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 络的普及发展,手机应用也慢慢多元化起来,而这几年 交软件更是呈爆炸般的趋势增长着。
但 交软件这个爆炸增长期其实也才短短几年,举一些大家手机里可能都会安装的APP的例子。
微信,2011年年初推出,至今才短短6年;滴滴出行,2012年9月上线,到今天不过5年。
从笔者购买第一部智能手机开始到今天也不过5,6年,生活习惯却早已经被移动 络所改变。
交、购物、出行、支付等能够涵盖生活方方面面的事物,都在移动 络的浪潮下经历了一轮洗礼。
身在这个时代当中,无法断言是利多还是弊多。
笔者作为一个互联 领域的从业者,关注到的是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产品脱颖而出,这些产品填补了这些行业领头APP未能涉及的空缺。
今天笔者和大家聊聊 交软件领域。
交软件领域不得不面对的巨头就是微信,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 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这个数据看起来是相当惊人的。
但微信却只是一个大而空的通讯软件,不断叠加的功能并不能满足用户的 交需求,于是出现了陌陌、探探、音之等新 交软件,并且成功占据了部分市场。
这些新 交软件有一些显著的特点,直抓用户痛点,试图为用户提供一种有趣的 交玩法,在这里聊天只是 交的开始。
笔者试着以其中一款软件,往往为例,为大家分析一下新移动 交软件的特点。
1. 交功能的延伸
微信作为通讯类 交软件的巨头软件,尝试增加了许多让即时通讯变得更优秀的功能,比如60秒的语音消息、丰富的表情包等,但这些都只是在通讯上的变化,并没有质的飞跃。
音之APP给予用户选择个性化标签的自由,并以此为依据提供相匹配的Fan聊群落,这是一种便捷的过滤方式,因为在讲求快速高效的移动互联 中,人们都在尽量避免无效 交。
以兴趣标签寻找同好者,更容易过滤掉不相关的人群。而兴趣标签只是预热。
2.聊天模式的创新:Fan聊Mi聊
兴趣标签容易找到同好者,但陌生人交往常会陷入一种尬聊的局面当中。我们在一些团体活动中往往都需要破冰游戏来消除隔阂。
虽然在互联 中人们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但仍无法避免没话找话的局面。
确定兴趣标签后,可以先进入Fan聊群,在这里可以和兴趣相同的Fan友们聊天。当觉得和谁聊得特别投机,可以在Fan聊内分出Mi聊。Mi聊更注重私密性,更容易管理。
这种分群的模式相比微信,有几个优点很明显:
一.群聊管理更便捷,可以给群友进行分类。二.分群模式互不干扰,更具私密性。三.进群有门槛,更容易把控群成员质量3.自我展示功能与个性化的结合
在 交 络中,用户都有强烈地展示自我的欲望。微信的朋友圈,微博,众多 交APP的用户资料页,都给予了用户展示自我的机会。
用户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可以输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这几种内容,但形式多被限制。比如字体无法更改,图片形式单一无法和音频相结合等等。
音之APP中趣晒与话题功能,以个性化的展示功能吸引着广大用户群体。
以上是笔者试用了往往及多款 交软件,并横向对比之后得出的一点浅薄之见,特拿出与大家分享。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