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美颜自拍让人患上“丑人综合症”

◎沈川

【《美国医学协会会刊》 道,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尼拉姆·瓦什博士等3位整形专家研究发现,由于美颜自拍日渐普及,有些人竟然上了瘾,觉得现实中的自己很丑陋,并以经过滤镜修饰的自拍照为标准,要求整容医生将自己重塑一番,希望变得跟自拍照一样貌美如花。殊不知这其实可能中了美颜自拍的毒,患上了“色拉布体像障碍”(snapchat dysmorphia,亦称“丑人综合症”)的心理疾病。据资料,80%的体像障碍患者在一生中有过轻生念头,24%~28%的患者尝试过自杀。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尤其容易中招。】

美颜自拍引发整容成风

“色拉布”(snapchat)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学生开发的照片分享软件,问世后就受到很多用户的欢迎,日均用户高达1.5亿人次。该软件包含20余种美颜滤镜,用户在手机上轻轻一划即可将自拍照修饰一新。除了可以给头像添加缤纷花冠和萌犬耳朵,它还能对照片中的人物进行去除雀斑、拉长睫毛、放大眼睛和美白皮肤等操作。

美国面部整形修复协会的年度调查显示,2017年,有55%的整形医生称有病人要求以修饰后的自拍照为模板进行整容,而这个比例较2016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尼拉姆·瓦什(Neelam Vashi)博士等3位整形专家的研究指出,美颜自拍照的效果常常是整容无法达到的,这些整形的人混淆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而这种趋势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美颜自拍引发整容成风

尽管该项研究主要针对色拉布软件,可事实是脸书(facebook)、照片墙(instagram)、推特(twitter)等很多 交媒体也都争相推出各式各样的美颜软件,令人眼花缭乱。照片墙每月用户有7亿之多,美颜软件Facetune的用户只需支付3.99美元即可使用一大堆美颜工具,比如美白牙齿,或者将前额、鼻子或腰部“按需修改”。

美颜的普及竟让有些人上了瘾,觉得现实中的自己很丑陋,并以经过滤镜修饰的自拍照为准,要求医生重塑自己。

当人们拿着美颜软件处理后的自拍照要求整容医生按此标准进行手术时,医生们无不感到头大。“有时候病人会说‘我想去除所有斑点,一周之内甚至第二天就要去掉’,就像美颜软件做到的那样,”瓦什博士说,“这并不现实,我可以让人看起来更美,可需要的时间远不止一个礼拜,而且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符合要求。”

当人们拿着美颜软件处理后的自拍照要求整容医生按此标准进行手术时,医生们无不感到头大。

“色拉布体像障碍”这个词是英国美容医生缇吉昂·埃索(Tijion Esho)发明的。瓦什博士在研究 告中指出,色拉布体像障碍是体像障碍(body dysmorphia)的一种。体象障碍也被称为“丑人综合症”,意思是外貌正常的人想象自己的外貌有缺陷,或对轻微的躯体毛病过度担心,美国梅奥诊所给出的定义是这种精神疾病的患者“对他人看来无足轻重甚至压根不是问题的外表瑕疵耿耿于怀,极度关注”。这种情况不仅引起个人明显痛苦,甚至会影响个人 会职业功能。

体象障碍也被称为“丑人综合症”,意思是外貌正常的人想象自己外貌有缺陷,或对轻微的躯体毛病过度担心。

体像障碍患者往往每天都会花上大把时间梳妆打扮、揽镜自盼。

过去只有明星和模特才会刻意拍出完美无瑕的照片,如今这一“特权”变成了几乎人人都唾手可得。2016年一份题为《自拍症:一种新时期的疾病》的研究 告显示,18~34岁的人使用数字媒体的频率远高于年纪更大的人,他们当中有40%的人自称每周至少会玩一次自拍;女性自拍频率比男性高1.3倍。自拍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普遍现象,2013年牛津英语词典将“自拍”列为年度热词。

青少年更易中招

瓦什博士等人的研究 告指出,“美颜照无处不在对人们的自我认知构成了威胁,使得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自己感到无法满足”,而这甚至将成为体像障碍的诱因。

过度关注美颜自拍照而无视真实的自己,会让人不开心,有时候甚至会引发体像障碍。

瓦什博士认为,过度关注美颜自拍照而无视真实的自己,会让人不开心,有时候甚至会引发体像障碍。“这可能会使人心情难过,而若真发展为疾病,这种沮丧感将引发危险而可怕的后果。”2007年,美国期刊《基础精神病学》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80%的体像障碍患者在一生中有过轻生的念头,24%~28%的患者尝试过自杀”。

有研究指出,80%的体像障碍患者在一生中有过轻生的念头,24%~28%的患者尝试过自杀。

瓦什博士的 告援引了另外一项关于青春期少女的研究,发现那些给照片美颜的人对自己的身体更加关注,并且有过度关注体型和体重的倾向,同时更希望把 交媒体作为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工具。

美国康奈尔大学 会媒体研究实验室的凯丽·克拉松认为,自拍与以往 交技术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人们对于他人身体和面容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身上。“色拉布和照片墙具有影响人们审视自己身体的潜力。这些 交媒体的使用者开始以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这将导致身体物化,而这与糟糕的精神状况、健康水平紧密联系。”

如果在寻觅伴侣时发现对方“不对眼”,大可另找他人,可是人们自身存在的那些“瑕疵”比如“不对称的脸型”,却无法更换,除非手术。去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表研究,发现做整形手术的人有13%是体像障碍患者。派特里克·拜伦(Patrick Byrne)是该大学医学院整形系主任,亦是美国面部整形修复协会的会员,据他所言,几乎每周都有人拿着手机来让他按照美颜自拍照做整容,尤其是17到22岁的青年。

有病人要求整容医生以修饰后的自拍照为模板对其进行整容,这样的趋势应引起警惕。

颜值高低与进化有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自拍风靡之前,整容最常见的诉求是隆鼻,如今,鼻孔与面部对称方面的整容成了更常见的需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家马克·施莱福利用3D照片研究人类面容多年,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更喜欢对称性的面孔,可能与人类的进化密切相关。

施莱福解释,人类在子宫发育初期只是一个“细胞球”,无所谓左右;当细胞开始分裂和发育以后,身体的中轴开始逐渐形成,而一旦左和右确定之后,细胞分裂就开始出现轻微的差别,从此撒下了不对称的种子。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如果碰到某些病毒感染,或是哺乳的母亲营养不良,就会加剧这种不对称。“从极端情形看,面孔不对称的确预示着某种创伤。”换言之,面部对称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它也许等同于更强的抗病毒能力。

高颜值不必非靠整容

对于热衷于以自拍照为标准整容的人们,圣匹兹堡纳拉辛罕整形院的卡利亚什·纳拉斯曼汗(Kaliash Narasimhan)医生给出忠告:“相机的角度不同,可能影响面部的比例,比如镜头拉得越靠近,鼻子就会显得越大。一般情况下,相机拍照的距离在5英尺(约152厘米)左右,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人的面孔,而自拍照通常只有一英尺(约30.48厘米)的距离,所以鼻子会显得比真实的更大;如果抬高手机自拍,脸就显得更瘦,颧骨会更突出,而下巴和脖子也会显瘦,鼻子变得没那么宽。所以换个角度拍自拍吧,就这么简单,这可比动不动就去整形理智多了。”

相机的角度不同,可能影响面部的比例,换个角度自拍,比动不动就去整形理智多了。

对于美颜,化妆师们同样也有话说。美国纳尔斯·阿拉比美容院的化妆师罗斯·赫夫认为,合理使用一些化妆技巧完全可以达到美颜的效果,比如使用浅色眼线可以让眼睛看起来更水灵,而唇膏的使用范围稍稍扩大一点就可以让嘴唇显得更饱满,不必从整容下手。

当然,预防体像障碍综合症最重要的是不要沉迷在美颜自拍照中。有趣的是,有些人已经对美颜自拍发起抵制。

9月13日,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新一代智能手机,称新款手机上的自拍系统使用更快的传感器、改进的芯片和新的“智能HDR”功能,通过“高级算法”能使照片更有效果。不过大部分欧美消费者对这种相机自带美颜功效并不太买账,纷纷要求删除这种功能,称其为“美颜门”。同时,也有不少明星开始抛弃美颜修饰照,在 交媒体上以素面示人,得到了不少赞赏。

瓦什博士呼吁整容界的从业者应该格外关注“依照美颜自拍照整容”这一现象,对前来整容的人多问些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对于那些已经患上体像障碍的人,专家建议应及时治疗,比如冥想、小组治疗等。

原标题:“色拉布体像障碍”来袭 美颜自拍让人患上“丑人综合症”

编:崔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4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