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工程非全值不值得读
1
为什么软件非全变多了
从17考研,第一次把全日制和非全纳入统一考试之后,西安交大软件非全名额从17年的30个变成了19年的90个。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国家政策向非全倾斜,希望非全也成为获得学历的一种方式,因此它和全日制纳入统一的考试。西安交大有多个学院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
从学院的角度来讲,导师力量有限,学校出了一个红头文件,每个导师只能带不超过4个全日制学生。过去的软院,接近300学生,全职导师不多,很多学生分给了别的学院导师。缩减全日制名额,也是学校的要求。
2
非全和全日制实际上有什么区别?
从目前实际的角度来看,区别不是很大。17届研究生,非全和全日制一起培养,没有刻意的区分。18届研究生,非全单独分班了(招生人数较多)。培养方式上依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一起上课,一起科研。
“如果将来不打算考公务员或者进国企的话,非全与全日制区别不大”某软件学院老师如是说。
个人认为,软件工程,更多的是看能力,金融与CS大多数对口的是私企,不太存在出身论。17年入学的研究生,现在基本上都在研二,从目前找工作反馈而言,不存在歧视。
一些细微的差别,例如奖学金,学费贵,等等。都是些小问题。
3
调剂其他学校还是留在非全或者再战?
名校非全和普通学校全日制,我会选择名校非全。更不想浪费一年时间再战。
学历是找工作的一个敲门砖,以后对工作的影响不大(软件工程行业)
名校所带来的人生履历是非常珍贵的,如果再战,考研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累积效应,基本上都是推倒重来。
再过一年,考研是什么形势,那就说不上来了。
11年那会,国家政策像专硕倾斜的时候,大多数人也不看好专硕,经过几年的发展,专硕已经和学硕没任何区别了。
从最新的数据显示,非全,已经占到了所有研究生指标的约百分之22.
4
软件行业目前怎么样?
个人认为软件行业已经有些饱和的趋势,18年称之为互联 寒冬。而 会对这个敏感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它依然是一个高薪行业,但是,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发展那么好了。
前几日,研究生同学相聚。了解了各大互联 公司的待遇。最高等级,某大佬在拼多多拿120万加股权,其他大的互联 公司基本都在50万-70万,加班情况尚可。华为西安能拿到税后20万左右。
5
一句话
如果有机会的话,能读非全还是读非全吧。读不了非全还是调剂吧。再不行再继续二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