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制造企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同样采购了一流的装备,一流的原材料,为什么老师傅们依然做不出优秀的产品,哪怕是购买了国外先进的工业软件,依然没有显著效果。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买到了绝世好琴,纵是琴谱在手,也未必弹得出真正的高山流水。国外可以把一些先进的装备,先进的工业软件卖给我们,但不会把工程师们数十年的经验和探索分享给我们。虽然制造业硬件的差距逐渐缩小,但软件竞争已经凸显,核心依然是一线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产品工艺背后的经验积累和传承。
如果说先进制造业发展,三十年前我们在补基础,二十年前在补装备,十年前在补软件,那未来的十年一定需要大补工业APP。我们聚焦注塑企业数字化转型,除了要努力实现产品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外,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回到研发(设计)数字化,这一切都需要工业APP的加持。以美国NASA、波音公司、洛克希德等装备和航空航天公司为代表企业深知工业软件的价值,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信息化体系同时进行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工业APP,并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大量收益。
工业软件云化到APP化
现在很多行业和企业非常重视工业软件的使用,如CAD、CAE,系统性软件ERP、MES等,工业软件本质属性就是工具,专业工具的使用往往都有门槛,而且还有高额费用,这就造成了企业为工具所累。如何摆脱软件的桎梏,让使用者用的了,用的顺手,这就需要工业软件轻量化发展,如云化、APP化。
之前业内一直在提倡工业软件云化,即软件服务商将软件和信息资源部署在云端,使用者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软件服务。为什么工业软件厂商都在推云化?因为其具有以下优势:
(1)降低工业软件的购买成本,维护成本,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使用软件服务;
(2)随着企业异地协同越来越频繁,跨部门、跨专业和跨企业的协作逐渐成为常态,工业软件云化即可解决异地协同的问题;
(3)降低硬件购买成本、维护成本,缩小企业支出;
(4)企业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前期可以用最少的投资来满足现状,后期可以跟据自己的业务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增加服务。
以云化的ERP和传统ERP进行对比,具体如下。但云化只是当前的一种过渡形态,未来会朝着更加便捷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工业互联 平台+工业APP的服务模式。
工业APP介绍
根据《工业APP:开启数字工业时代》介绍,工业APP是一种承载工业技术知识、经验与规律的形式化工业应用程序,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主要成果,是两化融合的最直接体现。
根据索为公司牵头编写的《工业APP白皮书(2020版)》中给出的定义,工业APP是基于松耦合、组件化、可重构、可重用思想,面向特定工业场景,解决具体的工业问题,基于平台的技术引擎、资源、模型和业务组件,将工业机理、技术、知识、算法与最佳工程实践按照系统化组织、模型化表达、可视化交互、场景化应用、生态化演进原则而形成的应用程序,是工业软件发展的一种新形态。
具体来看,工业APP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满足特定需要而将工业领域的各种流程、方法、数据、信息、规律、经验、知识等工业技术要素,通过数据建模与分析、结构化整理、系统性抽象提炼后,基于统一的标准,采用形式化和轻代码化手段,将这些工业技术要素封装固化后所形成的一种可高效重用和广泛传播的工业应用程序。
工业APP的典型特征
工业APP参考体系架构
与传统的工业软件相比,工业APP最大的亮点是轻代码甚至是零代码开发,可降低使用门槛,实现灵活搭配,这是一种轻量化的工业软件或新型的工业软件,简单来说就是更聚焦、更简单、更好用。
一图看懂工业APP和工业软件的差异
此外工业APP的快速开发和大规模应用需要统一的业务、数据模型,标准接口,统一的APP标准,并建立起工业APP生态体系:参与主体、活动、使能环境。工业APP将会是我国发展工业软件的新路径,可以带动工业技术知识的积累,积累越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强,制造业的发展起点就会越来越高。
发展趋势介绍
2018年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 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就曾指出,围绕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实际需求,以企业为主体,以发展和繁荣工业互联 平台应用生态为目标,推动软件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工业APP培育与工业互联 平台建设协同推进,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夯实工业APP发展基础,着力提高工业APP发展质量,提升价值和应用效果。此外还强调了四个重点方向,提出到2020年,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全面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等制造业关键业务环节的重点需求,2025年工业APP数量达到百万级。
同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浙江省在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1+N”工业互联 平台体系的同时,开发集成3万款以上工业APP,连接5000万台工业设备,2025年发展到10万款工业APP,连接2亿台工业设备。
毋庸置疑,工业互联 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赋能者,可以加速注塑企业建好智能工厂,其中平台被认为是核心,是服务的载体,然而工业互联 平台的核心服务需要一系列工业APP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十四五”期间通过“平台+特色产业APP”的模式,服务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服务于地方中小企业,既可以让地方中小企业减少软硬件资源投入,避免中小企业在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上的短板,利用特色产业工业APP,可以让地方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产品质量、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快速提升,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021中国国际注塑产业智能化高峰论坛已经邀请到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系统工程师、副总裁何强先生,届时何强副总裁将重点分享工业APP如何赋能工业互联 平台,帮助注塑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相关话题。
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工业技术软件化理念的领导者,知识自动化技术的践行者,致力于工业互联 平台建设、运营、服务,为制造业行业领先者提供以知识自动化为驱动的工业互联 、工业操作系统及工业互联 APP开发运营服务,是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 APP赋能的工业互联 平台提供商。
在过去十余年,索为公司以知识自动化的理念,推进了工业技术软件化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复杂产品研制设计、试验制造及过程管理领域的落地,并在多个重大型 中进行了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为大规模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
未来,索为公司将继续以推动工业技术软件化进程为使命,以百万工业互联 APP工程为事业,通过工业技术软件化云平台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制造换道超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