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换脸”App走红 络。使用者只要上传自己的高清照片,即可将本人面孔与大量影视片段中的明星面孔置换。既可以自己过明星瘾,又可与心爱偶像“同框”出演,大量年轻用户选择将自己面孔上传 络,“换脸”娱乐。
这种新鲜的体验,让这款软件短短两天内位列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和娱乐榜双第一。不过,随着换脸软件火爆 络,针对此类换脸应用的质疑声音也越来越大,涉及隐私、数据安全、版权等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款“换脸”软件是如何“躁”起来的。
换脸软件“火爆” 背后风险知几分?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这款软件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标语为,“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该软件使用AI技术,将用户所上传的照片,置入平台上用户所选择的影视片段之中,实现用户与“明星”的换脸。
在软件火爆之余,也有用户在 交媒体上表达了对隐私泄露的担忧。由于换脸时需要进行眨眼、抬头等各种验证,这与刷脸支付时采集的脸部信息类似,同时注册平台需要手机 码,不少用户担心相关数据被泄露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毕竟,通过这项技术,只需上传一张照片,想要照片中的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易如反掌。尽管有视频为证,但一切都是假的。
但是,人脸作为生物识别信息,很多时候已经成为我们重要资产的密码,作为一个需要上传人脸数据的应用,该如何规范使用,谁来监管,如何监管,亟待解决。
换脸App火爆 背后隐忧多
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换脸”这个技术,盗取了你换脸的这些信息,包括你的个人信息,一旦匹配成功,轻则是精准诈骗,重则有可能你的账 、密码洞开。
比如,当前大部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设了人脸识别登录App功能。“刷脸”支付甚至是远程签约等场景也越来越多见。如果用户的“脸”不安全,“钱”也将面临莫大风险。
法律专家:过度收集信息是通病 监管应发力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如今,一些经营者过度收集个人用户信息成了通病,个人隐私安全如何才能得到更好保护?
法律专家 岳屾山:跳出这个软件来看,或者跳出这个应用来看,会发现我们国内现在很多的这些应用,在索要用户信息和索要用户隐私肖像等等这些内容的时候,其实是很野蛮的。
它是过度地在要求我们提供这些信息给他们,其实也就是过度地搜集。这个其实来讲是一个通病的问题,这个问题就需要用户自己在使用的时候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注意提交相应的应用的这些权限。
另外,可能需要去指望这些开发者或者这些经营者要遵法守法,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是正当、合法和必要性的这个原则来收集信息。
接下来,就是要由我们的监管部门必须要出手,针对这些不法的或者说过度搜集的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要及时地予以制止和进行规范,包括我们看到的一些用户协议里面,大量在侵犯着用户权利的或者说隐私的这些情况,这些条款,相关部门应该极力地进行清除。
友观点:
友:就是觉得不安全,一直没用;
友:别跟风,手机 注册+人脸识别,刷你卡分分钟;
友:用户协议写得非常强势,简直就是霸王条款,让人担心;
友:技术不错,但这个技术容易为犯罪分子提供方便,被利用作案;
友:注销并非易事,注销入口非常隐蔽,页面总是提示验证码过期或者验证码错误。
新闻链接:AI换脸技术或存潜在风险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其实AI换脸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新鲜事,此前国内也曾出现过。而在国外,由于AI换脸技术的监管缺失,已经引发担忧。
AI换脸技术的应用其实并不是新鲜事,早在今年年初,一段通过AI技术将《射雕英雄传》中朱茵脸部替换成杨幂的视频在 络上引起热议。
多家外媒曾 道“Deepfake”在国外引起的热议,据美国《纽约时 》 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利用该技术制作名人的色情视频,AI换脸正在引起恐慌。
英国《卫 》称,此类软件是“对未来可怕的一瞥”,显示了对人工智能未来可能造成的伦理问题的担忧。
爆款“躁”起来 防火墙更要“造”起来
当下,AI换脸技术已经蓬勃爆发,并且容易被恶意使用,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亟待重视。而这不是这一个爆款应用面临的问题。
当企业再“造”这类爆款应用时,是否应该更早地把防火墙“造”起来,而要把防火墙“造”得更坚固,光靠有着创造爆款冲动的企业还不够,更早介入的监管力量显然不可或缺。
而作为用户,看到这类“躁起来”的爆款,应用前请先确认安全风险,记住一句话:“少安毋躁”。
(via:央视财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