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 围
1.1 标 识
1.2 系统概述
简述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应描述系统和软件的一般特性;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若有);标识项目的需方、用户、开发方和保障机构;标识当前的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它相关文档。
1.3 文档概述
2 引用文档
列出在正文中引用文档的编 、标题、编写单位、版本及日期。
3 系统需求
应分以下各小节描述该系统的需求,也就是构成该系统验收条件的系统特性。系统需求就是研制任务书和合同中分配给该系统的需求。
3.1 系统能力需求
3.1.1 系统总体能力
根据研制任务书和合同,对系统(软件)的总体功能/对象结构进行描述。
建议使用UseCase的包图来描述系统中各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对所有包进行说明。
3.1.2 运行使用模式
(若有)描述本系统可能的运行使用模式,并提出使用本系统的典型集成方案。如果需要在多种状态和方式下运行并且不同状态和方式具有不同需求时,应加以说明。
3.1.3 ××××功能
3.1.3.1 功能分析
建议使用用例图描述××能力的功能构成。
3.1.3.2 性能分析
建议描述研制任务书和合同中对该系统提出的明示的和隐含的战技指标要求。
3.1.3.3 流程分析
建议对本系统中典型的使用流程利用活动图进行描述,并对每个活动图进行概要解释。
3.1.3.4 接口分析
建议对本系统与外系统的信息交互接口利用接口图进行描述。
3.1.4 ××××功能
3.2 适应性需求
描述系统开发、部署和使用过程应满足的大系统体制要求。如具备良好的重组能力,可按需灵活配置等。或者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与其它软件的接口等发生变化时,该系统应具有的适应能力。
3.3 安全保密性需求
描述系统使用过程中应具备的安全保密性需求,说明必须遵循的安全保密策略、措施和标准。对安全保密措施可能对软件使用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3.4 运行环境需求
3.4.1 软件支撑环境需求
描述本系统必须使用或引入系统的计算机软件的需求。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 络软件、测试软件等。
3.4.2 硬件支撑环境需求
描述本系统运行使用的计算机硬件需求,包括:设备的种类、数量、配置、能力和其他所要求的特征等,如:所需要的处理器能力、存储容量、输入/输出能力等。
3.4.3 计算机通信需求
描述本系统必须使用的计算机通信方面的需求。例如:连接的地理位置、 络结构、传送/接收/响应的时间限制、数据峰值的容量、诊断功能等。
3.5 软件质量因素
描述研制任务书或合同中标识及派生出来的对本系统质量方面的需求。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
3.6 设计和实现约束
(若有)应描述约束本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那些需求。例如特殊的体系结构需求、特殊的设计和实现标准、特殊的使用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3.7 相关人员需求
3.8 相关培训需求
3.9 相关后勤需求
3.10 其他需求
3.11 验收、交付和包装需求
3.12 需求的有限次序和关键程度
本节用表说明整个系统所有需求间的相对重要程度。需求的关键程度分为“关键”和“一般”,关键程度是“关键”的表明该项需求对安全性、保密性或私密性起关键作用,关键程度是“一般”的表明该项需求无需做特殊处理。
4 需求可追踪性
包括正向追踪表和逆向追踪表两张表。正向追踪表包括研制任务书中的功能需求到本系统(软件)功能需求的追踪表和系统需求到软件配置项需求的追踪两张表。若系统需求与软件配置项需求一一对应,则正向追踪只有一级。逆向追踪表直接列出软件配置项的功能需求与研制任务书中需求的对应关系即可。对于每项需求,只需列出其需求标识符和所在章节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