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起云涌,泛信创领航计算产业新时代
1.1、风起云涌,计算机的新一轮投资机遇期已来临
在泛信创的驱动下,计算机行业新一轮投资机遇期已来临。当前,计算机行业的 估值及机构持仓水平均处于低位,业绩有望进入上行通道。
业绩维度:从中长期来看,2022 年上半年业绩筑底,有望 U 型复苏。自 2020 年 至 2022H1,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计算机板块的业绩显著承压。2022 年上半年,计 算机板块业绩触底,收入、归母利润、扣非利润的增速中值分别为 5%、-43%、-62%; 2022Q3 单季,业绩稳中有升,收入、归母利润、扣非利润的增速中值分别为 6%、 -18%、-18%。随着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以及在国内数字经济政策驱动下,计算 机行业的景气度有望改善,进入复苏通道,从政策端向订单及业绩端逐渐传导。 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收入及成本结构趋势,预计将呈现出 U 型改善。
估值维度:当前行业的估值处于十年维度的较低水平,具有提升潜力。自 2010 年以来,计算机行业对应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口径的 PE 估值区间分别为[31.8, 109.6]、[33.7,120.1]。目前,按中位数法计算,计算机行业对应 2023 年归母净 利润、扣非净利润口径的 PE 估值分别为 39.6 倍、45.8 倍,处于十年维度的较低 水平。在景气度的驱动下,估值具有一定的提升潜力。
机构持仓:目前计算机行业的机构持仓水平处于低位,显著低配。自 2010 年以 来,公募基金对计算机行业的绝对配置比例、超配比例的区间分别为[1.28%, 12.68%]、[-1.38%,9.14%],绝对配置比例、超配比例的历年中值分别为 3.35%、 0.69%。截止 2022 年 Q3 末,计算机行业 A 股上市公司的公募基金绝对配置比例为 2.62%,低配比例为-0.50%,均处于自 2010 年以来的低位。其中,公募基金持仓 市值位列计算机行业前五名的公司分别为国联股份、恒生电子、金山办公、中科 创达、广联达。
1.2、政策发酵,泛信创渐成全球数字经济重大趋势
数字经济成长空间广阔,近期相关政策红利正加速释放。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 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也是逆周期稳经济的重要抓手。尽管我国数字经济起步晚 于欧美发达国家,但如制造业、金融业等产业基础较为完善,医疗、教育等 会 保障体系健全,政企业数字化需求极其庞大。在产业的扶持政策下,我国数字经 济发展不断突破,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45.5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6.2%。近期,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数字经济政策正加速出台。10 月 28 日,发布《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到 2023 年底 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到 2025 年趋于完备,政务数据管理更 加高效,政务数据资源全部纳入目录管理;同日,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的 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 告提到,集中力量推 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数字公共服务 水平,全面加强 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等。
科技是大国博弈主战场,泛信创成为计算产业主流趋势。当前全球正处于“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科技产业的竞赛已然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各国纷纷出 台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其半导体、AI、先进制造、航天军工等科技领域的发展。 谁能掌握核心技术能力,谁就能在未来把握更多的发展机遇。以半导体产业为例, 2022 年美国先后发布《为芯片生产创造有益的激励措施法案》、《2022 芯片与科学 法案》,并更新《出口管理条例》芯片部分,将为全球半导体设备、高端芯片产业 带来深远影响。当前而言,“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科技自主能力”已成为迫在 眉睫的问题,信创的深入及泛化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计算产业的重要趋势。
1.3、千帆竞发,泛信创正领航计算产业进入新时代
泛信创正领航计算产业进入新时代,市场容量有望持续快速扩张。在过去狭义的 信创框架下,主要是指国产基础软硬件在党政军领域的应用,如 CPU、操作系统、 中间件、数据库、基础应用软件等;而未来,泛信创将使得信创的内涵极大扩展。 一方面,在算力侧,信创将由基础软硬件拓展至 络安全领域;另一方面,在应 用侧,信创将由政务,向企业服务及民用市场进行延展。当前,泛信创正迎来发 展的极佳机遇期,狭义的信创迎来新旧动能切换,新一轮景气周期将开启,同时 信创的泛化将带来更多的产业机会。将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 年中国信创产业规 模达 13758.8 亿元,2027 年有望达到 37011.2 亿元,中国信创产业释放出前所未 有的活力。
建议依次从算力、政务、企服、民用四大维度把握机遇。1)算力端:是泛信创 的基础,包括国产基础软硬件及 络安全,国产基础软硬件是泛信创的关键,而 络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为信创全面推进保驾护航。2)政务应用: 是泛信创的核心应用场景,包括核心的政务信息化、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 信创渗透率正不断提升。3)企业服务:是信创向行业市场拓展的重要增量,在 SaaS、工业互联、金融科技等领域均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4)民用市场:包括智 能汽车等应用场景,是泛信创更为广阔的潜力市场。
底层算力:泛信创的基础,包括基础软硬件及 络安全
基础软硬件领域:在基础硬件方面,10 月 7 日,美国商务部出口管制升级, 对涉及先进制程、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多类先进芯片添加许可 与限制。国产芯片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未来国内政策、产业等各方面的配套 有望进一步增强。虽然全球 CPU 市场呈现 Intel、AMD、ARM 寡头垄断格局, 但中国 CPU 厂商如海光、兆芯、海思、飞腾、龙芯和申威等正在崛起。信创 纵横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 CPU 国产化率仅为 0.5%,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在基础软件方面,信创纵横数据显示,2020 年国产操作系统渗透率仅为 1.2%。当前国产操作系统、软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近年在桌面 OS 和服务器 OS 领域,已有多个产品投入应用,产品的兼容性和适配性得到逐步完善。从适 配进程看,银河麒麟、统信、麒鳞信安、中电普华等主流国产操作系统均已 完成对联想、华为、清华同方、中国长城、中科曙光等整机厂商设备的适配, 能够兼容国内外数据库、中间件、虚拟化、云桌面、安全等软件厂商所发布 的数百种应用以及各类办公应用。
络安全领域:包括 络基础安全、主机安全、大数据安全、云计算安全、 工业互联 安全等多个方向,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密集。2021 年 6 月《中华人 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发布,明确数据分级管理、风险评估、监测预警 和应急处置等数据安全基本制度;2021 年 7 月工信部发布《 络安全产业高 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 2023 年 络安 全产业规模超过 2500 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5%;2022 年 6 月,颁 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提升数字政府领域关键信息基 础设施保护水平。
政务应用(G 端):泛信创的核心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政务、医疗、教育信息化
政务信息化:当前我国正加速建设数字政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相关政 策密集推出,不断调整、统筹、引导政务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和开展。2022 年 6 月《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 2025 年形成与政府治 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框架的目标,并在 2035 年前持续完善和 健全。2022 年 10 月 28 日,发布《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 南》,要求到 2023 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到 2025 年趋于完备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政务云规模有望在 2023 年达到 1114.4 亿 元,2020-2023 年的疫情恢复期复合增速为 20.6%,市场容量逐年扩张。在政 策引领和技术发展下,政务 IT 市场未来可期。
医疗信息化:医疗 IT 应用软件包含医院核心管理系统、检验检查系统、区域 卫生系统(医共体/医联体)、电子病历等,当前医卫端和医保端支持政策接 连落地,在智慧医院、互联互通、公共卫生规范上也有更细化的行业制度推 行。行业集中度方面,近年龙头企业因业务覆盖完善市占率逐步提升、千万 级大单明显增加,而部分领域海外软件巨头有明显优势,国产化方向有较大 深耕空间。据 IDC 估算,2019 年中国医疗行业 IT 的市场规模为 548.2 亿元, 同比增长 11.5%,预计到 2024 年规模将达 1041.5 亿元,2019-2024 年复合增 速为 13.7%,维持较快增长。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 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预计将进一步刺激医疗设备采购、信息系统建设需求, 为医疗 IT 基建“添薪加柴”。
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持续受益于政策的落地和深化。2021 年 7 月“双减” 政策明确指出要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科技赋能教育”在“双减”落地细则中有诸多体现。2022 年 9 月,提出 将对高职院校、新型基础设施等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新增贷款,重点支持高 校教学科研条件及仪器设备更新升级、学校数字化建设,预计将进一步释放 教育 IT 需求。而在教育信创方面,教育部曾在 2021 年提出要建设包括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 六大类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学校并不局限于信息化产品的国产 替代,信创计算机教室、信创学院等也正逐步建成。
企业服务(B 端):泛信创的核心增量市场,包括 SaaS、工业互联、金融科技
SaaS:SaaS 行业同时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企业积极数字化转型)、疫情影 响(线上办公、营销、电商零售等)、人口代际变化(90、00 后员工对 IT 工 具的接纳程度高),行业发展维持高景气。据艾瑞咨询数据,预计 2023 年中 国企业级 SaaS 市场规模约 1304 亿元,2021-2023 年三年复合增长约 34%。 与传统软件服务相比,SaaS 模式具备更低的使用成本、更大的客户群、更小 业务颗粒度、更高的销售效率。与此同时,SaaS 企业同样享受国产替代红利。 与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等 IT 基础软硬件层面相比,如 ERP、CRM、云 办公、HR 管理等各个云服务的垂直应用领域的国产品牌的技术能力、产品 能力以及交付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工业互联:工业软件在政策红利、产业需求的驱动下,近年正快速发展,但 在核心领域的工业软件国产化率仍较低,据中国产业白皮书数据,截至 2019 年,国内约 95%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70%的运维服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 口;生产制造类国产化率约为 50%;经营管理软件国产化率约 70%,但高端 市场仍以 SAP、Oracle 为主。2021 年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 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大力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提 高企业软件化水平。对标国际,我国工业软件产业有着较大的增长潜力。
金融科技:金融行业是除了党政信创外,行业信创的重要先发领域。2022 年 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为金融行业 信创提供具体指导。2022 年金融行业信创试点机构将扩容至 400 余家,意味 着金融信创已经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证券 IT 方面,证券机构正加大对 络 设备、服务器等基础设施,以及经纪、自营、资管、投行、衍生品、融资融 券等业务领域的 IT 开支,未来基于 AI、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软件产品将 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证券 IT 系统中。银行 IT 方面,除了基础设施、业务系统 建设需求外,央行数字货币(e-CNY)更有望带来更大规模的建设需求。
民用市场(C 端):泛信创的巨大潜力市场,包括智能汽车等
智能汽车:2021 年是智能驾驶产业发展元年,随着 2022 年英伟达、高通等 大算力芯片产品的落地和量产,智能驾驶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22 年下 半年,部分车企如长城、极狐、特斯拉等纷纷 OTA 其自动驾驶功能,我们预 计 2023 年将进入 L3 级自动驾驶加速上车期。而在智能驾驶国产化率领域, 软件方面如百度、小马智行、华为等公司,其自动驾驶算法能力已经领先全 球;硬件方面如地平线、黑芝麻、海思等公司,虽然从规模上与英伟达、高 通等仍有差距,但其芯片性能、适配能力等方面正在缩小与巨头的差距。放 眼全球,中国具备优秀的市场群体、政策环境和智能驾驶产业生态,无论是 主机厂或者智能化 Tier1,还是自动驾驶技术软硬件公司,都非常有希望孕育 出世界级智能驾驶品牌,未来可期。
二、算力篇:信创正加速扩容, 络安全拐点将至
2.1、信创:新旧动能切换窗口,市场需求加速扩容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信创”发展迫在眉睫。2022 年国际局势瞬息万变,逆 全球化成为新常态。冲突期间,美西方对进行科技、金融和能源等多 方面制裁。与此同时,美国计划组建的“芯片四方联盟”和拜登签署的《芯片与 科学法案》昭示着美国正试图强化在高端芯片产业链中的领导地位,遏制发展中 国家半导体技术发展。2022 年 10 月 7 日美国 BIS 颁布新规,加大半导体出口管 制。欧洲方面,欧盟委员会正在建立一个超 450 亿欧元芯片的投资计划,其目标 是 2030 年生产全球 20%的微芯片。在此大环境下,未实现安全自主的关键领域将 随时可能面临制裁风险,信创战略意义更为迫切。
从 2006 年到 2027 年,信创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为解决“缺魂少芯”问题,进行产品前期研发。2006 年发 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开展“核高基” 计划,即是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进入专项 突破,是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 16 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财政加上地 方财政预计总投入超 1000 亿元; 第二阶段:打磨国产 CPU、OS、中间件、数据库等,达到“可用”。2013 年,斯 洛登事件发生后,国际 会对信息安全高度重视, 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 组成立。CPU、OS、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的产业链培育成为重点,国产设 备逐渐达到“可用”的水平。
第三阶段:党政领域的市场化推广全面展开,产品向“好用”进化。重点解决卡 脖子的风险,2018 年起党政信创快速推进,一系列项目相继招标落地;2021 年是 行业信创元年,其中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启动较快,能源、交通、航空航天、 教育、医疗等也会逐步试点; 第四阶段:以金融为先导,以八大行业为基础全面展开行业信创,党政信创下沉 乡县,从电子公文系统建设扩展到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信创进程将按“2+8+N” 节奏依次推进。在“2+8+N”安全可控体系中“2”指党、政府两大体系。“8”指 关乎国计民生的八大行业,包括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 疗和教育等。“N”则指信创产品全面应用到消费市场,包括物流、汽车、家居等。 自 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明确将八大行业 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置的落地领域。 信创产业空间测算:据 IDC 统计,2019-2021 年中国 PC 出货量分别为 4828 万台、 4910 万台、5700 万台;2019-2021 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分别为 319 万台、350 万 台、391 万台。由于 PC 基数大且用户粘度高,短期出货量增速较低,我们估计 2022-2027 年中国 PC 总出货量年增速为 3%,信创化率从 4.09%升至 18.07%,行业 渗透率从 2.55%升至 10.66%。由于服务器基数小,国产化需求急迫,短期出货量 增速较大,估计 2022-2027 年,我国信创市场服务器总出货量年增速为 10%,信 创化率从 11.78%升至 37.04%,行业渗透率从 4.54%升至 23.91%。
信创产业包含庞大的细分领域,分为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基础应用软件三大板 块。基础硬件包括芯片(CPU、GPU、DPU、存储芯片、BMC 芯片)、整机和外接设 备;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EDA 等;基础应用软件包括办公 软件、CAD/CAE/CAM、ERP、GIS 等。
芯片环节:挑战与机遇并存,国产化进程不可阻挡。 全球 5nm 以下先进制程的产业化序幕已经拉开,中国大陆地区努力突破 14nm 量 产。目前全球芯片制程已经进化到了 5nm 以内。在芯片设计方面,Intel 预计 Intel 4(7nm)将在 2022H2 投产,Intel 20A(5nm)将于 2024 年投产;苹果预计 2023 年发布第三代 M 系列芯片(3nm);高通预计 2023 年推出 AP 处理器(3nm);AMD 预计 2022 年推出 Zen 4 架构处理器(5nm),2023-2024 年推出 Zen 5 架构处理 器(3nm)。在芯片代工方面,2022 年 6 月,三星 3nm 工艺芯片已经成功实现量产, 计划 2025 年实现 2nm 工艺量产,2027 年实现 1.4nm 量产;台积电计划 2025 年实 现 2nm 量产。在中国大陆地区,在芯片设计环节,目前已实现量产的芯片主要为 14nm 制程,其中鲲鹏 920 系列已实现 7nm 量产;在代工环节,目前最短量产制程 为 14nm,通过双芯堆叠技术性能可比肩 7nm 芯片。 六大芯片设计厂商扎实推进自主化进程。六大主流厂商:龙芯、飞腾、鲲鹏、海 光、申威、兆芯。X86 指令集使用者有海光与兆芯,具有 X86 生态优势;海光拥 有 X86 内核层级 Zen1 架构授权,兆芯获得威盛大部分 X86 芯片技术和 IP 产权。 自研指令集代表为龙芯和申威,实现了自主化产业生态;龙芯采用 LoongArch, 兼容 MIPS 生态;申威采用 SW64 指令集,在超算领域表现突出。ARM 授权指令集 使用者有海思和飞腾;海思鲲鹏 920 采用 7nm 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飞腾获 得 ARMV8 永久授权。
空间预测:参考 2021 年海光 3000 系列 1046.24 元/颗的价格,保守假设 PC 芯片 单价为 1000 元/颗;参考 2021 年海光 7000 系列 8573.52 元/颗的价格,保守假设 服务器芯片价格为 8500 元/颗。假设平均每台 PC 使用 1 颗芯片,平均每台服务器 2 颗 芯 片 。 预 计 2022-2027 年 , 信 创 国 产 芯 片 市 场 空 间 为
110.13/156.34/217.63/299.50/410.83/559.20 亿元。
操作系统环节:国产生态蓬勃发展,装机量快速提升。 由于 CentOS 停服,国产操作系统厂商纷纷选择打通底层到 Linux 内核,成立自己 的 区以替代 CentOS 8。随着信创不断深入推进,以华为 Euler 与阿里 Anolis 为根 区的开源操作系统,和以麒麟、统信为牵引的商业操作系统快速发展,逐 渐成为替代 CentOS 的选项。工信部 2022 年 9 月 20 日表示,欧拉操作系统终端部 署已超过 170 万套;在 HDC2022 中,华为公司宣布鸿蒙操作系统装机量已超过 3.2 亿台。 统信软件:由武汉深之度与武汉诚迈于 2019 年成立,产品为 UOS 操作系统,主要 用于政务及金融领域。2022 年 7 月 25 日,统信软件生态适配组合突破 50 万,成 为国内首个突破 50 万量级的操作系统厂商;2021 年营收 6.8 亿元,同比增长 58.65%,归母净利润-2.38 亿元;2022H1 营收 0.63 亿元,归母净利润-3.74 亿元。
麒麟软件:是由中国电子将天津麒麟与中标软件于 2019 年整合成立,主要产品为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业务集中于政务领域。天问一 火星着陆器的飞行控制及火 星表面作业系统,由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支撑。2021 年营收 11.34 亿元,同比增长 84.69%,归母净利润 2.75 亿元;2022H1 营收 4.11 亿元,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 麒麟信安:成立于 2015 年,主要从事操作系统研发及服务,此外还拥有信息安全 和云计算两条生产线。目前其操作系统在电力行业累计部署 10 万余套,在航天测 发控领域累计部署 1 万余套,并且连续 7 次通过公安部等保 4 级安全认证。2021 年营收 3.38 亿元,同比增长 46.17%,归母净利润为 1.12 亿元;2022H1 营收 0.94 亿元,同比增长 38.17%,归母净利润 0.18 亿元。
空间预测:参考 2021 年银河麒麟操作系统 PC 版 V10 售价 580 元/套的价格,假设 PC 操作系统单价为 580 元/套;参考 2021 年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服务器版 V10 售价 6000 元/套价格,假设服务器操作系统单价为 6000 元/套。假设平均每台 PC 使用 1 套操作系统,平均每台服务器使用 1 套操作系统。预计 2022-2027 年,信创国 产操作系统市场空间为
44.32/63.58/88.84/122.05/166.80/225.29 亿元。
数据库环节:国产集中式数据库放量,华为高斯快速崛起。 据 DB-Engines 2021 年全球数据库排行榜,热度最高的前三款数据库为 Oracle、 MySQL,以及 Microsoft SQL Server。据艾瑞咨询统计,2020 年中国数据库市场 中,国外数据库厂商占比为 52.6%,国产数据库厂商占比为 47.4%。 华为 GaussDB:定位于 AI-Native 数据库,将 AI 技术引入 GaussDB 的内核,实现 自运营自管理,还能适配 AI 的运行,方便用户使用 AI,具有多算力优势。截至 2021年9月GaussDB已在1500多金融政企与泛互联 标杆大客户取得规模商用。 阿里 OceanBase:由蚂蚁金服、阿里巴巴完全自主研发,是支付宝及阿里巴巴的 核心数据库。2022 年 3 月 18 日,OceanBase 区版 3.1.2 正式发布。 武汉达梦:成立于 2000 年,前身是华中科技大学数据库与多媒体研究所,为中 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旗下基础软件企业。2021 年营收 7.43 亿元,同比增长 74.91%,2019-2021 年营业收入 CAGR 达到 65.13%;归母净利润从 2019 年 0.57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 4.38 亿元; 2022H1 营收 2.50 亿元,同比增长 20.67%,归母 净利润 0.79 亿元。
海量数据:成立于 2007 年,是国内领先的数据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 供数据库、数据计算、数据存储相关的产品和服务。2021 年营收 4.21 亿元,同 比增长 6.02%,归母净利润 2021 年为 0.11 亿元;2022H1 营收 1.33 亿元,归母净 利润-0.39 亿元。 空间预测:参考 2022 年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 V7.0 政府采购价 37800 元/套的价格, 保守假设国产数据库单价为 37800 元/套。假设平均每 3 台服务器使用 1 套数据库。 预 计 2022-2027 年 , 信 创 国 产 数 据 库 市 场 空 间 为
63.84/88.45/122.02/168.62/233.35/323.30 亿元。
中间件环节:产品成熟度较高,功能逐渐丰富。 近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迅速兴起,以及数据中台和智能驾驶的发展, 中间件功能逐渐丰富。国际市场 AIM 龙头主要为 IBM 和 Oracle。国内中间件市场 竞争较为激烈。据中商情 统计,2021 年国产基础中间件市场中,东方通、中 科创达、宝兰德分别占据 28%、15%、12%份额。 东方通:公司深耕中间件 29 年,逐步扩展至行业安全。当前公司产品已经广泛应 用于国内数千个行业业务,服务电信、金融、政府、能源、交通等行业领域 5000 多家企业级用户,与 2000 多家合作伙伴携手打造产业生态。2021 年营收 8.63 亿 元,同比增长 34.8%;归母净利润 2021 年为 2.48 亿元。 中科创达:公司成立于 2008 年,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间件起步,目前是全球 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2021年营收41.27亿元,同比增长57.04%, 归母净利润 2021 年为 6.47 亿元;2022H1 营收 24.77 亿元,同比增长 46.17%,归 母净利润 3.93 亿元,同比增长 41.69%。
宝兰德:宝兰德以高技术门槛的电信起步,长期深耕电信核心客户。BES Web 中 间件已在电信核心领域成功替代 Oracle,在电信国产中间件市占率排名第一。 2021 年营收 1.20 亿元,同比增长 9.65%,归母净利润 2021 年为 0.27 亿元;2022H1 营收 1.08 亿元,同比增长 23.78%,归母净利润-0.04 亿元。 空间预测:参考 2022 年阿里云 RocketMQ 5.0 专业版售价 42840 元/套的价格,保 守假设国产中间件单价为 42000 元/套。假设平均每 3 台服务器使用 1 套中间件。 预 计 2022-2027 年 , 信 创 国 产 中 间 件 市 场 空 间 为
70.93/98.28/135.58/187.35/259.27/359.23 亿元。
2.2、 络安全:泛信创的重要环节,为国产化护航
络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1 年 3 月,十四五规划发布,明 确提出要大力建设数字经济, 络安全已确定成为未来中国发展建设工作重点之 一;2021 年 6 月,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明确数据分级管理、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数据安全基本制度;2021 年 7 月,工信部发布《 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征 求意见稿,提出到 2023 年 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 2500 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5%;2022 年 1 月,国家 信办等部门颁布《 络安全审查办法》,将 络平台运 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等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情形纳入 络安全审查;2022 年 6 月,颁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 施安全保护和 络安全等级保护,提升数字政府关基保护水平。
疫情扰动下,行业营收规模韧性增长。2022H1 在国内疫情防控严峻情况下, 络 安全七家头部企业的安全业务营收平均增长率为 10.62%,安全业务营收中位数为 8.80 亿元。其中,奇安信 2022H1 实现营收 19.68 亿元,同比增长 35.21%;深信 服 2022H1 安全业务实现营收 15.19 亿元,同比增长 5.27%;天融信上半年营收 8.80 亿元,同比增长 24.77%;安恒信息上半年实现营收 5.35 亿元,同比增长 15.78%。
防火墙:市场规模最大的 络安全细分领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络安全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安全硬件,安全硬件占比最大的单品是防火墙。 2021 年我国安全硬件产品占比 49%,在 安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21H1,防火 墙类产品(传统防火墙、UTM、UTM 防火墙)合计占比 64%,是安全硬件市场 占比最大的单品。根据 IDC 数据统计,中国防火墙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11.7 亿 美元增至 2020 年 20.8 亿美元,2016-2020 年 CAGR 为 15.47%;预计到 2025 年 我国防火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30.2 亿美元。
下一代防火墙具有更高级安全能力和更健全防御体系。防火墙产品形态及技术的 发展,背后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用户边界流量及需求的演进。下一代防火墙不仅包 含传统防火墙全部功能(基础包过滤、状态检测、NAT 和 VPN 等),还将集成应用 和用户识别与控制、Web 攻击防护、入侵防御系统等更高级安全能力,因此拥有更快处理效率和更强外部拓展联动能力。
数据安全: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石,发展势头迅猛。 数据安全是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数据安全法》颁布,数据 安全新时代已到来。2021 年 6 月 10 日《数据安全法》颁布,是数据领域的纲领 性和基础性法律,标志着数据安全新时代的到来。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加速建立, 行业和地方规范标准密集落地,数据安全逐步迈入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强监管 阶段,数据安全大规模合规建设有望全面启动,产业提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数据安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数说安全数据,2021 年我国数据安全市场规模约 为 53 亿,同比增长 30.7%,随着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以及规范标准的加速落 地,未来数据安全市场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2021 年,采购数据安全产品的 项目数量约 23000 个,同比增长 28%,其中,2021 年数据安全专项采购项目约 3000 个,同比增长约 43%。(竞价之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