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说法是“测试向前走”,似乎也是告诉测试人员应该多去关注开发设计编码和需求定制分析,但是只是告诉测试要向前走,没有说“不回来”,所以测试的本质才是工作的重点,过分关注“业务”正确性和系统“设计”正确性只能使你慢慢偏离测试道路。
另外一种情况是,并不沉迷于“业务”,但是每天为了眼前的“质量”被“业务”搞得焦头烂额,因此而忽略了“效率”改进的话,其结果是让业务掐住自己的脖子,最终成为自己的“上吊绳”。
技术不分测试和开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把技术分为测试技术和开发技术,这是一个奇怪的定义,何为测试技术试使用的技术称为测试技术,开发使用的技术称为开发技术SCM使用的技术是否要被定义为SCM技术BA使用的技术要被定义为DBA技术是这只是测试人员为了逃避自己技术弱的一块遮羞布别人说测试人员技术差时,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不是技术差,我的测试技术很好,开发技术差而已,我是测试人员,掌握测试技术就可以了。”
一个简单的例子,编程语言属于什么技术发天天用,难道测试不用,或者发明一个新词,称之为“开发测试通用技术”,显然是很可笑的。
开发工具不是目的
如果说保证效率是测试的目标之一,并且技术不分测试和开发的话,那开发工具也就无可厚非了。当然,为了做工具而做工具的动机肯定是值得怀疑的,“大跃进”式的工具开发只能说是*******而酿成的恶果。
要提高效率必须要用机器取代人来工作,如果让机器工作,那就是需要开发工具了,工具是提高效率的手段也是产物,但不是目的。不要条件反射式听到“测试工具”就联想到“开发技术”,进而联想到“无用”、“浪费”、“为了KPI”等词汇。当然,开发工具并不是唯一提高效率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创新出更具有效率的测试方法,如同“正交分析法”可以帮我我们不需要做全正交就可以测试到所有场景,从而简化测试工作。但是测试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也很难出现一个这样的方法,所以说开发测试工具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提高测试效率的方法。
同时,一个成熟的工具相比人来说,犯错的概率几乎为零,而人是一个不可靠的东西,“今天失恋”、“明天腹泻”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判断,如果靠人来保证软件的质量,我相信一定是靠不住的,所以说开发工具也是保证质量的手段之一。这样看来,每个测试人员都应该学会工具开发,在需要的时候靠工具提升效率和质量。
如果上面的说明都不能让你信服开发工具的作用巨大,那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人,好好数数你的测试工作中到底用了多少测试工具。如果没有缺陷管理、用例管理这些工具,你现在还在用excel表格维护这些内容,你没有缺陷状态这个概念,你还在为开发修复缺陷的进度拼命发着邮件、打着电话;如果没有测试脚本运行平台,今天你享受不到自动化带来的便利,你还在为系统每天出现bug焦头烂额;如果没有静态扫描,你今天对安全漏洞还无从下手。如果你还反对测试工具开发,那请你回到原始状态,我“亲爱”的原始人。
测试开发比是自然提高的
总是有人谈测试开发比,似乎测试开发比的提高就是要立刻开除大部分测试,似乎自己的工作马上就要丢掉一样,于是像“坐到了刺猬上”一样跳起来,强调测试开发比是多么的没用,测试人员是多么的重要,测试人员的减少是多么的可怕。
但实际上,测试开发比只是一个度量手段,是测试效率提高后的结果,当测试的大部分工作被机器取代后,测试人员的数量当然可以减少,只要少部分人去维护测试系统即可。
但是,如果把测试开发比当作一种目的,并以此单纯减少测试人员还忽略测试效率提升的做法是无知且可怕的,无知在对测试认识如此浅薄,可怕在如此浅薄的人在左右着测试人员的命运。
永远不要试图成为Superman
另一种“superman”不是将所有职位集于一身,而是将软件的所有功能和系统架构的认知集于一身,这种“superman”也许存在,在软件的功能非常有限,系统非常简单的时候,随着软件功能的增多,系统复杂度增加,这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谁能把“windows系统”了解的一清二楚呢/p>
软件研发是一个团体性的功能,要想有superman出现,我想那应该是“机器”而不是“人”。
没有极客思想的测试不是好测试
还是要说一次那句反复被提到的话,测试的目标是质量和效率,要提高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前面也提到了,那么如果一个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事务、不愿意尝试新东西的人如何能找到好的方法提高质量和效率。要像极客那样敢于去“玩”一些酷的东西、使用“酷”的技术,也许创新就会出现。
22/2<12
相关资源:锁屏 自动锁屏 定时锁屏 注销软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