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启明星——记专访软件学院张丽娜老师

张丽娜,女,1979年生人,中国共产党员,软件学院讲师。她的《Data Mixed-extrac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Time Characteristics in CDW》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JAVA软件开发项目比赛获辽宁省一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1项、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大创项目《基于多数据源的学校综合信息移动应用系统》获省级项目、指导学生参加沈阳师范大学计算机设计竞赛获三等奖3项。

敏而好学 擅为人师

张丽娜老师现已为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出于对专业的热爱和执着,机缘巧合下,她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当谈到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老师时。

她说:“现如今,学生的思想都在不停地变化,变得越来越个性化,所以作为老师,我也要学着适应这种变化。相比以师长的身份和学生们相处,我更喜欢用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们在一起沟通交流。

软件工程专业的编程课通常是枯燥乏味的,而张老师的第一节课并没有讲解专业知识,而是给学生做了一个的测试。

通过测试,她告诉学生在学习任何新知识时,自己的潜意识很重要,如果在学习前认为编程很有趣,学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她把课程中很多难以理解的概念都用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解释,因此使她的课程趣味无穷,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加入她的思考与讨论,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知识和技能。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大三的迷茫相信很多大学生都会经历。到底应该立刻就业,还是继续考研?未来的道路复杂曲折,如何抉择已成为学生们最大的烦恼。

张丽娜老师说:“每逢毕业季,就会有很多学生陷入迷茫之中,他们会找我沟通,寻求意见和帮助。

而在这时,张丽娜老师就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爱好,给出客观理性的解答,让学生们在迷茫的时候能找到前进的方向,真正做到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良师益友 寄语未来

“未见其人,先闻其爽朗笑声。”每当张丽娜老师出现时,教室里都会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氛围。明媚的笑容,温和的话语,让每一个上过她课的学生都喜欢亲切地叫她一声“娜姐”。

也正是因为平易近人的性格,学生们更愿意和张丽娜老师分享自己的心事。了解学生是作为老师必不可少的功课,和学生的平等相处之道更是她职业生涯中对自己的要求。

除了专业知识的讲授,她还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并教授他们为人处世之道。

相较于“死读书”,张丽娜老师更希望她的学生能在学习之余也要学会生活,多做一些新鲜的尝试,充分地利用好大学这个平台,不负灿烂的青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名真正伟大的教师不会留下名垂青史的功名

因为他的生命将全部用来指引他人的方向

而张丽娜老师也带着责任和爱心去赴一场芬芳的邀约

用智慧和执着教导着学生去丈量这偌大的世界

相信未来的她将继续带着这份崇高的师德

谱写教学生涯辉煌的新篇章

<End>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8月13日
下一篇 2017年8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