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拉开窗帘,下过雨的天空分外蓝。气温逼近 0℃,从衣柜翻找秋裤的瞬间,突然想起,去年也是在这个秋已尽、冬将至的日子,我决定从腾讯离职。那时,池老师还在极客时间鏖战,常常工作到深夜,他还没有确定创业。
我本计划休息个把月,然后安心去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已经拿到了 Offer。没想到,假还没休完,在一个满是星光的夜晚,池老师发消息说,“我想出来创业了,大致有个方向,你一起吗?”我还挺吃惊的,问了他一些细节后,回了一句:尔要战,便战。
故事就这么开始了,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里。
当时,哪能想到,我后来创业当起了 CTO,并且还接到小盖递来的一个命题作文,要聊聊为什么腾讯等大公司每年都会有一部分预算,让团队的核心骨干出去参加一些案例大会,比如年末的 Top100 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
人生无定,世事无常,对吧?你能想到明年的现在,自己会在哪里,干什么呢?想不到的,所以,我把自己的签名改为了:热爱泥泞。算是一种对待生活琐碎的态度吧。
回到小盖给的命题作文。
几年前,公司 App 发版前,池老师板着脸说:“这次你们要是解决不了弱 下 App 白屏和音频播放的 Bug,那就先不要上线了”。我知道到了必须铲除这两个顽瘴痼疾的时候了,确实影响用户的体验。
其实,之前的几个版本,我们都有投入精力修复这些 Bug,但终究都没有找寻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新的方案要么是不奏效,要么会引入新的问题。这回,团队又折腾了一天,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作为技术负责人,我需要做一个决策,到底是退回到之前的问题,重新思考解决方案,还是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解决卡顿的问题。我心里没底,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响了池老师办公室的门,我需要和他讨论下。
在阐述具体的技术细节之时,池老师打断了我,他并不关心这些,“这问题应该很常见,你有和其他公司的人聊过他们的解决方案吗?”听到此,我脑子轰隆一下,不知道说什么好。
之前,也许是着急,也许是思维习惯,我确实没有想到和外部的人交流,按说这应该是最先考虑到的。我呆滞地杵在白板前,池老师紧接着说,“低头做事,抬头看路。”我喏喏地回了声:“明白了。要不你帮我问问?我在这块人脉少。”
池老师很快找到了一位从硅谷回来的技术大牛。人家果然有经验,听完问题描述后,咧嘴笑着说:“我在之前的公司,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折腾了很久。”听完分享后,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有这么多坑。顺着他的思路,结合我们的场景,Bug 得以高效解决,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不得不承认,技术出身的我,在遇到问题时,会不由自主地先扑上去。虽然逻辑上也知道和别人多交流,问问他们是怎么做的,但行动上却是慢了半拍,总是倾向于自己探索。这大概是手艺人的通病吧,有时候容易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有点这种意思。就像我刚才遇到的问题一样,也许类似的问题别人早就遇到过,他当年绕过很多弯路,如果我能直接基于他的经验前进,那自然能节省很多时间。
再或者,技术的迭代更新速度很快,有时候我们低头拉车拉得很吃力,不排除是在用老旧而又低效的技术解决着那些别人早已解决的问题。比如,团队每次搭建测试环境都焦头烂额,版本错乱,生产环境的 Bug 总是无法在测试环境复原,这时候,如果你引入 Docker 这样的技术,就能很好很轻松地解决那些问题,四两拨千斤。
经此一遭,我开始带着团队骨干参加案例大会。目的有三个,其一,帮大家在忙碌之中快速了解技术趋势,知道外面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其二,从分享案例中,学习别人是怎么解决类似问题的。其三,认识一些其他公司的大牛,这样,以后有了问题,可以随时交流。
特别是第三点,我觉得身边很多工程师朋友都忽略了人脉的价值。其实,像池老师那样,如果能有一些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职业的朋友,不管是对于我们解决问题,还是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有好处。人脉是我们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杠杆。参加技术大会,是我们认识新朋友的一个绝好时机。
今年就业环境并不好,往日跑马圈地的互联 大厂陆续裁员,作为置身其中的一员,我们不时感到焦虑、迷茫。马上到年底了,也许我们可以先短暂地放下手头的事情,走出去交流交流,开开天眼,为明年蓄力。
像“Top 100 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这样的行业性质的大会便能很好地给我们提供一个和外界互动的窗口,如会议官 宣传的那样:向 100 个新锐公司和早期实践者学习年度案例。这句话带感,点到了关键。我们刚才说的抬头看路,不就是要学习先进吗?
一家公司一件事能坚持做十几年,并不容易。办会卖票是个不讨巧的生意,很大一部分钱都得付给会场。能做这么久,自然是在市场上立住了脚,要是内容不过硬,要是没有用户的复购,估计早就玩完了。
今年案例大会一共策划了 36 个专题,囊括了 To B 产品、团队管理、业务架构、元宇宙、研发效能、数据治理、云原生、大前端、AI、工程师文化、运维等等我们日常接触的话题。分享人大多是各大行业头部和新锐公司的负责人,比如泡泡玛特的首席消费者运营官、京东零售的资深架构师、如视的技术副总裁、B 站技术负责人、麦当劳数据部门首席数据科学家、小红书 区体验负责人。
具体我不列举了,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看看。票价不便宜, 主办方承诺给 MacTalk 的用户七折优惠(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使用优惠),你可以向自己公司申请下相关的培训预算。到时候我也会去,咱们会场见,一起向行业新锐公司学习他们的最佳实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