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汽车之心
从特斯拉的NOA,到蔚来的NOP,再到小鹏的NGP以及Mobileye的SuperVision等,推动消费级车型迈向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能力已是大势所趋。
这些厂商无一例外,都选择先从以摄像头、视觉技术为主的方案出发,实现高速以及高速匝道等有限场景的领航辅助驾驶,但目前仍然无法做到大规模在普通城区道路上实现这些能力。
即便已经有小鹏、极狐这样的玩家抢着官宣自己率先把激光雷达传感器搬上车,打造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功能,拓宽领航辅助驾驶的应用范围,但代价是车辆整体成本的大幅上升。
另外,即便有了激光雷达加持,这套系统也仍然是个「奢侈品」或者「期货」,消费者要用上,或者得咬咬牙,或者必须等。
像极狐售价43万才能处理城市路况,其实是把L4级自动驾驶车辆卖给车主,解决L2.5级场景,很多人还是要掂量一下性价比。
而小鹏P5处在20万价位,但今年第四季度才能拿到手。
在这个序列当中,中国版视觉方案横空出世,专攻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百度Apollo成为自动驾驶量产的另一种实力派选手。
在2020年12月,百度Apollo发布了其基于轻量化L4方案Apollo Lite打造的领航辅助驾驶系统ANP-Apollo Navigation Pilot。
这是以视觉传感器为主、辅以目前车辆基本标配的普通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将其积累良久的L4自动驾驶技术下放到了L2.5级别功能上,帮助消费级别车型实现领航辅助驾驶,而且,能够应对普通城区复杂道路。
事实上,这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降维打击,百度Apollo用累积了超过8年的自动驾驶算法、近千万公里的路测里程以及无人驾驶载人落地经验,配合上自研的计算硬件平台,杀入到这个战场。
不出意外,ANP将成为中国最快实现普通城市道路自动驾驶的系统,也是全球唯二视觉优先实现该能力的系统。其直接竞争对手特斯拉FSD目前仍在持续迭代,只有美国少部分用户可以体验。
据了解,百度Apollo的ANP系统,即将在上海车展官宣多个品牌的多款全新车型 ,用无需激光雷达、中国版特斯拉自动驾驶方案、低成本车规级城市自动驾驶的强标签杀入消费市场。
在上海车展前夕,百度Apollo首度小范围开放了ANP系统的体验,汽车之心也成为全球首批体验该系统能力的汽车科技媒体。
从2020年底官宣ANP这一产品,到现在已经在威马刚刚上市的量产车W6上达到「准量产状态」,百度Apollo只花了4个月时间。
1
ANP稳如老狗,体验意犹未尽
我们此次试乘的车辆是接近量产车型的威马W6 ANP试装车。
除了ANP能力,这辆车还具备AVP自主泊车以及远程召唤能力,所以基本上可以覆盖一个完整的出行场景:停车场(远程召唤)——城区道路(ANP领航辅助)——停车场(自主泊车)。
这一次着重来看看百度Apollo ANP系统的能力。
此番试乘路线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的城区普通道路,行驶路线长度11公里左右。
全程的平均时速在35公里左右,最高时速60公里,只要条件允许,车辆都会压着限速开。
先上结论:在我们整个试乘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对车辆进行过任何接管,特别是在车辆被两轮电动车突然Cut-in的情况下,系统也没有退出,应对自如。
结合场景,具体来看看这套ANP系统的表现:
优点方面:
1、ANP系统的UI界面比较简单,易于用户查看,其上呈现了道路上的行人、骑两轮车的人、车辆、车道线、道路边沿,能将车辆周围的环境通过视觉呈现出来,还是很能给乘员安全感的。
而且这套系统还对车辆的下一步操作有语音提示,比如车辆在执行左转和右转这些操作前都有语音提示,告知用户车辆的下一步行动。
2、车辆整体来说行驶平稳,起步、加速、制动、变道都比较趋近于老司机,这也说明车辆在控制策略的调校上下了很多功夫。
3、在遇到一些比较危险的行驶场景时,系统的表现还是很冷静的:
比如我们此次试乘遇到了从车辆左侧斜插入本车车道的两轮电动车、过马路过到一半停下的行人、牵着狗狗的行人、以及故障车停在路边等特殊场景,在应对这些场景时,车辆ANP系统未退出,安全员未接管,车辆应对得很好。
整个过程体验下来,完全可以将ANP系统称之为「老司机」,其对红绿灯的识别,进行无保护左转、变道、右转等操作时都很流畅。作为一套主要依靠视觉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在城市里有如此表现已经是可圈可点了。
意犹未尽之处在于:
1、首先就是我们试乘的这条路线,车流量不是很密集,也没有很窄的车道以及人、车、两轮、三轮等混流的复杂场景,而且天气状况也是晴好的,这显然对系统造成的挑战没有那么大。
在面对黑夜、雨雾天气时,ANP系统的表现能力如何,还有待测试。
不过百度Apollo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日常测试中会遇到很多极端场景的针对性测试,结论是ANP系统的表现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三个城市都会开放自动驾驶真体验,都有机会遇到一些突发场景,感受AI系统的真实应对。
2、第二点要说一下的是,车辆一直是压着道路限速来开的,即使道路限速30公里/小时,前方道路空无一车的情况,车辆也不会超速,俨然一个遵纪守法的「机器人司机」。
但这种情况下,人类司机一般都会加速行驶,所以从这一点上看,ANP的灵活性还没有那么高。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ANP遵守道路交规也是出于安全考量。
3、最后一点遗憾就是,这一次的试乘体验没有跑上高速,所以没能实际体验ANP的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的表现,从停车库到城市路到高速路整个出行的全区域体验百度的视觉能力。但从城区道路的实现表现来看,ANP对高速场景的应对应该也是游刃有余的。
总结一下ANP系统在城区道路上的能力:无激光雷达、感知很可靠、控制很平稳,宛如「老司机」,整个路线、车道的选择也很合理,途中尽可能少变道,很注重行车安全,有必要变道时则非常果断。
这样一套依靠视觉的L2.5级自动驾驶系统,表现可以说是足够出色了。
2
ANP背后的软硬件基础
在这辆威马W6 ANP试装车上,百度Apollo为其装配了:
12个高清摄像头
12个超声波传感器
以及6个毫米波雷达
ANP主要依靠视觉算法进行物体识别、高精地图进行精确定位和导航。
另外,在计算单元上,其上还搭载了百度Apollo自研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CU。
在这些传感器硬件和计算硬件的加持下,车辆不仅能实现ANP,在自主泊车AVP方面的表现更是游刃有余。
威马W6上的传感器都有各自的供应商,这里就不赘述。
值得重点说一下的是其上的百度Apollo自研的ACU。
百度Apollo很早就意识到成熟且符合车规需求的计算硬件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重要性,于是百度Apollo自2018年就开始自研计算平台。
在2018年的英伟达GTC大会上,Apollo发布了计算平台ACU。
第一代ACU产品「五仁」,已经在2020年12月量产,算力为1.5Tops,主要应用于AVP自主泊车。
而第二代ACU产品「四喜」就是这辆威马W6 ANP试装车上搭载的ACU版本,算力最高达32TOPS。
此后百度Apollo还会推出「三鲜」,算力将达到100-200TOPS,目标是实现全场景高级辅助驾驶。
ANP系统中还有一个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传感器——高精地图,掌握车辆的自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
这也是百度Apollo的强项。目前,百度高精地图已经完成了全国范围内高速和快速路的数据采集。
在商业化应用方面,百度的高精地图已经被蔚来、威马、广汽、长城等车企采用,实现在量产车型上的搭载。
2020年底,百度预计在未来3年内搭载其高精地图的车辆将超过100万辆。
当然,计算平台和高精地图再强,最终还是要配合核心的自动驾驶算法,才能赋予ANP有如此稳定的表现。
而这套算法的成熟则源于百度Apollo超8年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积累,以及其接近10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里程。
而且,百度Apollo的Robotaxi车队还在源源不断进行道路数据收集,不断迭代算法,整套L4算法也将更加鲁棒。
也就意味着,后续,基于轻量化L4级自动驾驶技术Apollo Lite打造的ANP系统还将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3
ANP的差异化打法
虽然同为领航辅助驾驶系统,但百度ANP和NOA、NOP、NGP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异。
其一,ANP系统的应用场景更广,能够支持高速公路、快速路以及特别支持城市普通道路的自动驾驶。相较于NOA、NOP等系统,用户在使用ANP进行领航辅助驾驶时,场景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毕竟,中国人的主要用车场景在开放城市里,而不是封闭高速上。
其二,相较于没有采用高精地图的特斯拉NOA,百度ANP搭载了百度自研自采的高精地图。有更好的感知冗余。
其三,ANP可以支持车路协同,这也是百度Apollo的一大技术特色。Apollo目前在一些城市建成了车路协同技术覆盖区域。
当搭载ANP系统的车辆行驶到这样的区域时,通过与路端设施的协同,此时,车辆跟L4级的Robotaxi一样拥有了路端的「天眼」,更加智能。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ANP系统是全面开放的,相比于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对手的自给自足,ANP可以服务于全球车企,为其所用,帮助其车型产品实现智能进化。而与同样是对外供应的华为ADS高阶智能驾驶方案来说,ANP没有使用激光雷达,在量产成本方面会有明显优势。
综合来看,百度Apollo ANP其实是找到了自动驾驶技术领先性以及量产可行性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4
ANP的商业化前景
在百度Apollo积极推进Robotaxi落地的同时,其消费级的自动驾驶量产也在同步进行。
接下来一段时间,众多OEM都会选择推进城市道路L2.5以及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上车,而ANP则是一套成色不俗的系统,能够帮助车企以最高效的方式实现这些能力,参与到智能电动汽车大潮的竞争中去。
而且,百度Apollo的方案叫「乐高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那就是不卖全家桶,完全开放,像乐高小配件一样,可灵活搭配。
OEM用了百度的ANP再购买一颗华为的96线激光雷达做个高级版,理论上也是可行的。
目前,ANP的量产合作厂商仍然保持神秘。
在即将到来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也是百度Apollo 4年前诞生的福地,ANP将迎来一批全新车企合作伙伴的亮相。
百度Apollo也必将依靠ANP+AVP全域智驾系统,在这一次智能驾驶浪潮中占据重要市场地位,逐步实现3年内百万辆AVP+ANP系统的装车目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