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确定是否侵权的前提是确认软件著作权是原告所有

著作权-确定是否侵权的前提是确认软件著作权是原告所有【侵犯著作权罪律师】

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

【案件简介】

被告许某某辩称,许某某于2011年3月上旬自某某公司离职,与他人共同投资成立了某某智能公司。许某某在某某公司、某某智能公司均担任销售一职,对于软件是否构成侵权缺乏判断力,且被告某某公司提供了软件的著作权登记证书,故许某某无从得知某某录播软件侵害他人著作权。另,许某某向莲沁小学销售计算机软件,系履行职务,即使该软件侵害原告享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应由被告某某智能公司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鉴于被告许某某在涉案纠纷中不存在过错,要求驳回原告某某公司对被告许某某的诉讼请求。

被告某某公司辩称,因有自原告处离职的技术人员在被告某某智能公司任职,故某某公司无需提供涉案的某某直点播软件,某某公司只是向某某智能公司提供破解原告计算机软件保护措施的工具。某某公司自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共向某某智能公司出售破解工具12套,价值约10万元。某某公司确实侵害了原告某某公司享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可当庭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万元,不同意原告其余的诉讼请求。

原告某某公司为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向本院提供如下证据:

1、(2012)沪东证经字第4613 公证书,证明被告某某智能公司销售给莲沁小学使用的录播系统软件的界面情况;

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明原告某某公司享有某某直点播软件的著作权;

3、原告某某公司与被告许某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书、保密合同,证明许某某自2007年7月起至原告处工作,任销售代表一职;

4、许某某的员工离职单、申办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注销)名册,证明许某某于2011年4月30日自原告处离职;

5、原告某某公司与案外人上海律广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计算机软件使用许可合同,证明原告提供许可他人使用某某直点播软件获得了许可费用;

6、(2012)沪徐证经字第3118 公证书,该公证保全了靖江教育 (www.jsjjedu.com)存储的“莲沁小学举行‘智能录播教室’使用培训”一文,其中有如下记载“这套智能录播系统价值18万多元”,证明被告某某智能公司销售涉案软件金额为18万余元;

7、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发出的中标通知书、该中心与原告签订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协议供货合同,证明被告许某某在原告处任职销售代表;

8、原告某某公司与胡某某签订的协议、胡某某的申办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注销)名册,证明被告某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胡某某在2011年3月前在原告处任职销售总监。

被告某某智能公司对原告上述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于证据1、2、3、7均无异议;对于证据4,系原告某某公司单方制作的材料,无法确认真实性;对于证据5,系原告与案外人签订的合同,无法确认其真实性,且该证据与本案缺乏关联性;对于证据6,认可证据的真实性,不认可与本案的关联性;对于证据8,某某智能公司认为与其无关。

被告许某某对原告上述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于证据1至7的质证意见均同被告某某智能公司;对于证据8不持异议。

被告某某公司对原告上述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于证据5,系原告与案外人签订的合同,无法确认其真实性,且该证据与本案缺乏关联性;对于其余证据均无异议。

被告某某智能公司、许某某为证明自己的辩解意见,向本院提供如下证据:

1、某某智能公司与某某公司于2011年8月23日签订的商品买卖合同及相应的增值税发票,证明该合同第6项商品录播软件中的直播模块、点播模块即是采购的某某录播软件;

2、某某智能公司与案外人莲沁小学签订的合同书,证明设备清单中第14项 络直播软件包括了某某智能公司向某某公司采购的某某录播软件;

3、某某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ISO9001认证证书、某某录播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原告某某公司对被告某某智能公司、许某某上述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于证据1的真实性不持异议,但上述两被告对于采购的某某录播软件侵害原告相应软件著作权是明知的;对于证据2无异议;证据3中的ISO9001认证证书与本案缺乏关联性,对于其余证据均无异议。

被告某某公司对被告某某智能公司、许某某上述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1、2均无异议;证据3中的某某录播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是在某某智能公司与莲沁小学签约后向其提供的,是为了其他工程投标时使用,与本案无关联,对于其他证据无异议。

被告某某公司为证明自己的辩解意见,向本院提供如下证据:其与某某智能公司于2011年6月20日至2012年2月10日期间,签订的商品销售合同8份,涉及软件的金额共计10万元,部分合同签订时间早于某某录播软件取得著作权登记,证明被告某某智能公司、许某某明知某某公司提供的软件侵害了原告相应软件著作权。

原告某某公司对被告某某公司提供的证据无异议,且认为根据2011年6月20日首份合同的备注信息为“靖江教育局样板”,可以判断某某公司明知软件是销售给莲沁小学的。

被告某某智能公司、许某某对被告某某公司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认为合同的约定证明了某某公司不仅提供加密狗,还提供相应软件,另上述合同包含软件类型较多,未对涉案涉嫌侵权软件金额作出约定。

根据原、被告的举证、质证意见,本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作如下认证:对于原告提供的证据4,系其单方制作材料,且员工离职单上的离职日期有明显更改痕迹,故本院对该证据不予认定。对于原告提供的证据5,原告在本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未提供合同实际履行的凭证,故本院对于该份证据亦不予认定。本院对于原告某某公司提供的其他证据,被告被告某某智能公司、许某某提供的证据,被告某某公司提供证据的真实性均予以确认,对于上述证据与本案的关联性,本院将结合查明事实予以认定。

基于上述认定的证据材料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本院确认如下事实:原告某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10日,注册资本为300万元,经营范围为计算机领域内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视频监控、视频会议、门禁系统的软硬件开发、销售等。

国家版权局2011年11月1日颁发的软著登字第034257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记载:软件名称为某某直点播软件,著作权人为原告某某公司,开发完成日期为2009年3月5日,首次发表日期为2009年4月10日,权利取得方式为原始取得,权利范围为全部权利,登记 为2011SR078902。

被告许某某于2007年7月9日至2011年3月,在原告处任销售代表一职。2011年3月18日,许某某与案外人共同投资510万元,设立被告某某智能公司,其经营范围为从事智能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电子数码产品,计算机 络工程,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许某某在某某智能公司任销售经理一职。

被告某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胡某某原系原告某某公司销售总监,于2011年3月离职,与案外人共同投资100万元,于同年4月22日设立被告某某公司,其经营范围为信息科技、楼宇智能化科技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机电设备的维修等。胡某某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国家版权局2011年9月15日颁发的软著登字第0329827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记载:软件名称为某某录播软件V1.0,著作权人为被告某某公司,开发完成日期为2011年6月15日,首次发表日期为2011年7月1日,权利取得方式为原始取得,权利范围为全部权利,登记 为2011SR066153。

2011年6月20日至2012年2月10日,某某智能公司向某某公司采购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先后签订8份商品销售合同,其中涉及软件部分为:2011年6月20日采购软件及加密狗1套,金额为3,000元,备注为“靖江教育局样板”;同年7月2日采购软件及加密狗1套,金额为1,000元;同年7月28日采购录播软件1套(含直播模块、点播模块在内共7个模块),金额10,000元;同年8月23日采购录播软件1套(含直播模块、点播模块在内共7个模块),金额10,000元;同年9月19日采购录播软件1套(含直播模块、点播模块在内共7个模块),金额1,000元;同年10月20日采购录播软件2套(含直播模块、点播模块在内共7个模块),金额20,000元;同年12月20日采购录播软件1套(含直播模块、点播模块在内共4个模块),金额15,000元;2012年2月10日采购录播软件4套(含直播模块、点播模块在内共7个模块),金额40,000元。审理中,被告均确认上述合同已实际履行。

2011年10月31日,被告某某智能公司与莲沁小学就高清全自动录播系统签订合同,合同总金额为182,800元,设备清单中第14项为 络直播软件1套,为赠送软件,无销售金额。被告许某某代表某某智能公司在合同中签字。

2012年4月24日,原告某某公司向上海市东方公证处申请对相关 页内容进行证据保全公证,该公证处公证员林奇、公证人员娄云飞现场监督,原告法定代表人戴某某使用该处电脑进行如下操作:打开InternetExplorer 络浏览器,在地址栏内输入“http://www.jjbwxx.com:8000”, 页标题显示“莲沁小学录播系统”, 页上方显示“录播直播点播平台”、“某某智能”, 页左侧为课程列表、系统公告, 页中间为站内搜索、手动添加课件、自动添加课件, 页右侧为直播列表、登录入口, 页下方显示“上海某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2002-2008www.qianhuizn.comInc.AllRightsReserved”,点击 页中的“系统搜索”,显示新的 页, 页标题为“上海某某录播系统”, 页左侧为课程列表, 页中间为自动课件列表、手工课件列表, 页右侧为直播列表、登录入口。上海市东方公证处于同年4月25日对上述公证过程出具(2012)沪东证经字第4613 公证书。

2013年1月28日,本院组织原、被告就原告某某公司的某某直点播软件界面与(2012)沪东证经字第4613 公证书中证据保全的莲沁小学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界面是否构成相似进行比对,结论为:两软件上方图案不同,原告软件图案中显示“上海某某录播系统”,莲沁小学软件图案中显示“录播直播点播平台”、“某某智能”;两软件下方版权说明文字不同,原告软件下方显示“上海某某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2002-2008easitech.com.cnInc.AllRightsReserved”,莲沁小学软件下方显示“上海某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2002-2008www.qianhuizn.comInc.AllRightsReserved”;两软件中添加的课件不同;除上述不同之处外,两软件界面的整体结构、其他文本内容、位图等控件元素均完全相同。被告确认莲沁小学使用软件的 页上方图案及“录播直播点播平台”、“某某智能”等文字是被告某某公司应某某智能公司要求,进行的修改。

审理中,被告某某智能公司将被告某某公司提供的12只破解工具提交给本院,本院组织原、被告就上述工具是否用于破解原告某某直点播软件保护措施进行勘验,经检验,上述工具能够破解原告某某直点播软件的保护措施。被告某某智能公司、某某公司确认除许某某、胡某某外,另有原任职于原告某某公司技术部门的其他人员在两公司工作。

2009年2月9日,原告某某公司与案外人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签订信息化教学设备协议供货合同,合同附件供货产品价格明细表中第15项B/S架构点播1套,金额5,000元,第16项系统集中管理软件1套,金额4,800元。审理中,原、被告均确认上述软件即是原告享有著作权的某某直点播软件。

依据原、被告双方的诉辩意见,本案争议焦点在于:一、莲沁小学使用的录播直播点播平台软件是否侵害了原告享有的某某直点播软件著作权;二、若构成侵权,被告某某智能公司、许某某、某某公司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

关于焦点一,判断莲沁小学使用的录播直播点播平台软件是否侵害了原告享有的某某直点播软件著作权,可以采用“实质性相似+接触可能”的评判方法。

首先,通过本院组织的原告某某直点播软件与莲沁小学使用软件的软件界面比对,可见除部分配图、文字及使用时添加的课件不同外,两个软件界面的结构、其他文本内容、位图等控件元素均完全相同,而对于上述部分配图、文字存在的差异,被告在审理中亦确认是某某公司根据某某智能公司的要求进行的更改。本院注意到,莲沁小学软件主界面的标题为“莲沁小学录播系统”,在点击“系统搜索”后出现新界面的标题变更为“上海某某录播系统”,故被告某某公司关于莲沁小学使用的软件只是对原告享有著作权的某某直点播软件进行了部分配图及文字修改的陈述可予采信。另外,原告在计算机软件中采取了技术保护措施,完整使用软件必须配合使用相应的解密工具,该技术措施与原告软件存在着对应关系,而被告某某公司提供的破解工具不仅能使用莲沁小学使用的录播直播点播平台软件,亦能完整使用原告的某某直点播软件,可见两软件的保护措施相同。综合考量上述因素,本院认定上述两款软件构成实质性相似。

其次,被告某某智能公司的股东被告许某某、被告某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胡某某以及目前在上述两公司工作的部分技术人员,之前均在原告某某公司任职,故被告某某智能公司、某某公司均有机会接触到原告享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某某直点播软件。另许某某、胡某某均在2011年3月自原告处离职,被告某某智能公司、某某公司于2011年3月、4月先后注册成立,并且在2011年6月20日即发生了涉案软件的供销关系,本院认为,某某公司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完成股东出资、寻找经营地址以及相关软件的设计、开发、调试等过程,有违企业成立经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一般常理。

最后,作为莲沁小学使用软件的最终提供者,被告某某公司确认了该软件侵害了原告享有的某某直点播软件著作权。

综上所述,本院认定莲沁小学使用的录播直播点播平台软件侵害了原告享有的某某直点播软件著作权。

被告某某公司主张其仅提供了该软件的破解工具,未向被告某某智能公司提供相应软件,本院认为,某某智能公司与某某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中均包含有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被告亦确认上述合同得以实际履行,则某某公司上述辩解缺乏相应证据予以证实,本院不予采信。被告某某公司明知原告某某公司作为某某直点播软件的著作权人,对该软件采取了技术措施,以保护其享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不受侵害,某某公司仍然开发、制作了对应该软件的破解工具,破坏了原告采取的技术保护措施,并将修改了部分配图、文字的某某直点播软件及相应的破解工具销售给被告某某智能公司,侵害了原告某某公司享有的某某直点播软件著作权,原告据此要求其承担赔偿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将被告某某智能公司与莲沁小学签订的合同总金额18万余元作为参考因素,主张法定赔偿金额50万元,本院认为上述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欠妥,某某智能公司与莲沁小学签订的合同包含大量的计算机软、硬件,原告主张权利的软件只占其中较小份额,原告以合同总价作为基数主张赔偿金额缺乏合理性,具体的赔偿金额,由本院综合考量原告某某直点播软件的知名度、销售价格、原告运营成本、被告某某公司销售给某某智能公司的软件数量、某某公司的经营时间、经营规模、主观过错程度以及侵权后果等情节,酌情判定为9万元。

原告某某公司要求被告在《东方早 》上刊登声明,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本院认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系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侵犯著作权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方式之一,但并非实施了侵犯著作权行为就必须承担该项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要与具体的侵权行为相当。鉴于本案中被告某某智能公司、某某公司侵权规模及造成的损害后果相对较小,且侵权行为对原告造成损害主要体现在著作权财产权益,上述两被告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已足以使原告享有的相应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得到救济,故原告该项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主张被告许某某明知某某公司提供的是侵权计算机软件,仍代表被告某某智能公司进行采购,构成帮助侵权,应与其余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被告许某某在某某智能公司工作期间任销售经理职务,其代表某某智能公司采购、销售相应软件系履行其工作职务,现上述软件侵害了原告享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应由被告某某智能公司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原告要求许某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缺乏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法律援助】

在接受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时为什么要先确定控告人是否享有软件著作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6月7日
下一篇 2021年6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