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庭信息招股书删除“外包”字样 稀缺高精地图资质“让”给股东

光庭信息是一家智能汽车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2015年~2018年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前的挂牌期间,其第一大主营业务为“汽车IT软件外包服务”。但是在此次IPO申 文件中,在业务内容、主要客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第一大主营业务却描述为“定制软件开发”,招股说明书(申 稿)大量删除了“外包”字样。

招股书为何大量删除“外包”字样?

光庭信息一直从事汽车电子软件的开发和技术服务,2018年前的挂牌新三板期间,光庭信息介绍其第一大主营业务为汽车IT软件外包服务,贡献了50%以上的营业收入。这一业务系“按照客户的人力外包需求,公司安排技术人员在客户指定的产品研发环节中提供技术服务,依靠自有研发团队,开发出针对性的软件产品并收取技术服务费的服务模式”。

在招股说明书(申 稿)内,光庭信息描述第一大主营业务为定制软件开发,2017年~2020年上半年主营收入比重为58.11%、53.01%、50.99%和53.00%。“定制软件开发指客户以实现单一或多个模块功能为目标,委托光庭信息承担其部分或整体的软件定制化开发的业务”。

从前后描述来看,“汽车IT软件外包服务”和“定制软件开发”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产品和服务内容也相似,主要客户均为佛吉亚歌乐、日立、电装等。但光庭信息在招股说明书(申 稿)中,却大量删除“外包”字样,只提及“外包”20次,且基本为介绍同行业上市公司性质、分公司登记的经营范围等,对主营业务则并未贴上“外包”字样。不同的是,光庭信息在挂牌新三板时披露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提及“外包”多达134次。

不过,光庭信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需生产资源主要为人力,这一点则没有发生变化,人工成本仍是其最大主营业务成本。2017年~2020年上半年,光庭信息主营业务人工成本、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工资水平的提升对公司的成本有较大影响,人工成本成为影响公司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2017年,光庭信息营业成本增加4.27%,原因之一为当年提高了职工薪酬10%。

高精度地图业务资质让给股东

2017年~2020年上半年,光庭信息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如下:

可以看到,在主营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在持续下滑。这是由于光庭信息2017年、2018年存在较大的非经常性损益,但截至2019年,其扣非后净利润则一直在增长。

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庭”)原为光庭信息控股子公司,2017年上汽创投通过增资取得中海庭的控股权,光庭信息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投资收益7918.20万元。

2018年,光庭信息放弃高精度电子地图业务和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并协助中海庭取得该项资质,中海庭为此向其支付了7000万元(含税价)补偿,产生营业外收入6558.21万元。

两年时间,光庭信息通过中海庭的控制权变更、资质补偿获得净利润1.45亿元,而2017年~2020年上半年,公司合计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可见上述事项极大增厚了光庭信息的净利润。

获得上述甲级资质的企业包括百度、腾讯、高德等互联 巨头。光庭信息为了获得这一资质,曾在2012年收购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光庭导航数据(武汉)有限公司全部经营性资产,使其获得内资企业身份,顺利取得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

然而在互联 企业重点布局自动驾驶的同时,光庭信息却将这一稀缺资质拱手相让,虽然增厚了净利润,但放弃高精度地图业务是否合算?

净利润未达到对赌水平

2013年12月和2014年4月,光庭信息引入吉林省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股东时,实际控制人朱敦尧与新股东签订了对赌协议,约定光庭信息2014年度、2015年度实现扣非净利润3400万元、5000万元。

虽然在2015年挂牌新三板后,对赌协议确认终止,但根据业绩情况,光庭信息2015年度实际扣非净利润仅有40万元,不到对赌约定的百分之一。而从后续业绩来看,2016年其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225万元,直到2017年才转正。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24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