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被抄袭作品高达两百余部
从2013年在“潇湘书院”上,发现秦简的《锦绣未央》涉嫌抄袭,到将部分被其怀疑的抄袭段落和原作段落的对比,做成一个个“调色盘”, 友“在青”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每年我都和朋友一起扒这本书,好几个人一起,按章节分工。除了上 搜索之外,就是一本本翻原著。”
(“调色盘”指将被疑抄袭文与原文进行对比的表格,通过“将两本书的原文内容进行对照而把相同或类似的内容,涂成一样的颜色”,来标注疑似抄袭内容。)
在青说:“秦简真的照搬了别人的情节,比如《长歌天下》。我们扒的时候,直接把《长歌天下》重新看了一遍。”在她看来,整本《锦绣未央》的框架、人设、主线支线都扩写自这部2008年的小说,“甚至人名、地名都懒得改”。
惊人的是,不止这一部小说牵涉其中。经过近百名志愿者整理,发现共有219部作品“被照搬文字剧情或片段”,其中包括二月河的《乾隆皇帝》、琼瑶的《梅花烙》、温瑞安的《温柔一刀》、江南的《九州缥缈录》、曹雪芹的《红楼梦》、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名作。
如何在一部小说中流畅地“抄袭”200多本书?这看起来颇有难度。在青直言:“我始终觉得,一个人若是看了那么多书,没理由会写不出好文章来。”小言则推测,秦简“肯定”用了写作软件。“我们做了潇湘(秦简所属 站)很多大神的作品对比,发现它们很多部分是重合的。江南的《九州缥缈录》、萧如瑟的《斛珠夫人》、曲铮《酌墨桃花尽嫣然》和箫楼《流水迢迢》,这几部小说的人物、景物、描写老是被抄。”小言说:“因为写作软件里本身就收录了这些 文。”
但许多 络小说就像流水线产品,追求的是写作速度快、创作成本低。只要符合观众口味,东拼西凑不择手段,抄袭成了快速致富的门道。由此生产的作品,内容高度程式化,噱头有余却新意不足,缺乏创造力。
而反观 络作品侵权成本却很低廉。被侵权者要经过漫长的申诉程序,即使最后胜诉,对于侵权者一方来说,钱赚够了,名赚足了,赔偿数额不过是所得收益的九牛一毛,违法逾矩自然在所不惜。由此观之,我国对著作权特别是 络作品版权的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