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很多同学对板的分布筋概念模糊,造成分布筋漏算或者错算。有必要对分布筋这个知识点进行一次系统梳理,让大家在实战中不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一、什么是分布筋?
在板里,分布筋本身不起受力作用,而是为了固定受力筋的一种钢筋,如果没有分布筋,受力筋就是散的。所以,分布筋是一种构造要求。图1是一块板上部分布筋的例子。
图1
二、分布筋出现在什么位置?
分布筋不只是负筋有,其实单向板底筋也会有分布筋,图集16G101-1的102页给出分布的位置。分布钢筋在上部受力筋的下面,下部受力筋的上面。如图2所示。
图2
三、如何分辨分布筋
上面说了分布筋概念,那如何判断一块板的钢筋,什么是情况下是分布筋,下面给了三种方法。
1、按钢筋直径区分
如果是单向板,底部大直径是受力筋,小直径是分布筋
图3
2、按钢筋位置区分
板底部,下部是受力筋,上部是分布筋,板顶部,上部是受力筋(也叫负筋),下部是分布筋,如图4所示。
图4
3、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
如果是单向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分布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如图5所示。
图5
四、分布筋如何计算?
1、长度的计算板的底部分布筋和受力筋算法一样,这里主要说说板的上部分布筋长度计算。板的上部分布筋,长度算至与另一方向的负筋参差,具体计算过程如图 6所示。
图6
2、根数的计算
分布筋根数计算是布置范围除以分布筋的间距,向上取整+1的算法。如图7所示。
图7
五、软件如何设置分布筋?
1、图纸怎样标注分布筋?
分布筋之所以同学们会漏掉或者出错,是因为图纸并没有画出分布筋的分布,如图8所示。
图8
分布筋如何配置,一般会在图纸说明中给出,下面给大家截一个图纸关于分布筋的说明,如图9所示
图9
2、软件如何设置弄清楚了分布筋的来弄去脉,下面看一下软件里怎么设置分布筋,图 10给出了操作步骤。
3、软件根数计算设置
软件默认的计算方法是向下取整+1,但实际应该按向上取整+1计算。修改方法如11所示。
4、为什么向上取整+1呢?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比如分布筋的布置范围750mm长,间距200mm,计算为750/200=3.75,如果向下取整,加1为3+1=4根钢筋,3个空,这样每个空的间距(钢筋间距)就变成了750/3=250,这样间距变成了250,肯定是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如图12所示。
所以要向上取整+1,才能符合图纸的要求。
好了,关于板分布筋的系统梳理,就讲到这里,你在分布筋理解上还有其他问题吗?请在文章后留言,如果你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会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帮大家解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