
- 3. 运行效果:
- 三、总结
- 四、参考文章
- 五、源码
一、原理基础
1. I2C
I2C 通讯协议(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由 Phiilps 公司开发的,由于它引脚少,硬件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强,不需要 USART、CAN 等通讯协议的外部收发设备,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系统内多个集成电路(IC)间的通讯。
2. 软件I2C
直接使用 CPU 内核按照 I2C 协议的要求控制 GPIO 输出高低电平,从而模拟I2C。
使用方法:
需要在控制产生 I2C 的起始信 时,控制作为 SCL 线的 GPIO 引脚输出高电平,然后控制作为 SDA 线的 GPIO 引脚在此期间完成由高电平至低电平的切换,最后再控制SCL 线切换为低电平,这样就输出了一个标准的 I2C 起始信 。
**优点:**软件模拟 I2C 则可以使用任意 GPIO 引脚,相对比较灵活;软件I2C流程更加清楚,操作比较简便。如果要详细了解I2C的协议,使用软件I2C可能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
3. 硬件I2C
直接利用 STM32 芯片中的硬件 I2C 外设。
使用方法:
只要配置好对应的寄存器,外设就会产生标准串口协议的时序。在初始化好 I2C 外设后,只需要把某寄存器位置 1,此时外设就会控制对应的 SCL 及 SDA 线自动产生 I2C 起始信 ,不需要内核直接控制引脚的电平。
**优点:**硬件 I2C 直接使用外设来控制引脚,可以减轻 CPU 的负担;在使用I2C过程中,通信更加快,更加稳定
**缺点:**使用硬件I2C 时必须使用某些固定的引脚作为 SCL 和 SDA;对于I2C用法比较复杂
4. AHT20芯片相关信息
具体信息请到官方下载对应产品介绍文档:http://www.aosong.com/class-36.html
二、实现
1. 使用STM32CubeMX配置项目
如图配置以下引脚,并分别设置RCC、SYS、USART;并使用GPIO_PB6和GPIO_PB7两个引脚模拟SDA
将此头文件添加到Keil中去
使用FlyMCU烧录后重启运行,并打开串口接收器。

三、总结
软件模拟 I2C 则可以使用任意 GPIO 引脚,相对比较灵活;软件I2C流程更加清楚,操作比较简便。如果要详细了解I2C的协议,使用软件I2C可能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
四、参考文章
HarrietLH: stm32通过I2C接口实现温湿度(AHT20)的采集
醉意丶千层梦: STM32F103基于I2C协议的AHT20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
五、源码
github: https://github.com/Wattson1128/HomeWork11_3/tree/main/AHT20-TEST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209494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