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之间应当有共同的信仰、有共同的追求、有共同的目标。有信仰才能不畏工作中的困难,有共同的追求才能把劲往一处使,能够坚持才能做成一件事。」这是孙家广院士常常说的一句话。
让学生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
孙院士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严于律己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只有对自己严,才能对别人严、对工作严。 严字当头就是要以身作则」。在培养博士生的过程中,孙院士始终坚持着「让学生做的事情,自己需要首先做到」的态度,以身作则、春风化雨。
孙院士在1975年参与筹建清华大学计算中心,需要把不能使用的计算机样机加以修整,做成能用。在整个筹建过程中,师生一起商量一起做,老师带头干、学生跟着干,边干边学,干中成长。
他说,「科研上遇到的问题,如果学生觉得有困难,可以交给我来做;纪律上,学生要遵守学校的纪律、考勤时间规定 ,老师要首先做到,只有老师做到守规矩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党的规定,如果有章不循、有规矩不守,就不能按照党指引的方向前进。」
是师生,更是战友
孙院士提到,他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像 「战友」一样,建立的是一辈子都深厚的感情。
1996年8月,为了研发可以替代国外版本AutoCAD的系统,清华和华中理工大学的166名师生来到广东顺德龙旗镇科龙模具厂,在工厂车间里做封闭开发二维CAD系统。工厂管吃管住,160多人睡在工厂铺了木板的地铺上,朝夕相处。孙院士作为总指挥,提出了 「BUG不过夜」的口 ,如果有BUG必须当天解决,经常已经到凌晨3点多,一个人在机器前改BUG,而在他的身后却站着同小组的十多个人一起思考问题。这一幕幕感动的瞬间,让大家建立了长久而深厚的感情。当时参与封闭开发大会战的博士生,如今回想起来都还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孙家广教授向朱镕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汇 甩图版工程成果
终于,这次封闭开发大会战取得了圆满胜利。在上海港口机械厂,当时要买一批国外的AutoCAD系统,经过6天的真刀真枪实地比较,我们的国产系统胜出,性价比比国外的系统有大幅度提升,从而 为中国成千上万工厂甩掉绘图板,普及CAD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师生同甘共苦,没有老师、学生的分别, 大家都是一条战壕的“战友”,这也是孙院士心中导学关系的理想模式。
一直到现在,孙院士也在积极弘扬和推进这种师生之间“战友”的关系。每周六下午大数据系统软件组师生交流会、每周日下午软件工程系统组师生交流会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孙家广院士参加每周师生交流会
做「能用、管用、好用」的软件
孙院士提到,在王建民老师还是博士生的时候,其博士论文做的是CAD系统的Lisp语言编译器。由于大家当时都没做过编译器,也都不了解如何做一个编译器,因此必须要在学中干、干中学、干中闯、干中创,也就是说最终的博士论文成果需要让用户使用起来,只有用得对,用得好,才能证明所做的编译器是有用的。因此王老师毕业之前在北京重型机械厂结合技术员使用Lisp语言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做调试,将用户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1995年王老师毕业的时候,所撰写的论文获得全国计算机类的优秀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实现了做“能用、管用、好用”的软件。谈到这里,孙院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如此踏踏实实的学生还有很多,我们开发的用来替代AutoCAD的系统包含了260多万行代码,1000多页用户手册。」这是孙院士带领一批师生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孙院士强调: 「芯片和软件对于当代的中国来说,就是‘两弹一星’。年轻人要有国家的责任担当、民族的责任担当、党的责任担当, 用这样的信仰和精神驱动和鼓舞自己,做出自主可控的芯片和软件。」
孙家广院士在软件学院校友返校庆祝活动中致辞
寄语学子
采访的最后,孙院士表达了 对软院学子的殷切希望:无论是走进清华园,还是离开清华走向 会,希望同学们一定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有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执行力、诚信力、创新力、亲和力,不断用又红又专、真刀真枪的教育思想要求自己,要想做事、能做事、做实事、做成事、不出事,只有这样才能利党、利国、利民、利天下,要做「能用、管用、好用」的软件,弘扬当年「两弹一星」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祝愿同学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天天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视领域为战场、视学生为战友、视软件为战果,孙家广院士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带领着学生在产学研一线真枪实战,做「能用、管用、好用」的软件,为祖国的软件行业发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
孙家广院士和同学参加学风大讨论活动
感谢软件学院研团供稿!
采访| 孙泽嵩 康愈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