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面宅家自学音乐制作指南!(入坑必备)

疫情蔓延,不少小伙伴现在已经乖乖宅在家里,有人写完了论文,有人苦练琴技,也有不少小伙伴想要为武汉写一首歌曲,为奔赴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加油打气。

乐理这块在今天不会提及,如果你想系统的学习乐理,乐哥那里正好有个乐理训练营,带你系统学习乐理知识,后台回复:乐理达成条件即可参与~

那么入门音乐制作需要知道基础知识有哪些?有哪些坑需要避开呢?我们开始吧:

一、音乐制作软件

入门时在软件的选择上其实不用太纠结,只要熟悉一款,其他宿主操作功能都是差不多的,最开始入门建议选择市场上使用人数较多的,因为当你开始学习的时候,遇到问题可以在 页搜索到解决信息,更容易找到操作教程,也有更多人可以为你解答疑惑,并有利于录音棚就业、同行之间交流、工程对接。

市面上有很多音乐宿主软件,列了一些比较常见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cubase/nuendo

两个是同一家公司出的,操作界面差不多,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最多音乐人使用的一款,界面简洁直观,功能全面,操作方便,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友好。

录音,编曲,混音,音效制作等都没问题,自带的HAlion sonic音源近年来音色也在不断优化,宿主对各种插件兼容性较好。

FL Studio

人称水果机,适合喜欢电音舞曲的朋友,内置很多电子合成音色,音序器在做LOOP、鼓点、采样很方便直观,它也可以作为VSTi或DXi插件,进入其他宿主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FL Studio采用的是100%矢量化界面,也就是说,无论你在什么样的显示器使用,它都是一个高清的状态。

Logic

苹果公司自主开发的音制软件,这款宿主需要在mac系统下运行。

Logic Pro 有大量自带的音源插件和各风格的声音资源,有 1800 种 Patch、乐器、人声音效、低音和声、铜管乐器、弦乐器、木管乐器以及音效,还有 3600 多种电子和都市循环乐段,包括各种音乐流派风格的乐段。录音,编曲,混音,功能都已经完善。

Audition

Studio one

Studio One是由PreSonus公司推出的一款音频软件,它非常轻巧,占用空间很小,界面简洁,用来做录音、混缩、编曲、音频处理都没问题。软件内置和弦侦测功能,可以从音频或乐器轨提取出和弦,Studio One还有一种为每首乐曲保存输入输出设置的功能,也就是说,即使你把工程带到其他的电脑工作,当你回家的时候重新打开工程,它会自动读取你在自己电脑上的输入输出设置,对于工程对接修改很方便。

Ableton Live

Pro tools

pro tools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支持苹果系统,后来才开始支持PC端,在pro tools 8 之前,它是软件与硬件强行捆绑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硬件,那么即使安装了软件也无法使用,也正是因为软件和硬件的捆绑配合使用,pro tools的音质相比其他宿主优秀,成为行业内最为喜爱的音乐处理软件,但因为硬件昂贵,令许多音乐爱好者望而却步,pro tools 9之后解除了软件与硬件的绑定,软件可以单独安装在电脑上,随着其他音频处理软件的优化,在声音质量耗损这一块pro tools在不配合硬件使用的情况下,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宿主声音处理差别不大,但它的功能齐全,目前有很多录音棚也正在使用这一款宿主。

总结:

宿主只是一个载体,无论是录音剪辑、编曲、混音等,技术与审美是关键,熟悉软件、音源插件、效果器可以让你更顺利达到想要的目的和最终效果,减少因为找不到一个处理按钮而卡在电脑前半天的尴尬情况。

二、录音

1、新手录音需要准备什么

1

电脑

电脑需安装宿主软件,如果不做编曲或混音,仅仅是录音的话,普通的手提电脑就足够,因为宿主运行占用的空间不多。如果还需要编曲或混音,电脑的硬盘空间和运行内存需要大一些,目前以 较低 的参数要求可以参考一下:

I7或以上系统

显卡4G或以上

运行内存8G或以上

硬盘空间500G或以上

(如果音源插件多,需要1T或以上,500G不够)

如果是使用手机APP录音,不建议开启APP的自带音效,干声录制完成后导入至电脑进行精细处理即可。

2

声卡

入门的声卡目前市面上有几款亲测过比较推荐的,兼容性和性价比都比较好的,一般来说,个人使用的话,2进2出的声卡就已经足够了。还有许多娱乐声卡会自带效果,导致录入的声音有损,在选购的时候尽量选择专业声卡。

YAMAHA 系列

UR242或者UR22C都可以。这两款区别不大,242适合平时偶尔做直播的人使用,有自带的声音效果,而22C则更方便切换软件和硬件之间的监听。

福克斯特系列

Scarlett Solo 3rd或Scarlett 2i2 3rd、Scarlett 4i4 3rd都可以。这一系列声卡的高频细节包容性较多,声音听起来明亮广阔,如果是电脑USB接口不多,但是要连midi键盘的话,请考虑4i4,这一款有midi I/O接口。

Roland系列

Rubix22或Rubix24。这一款内置了压缩/限幅器,针对高动态声音录入,或是打击乐录入,动态处理能确保避免失真。需要注意的是,Rubix22无内录功能,需要录屏的同学不建议这一款。

3

怎么挑选麦克风

每个人的嗓音都有自己的声波特点,挑选麦克风的时候并不是越贵越好,因为大部分同学较少在线下试用触麦克风,购买前可以去 页或者B站看一下声音评测,根据自己声音频率特点来选择对应频响的麦克风,或者根据自己目前的声卡来挑选麦克风。

根据声音频率特点挑选:

声音高频多声音细,选择音色偏暖,低频细节较多的麦克风;

声音低沉浑厚的,选择高频细节明亮的麦克风;

根据自己目前声卡的价位挑选:

根据声卡挑选价位相当的麦克风,以下推荐的三款电容麦声音频段敏感度差不多。

Audio Technica 铁三角AT2050

这款是多指向的电容麦,心形指向,全指向,8字指向,可以通过麦克风上的按钮根据自身环境切换麦克风指向,双振膜收音,敏感度较好,出来的声音较清晰明亮,设置有10db灵敏度衰减和高通滤波。

AKG 爱科技 C3000

测试过这一款在这个价位的麦克风之中,低频稍微比较饱和,可能是因为它的振膜比较大。有10db低切滤波器开关,可以降一下风声空调声等底噪,同时它最大输入声高达150db,当然我们也不会无端端的对着麦克风喊到那么大声。

SHURE 舒尔 PGA27

这一款比较中规中矩,出来的声音也是比较清澈干净的,虽然舒尔这一款亮点不是特别多,但是舒尔的质量还是不错的,这一款也设置了15db的灵敏度衰减开关和高通滤波器开关,以减少噪音的录入。

Sennheiser 森海塞尔 Mk4/8

如果资金充足,也许可以考虑一下森海塞尔,这一款在同价位的电容麦里挺受欢迎,录入的声音比较温暖细腻,抵抗阻不挑声卡使用,自用的话Mk4已经足够了,Mk8当然也多了很多功能,可以自行对比。

4

监听耳机

监听耳机如果仅仅是录音监听,要求可以不用那么高,能听个响,听出来杂音就可以。假如同时还需要做混音,那么耳机的挑选就需要稍微严格一些。

在挑选耳机的时候,避免选择音染,HIFI耳机,建议选择专业监听耳机,但是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说,好的监听价格昂贵,便宜的监听可能听不出细节。

给大家推荐几个新手入门口碑还可以的监听耳机,详细的参数大家可以在 络搜索对比一下,在 页或B站会有关于这些耳机的评测,资金充足的可以考虑其他更好的监听耳机或监听音箱。

AKG K702/K701/K712 pro

Audio Technica 铁三角 ATH-M50

Beyerdynamic 拜亚动力DT880 pro

Sony 索尼 MDR-7510

Shure舒尔 SRH840

2、录音时应该注意的

应该学会通过声音波形和听觉去分辨音频是否处于一种”建康”状态。

1

环境嘈杂

拥有了该拥有的设备,却身处在一个隔壁小孩哭闹,楼下啊姨搓麻将,楼上大姐在剁肉馅,对面吵架听得一清二楚的录音环境里!

要么搬家,要么给自己的环境装隔音棉做个隔音。

2

喷麦

录音时喜欢贴着麦,感觉听起来比较有磁性。

而事实是,这样录出来的声音,极有可能已经充满了喷麦,喷麦就是听到的一些砰砰砰的声音,这些声音靠后期无法修复,正确的录音方法应该是给麦克风装上防喷罩,正对着麦克风,一拳头左右的距离录音。

3

爆音

录音的时候旋钮拧的很大,这样会导致动态较大的地方爆音,音频出现严重削波,这样的音质有损,且无法修复,听起来会有沙沙沙的感觉。

4

底噪太大

监听拧得很大,麦克风录入拧得很小,录进去的音频就跟一条线一样,如果强行放大音频音量,那么音频中录入的底噪极有可能比人声还大,甚至导致降噪时音频损坏或无法使用。

5

声音忽远忽近

录音时不要乱晃,有的同学喜欢录音时跟着节奏晃来晃去,导致声音听起来距离忽远忽近,这个问题,后期也是救不了的。

6

杂音

不要整理衣服,不要摩擦摩擦,录音前摘下首饰项链,手机静音,更不要手脚一起打拍子,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杂音,一旦录音时出现了杂音夹杂在音频里,只能重录,毕竟咱也不是在搞音效拟音。

7

别把所有问题交给万能后期

如果本身干声和伴奏的质量不过关,就不要指望后期能做得多完美,即使后期已经尽力把音准节奏都修好了,降噪加3个,喷麦,杂音…各种扑朔迷离,我想后期混音师除了头冷,更多的是想把录音师揍一顿。

三、编曲

很多人最初分不清编曲和作曲的区别,尽管已经有很多文章都普及过了,在这里还是要通(luo)俗(luo)易(suo)懂(suo)的说一声:编曲是常说的伴奏制作,作曲是常说的主旋律创作。

下面的几个建议是我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帮助到已经自学一段时间,稍微有些基础,或者正在学习的同学:

1

乐器不是堆的越多,音乐就越动听

喜欢把乐器堆在一起,甚至觉得四大件有点俗套,于是一首流行歌里,加了各种觉得好听的音色,最后做出来的作品,各种小打,各种合成器,各种叮叮当当,花里胡哨,导致整体作品无主次,结构混乱,高频重,中频缺,低频空,点缀的乐器盖过了主旋律的表达。

其实吉他,贝斯,键盘,鼓,弦乐仅仅用这几种常见乐器就可以做出很好的编曲,除非是在制作一些有民族风和地域性歌曲的时候考虑加入特色乐器,正常的流行歌曲应该先把四大件的编曲做到满意,再去设计点缀音色。

否则加入各种不必要的音色,在没有经过音色分布设计的情况下,不仅不会更动听,反而会觉得累赘。

2

并不是所有音源插件都必须懂

在 络时代,得到音源太容易,只要硬盘空间够,什么奇怪的音色都能弄到,有很多同学把几十G,甚至几T的硬盘装满之后,看见 上谁谁谁用什么音色,就非要把他搞懂,即使是同一种乐器,不同厂家出品的音源,都要搞的明明白白。

然而事实是,编曲编得烂,不是因为你没把市场上几千几百种音源都学会,而是可能因为你连吉他怎么弹,钢琴左右手怎么分布,弦乐大中小提怎么写,和弦进行怎么流畅……这些基本的都没搞清楚。

大神写的好,不是因为用了哪款音源就成了大神。研究一些目前用不上的音源,还不如先多花时间研究目前熟悉的音源,多接触乐器弹奏的方法,了解常用乐器的音色分布特点和弹奏技巧,把基础的编曲做好,再慢慢地接触新音色,增加编曲的丰富性。

3

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基础一定要扎实

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知识点时,要学会自己去思考,探索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去寻求帮助,不要遇到问题就马上找人问这问那,明明是一些一搜一大把,稍微想一想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是想等着别人12345的教,没有思考能力的学习,永远都不会进步。

有自己的制作风格固然是好事,但个人风格的发展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房子再华丽,根基不稳就是豆腐渣工程。编曲除了需要了解宿主和音源的使用,乐理知识和了解乐器演奏也是关键,扎实的乐理可以让你更好的写出优美且独特的和弦听感,了解乐器演奏技巧可以让你在编曲的时候,把乐器的演奏做的更自然,乐器之间的分布搭配更合理动听。

4

多听不同的音乐风格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也跟风听说过音乐圈鄙视链,制作人有个人擅长的风格和审美喜好是一件好事,但个人认为,对于一个优秀的制作人来说,不喜欢的曲风,不应该一味的带有偏见,是可以尝试接受所有音乐风格的,多听不同音乐风格的歌曲,对一个制作人来说是有益无害的。

听歌时学会去分析不同歌曲风格的编曲特点,可以增加自身编曲的可创造性,不同风格的融合也会让自己的作品有新的感觉,不排斥,不鄙视,因为无论什么风格,都肯定会有值得学习,值得参考的地方,当你未来真的进入这一行,就会明白这一点对你来说有多么重要,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客户会要你做出一首什么样的歌曲,只能靠你经验的累积。

5

编曲进阶时,尝试思考音乐情感设计

当编曲水平到达一个深度时,需要考虑的东西比最初基本的和弦进行和三七和弦的组合更多更复杂,很多人编到某一个程度就失去了情感设计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瓶颈。

一首编曲之中,如果只有三和弦和四大件加上基础节奏型,毫无情感和情绪起伏,只能说做出来了随便一个AI软件都能做出来的东西。

在构思一整首歌曲的时候,同时也要思考乐器搭配,纵向、横向的织体结构,和弦色彩,走向等。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需要细品。有空闲的时候,可以多去体会一下不同乐器音色,不同和弦色彩带给你的感受,尝试不同的和弦链接听觉效果。

四、混音与母带

混音分为两种,一种是贴唱,一种是分轨。

贴唱混音就是指翻唱歌曲时,伴奏与人声的混音,人声处理好之后,尽量与伴奏处理融合。

分轨混音是指一整首歌曲,编曲中的每一轨乐器、人声、和声录制都需要处理,让让整体音乐更协调,声场更开阔,听感更融合。

母带这个步骤一般会放在整首歌曲的最后,母带师对歌曲最后的调整把控非常重要,参数过多或过少,对歌曲的影响都很大,一般优秀的母带师都是从混音师晋升。

分享一张个人根据沙皮老师的混音基础课以及分轨混音课整理出来的混音流程图(个人整理,仅供参考,混音方法根据每人习惯不同,会有一些小差异):

科普一下混音常用的几类效果器:

EQ

EQ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均衡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声音的某一个频段做提升或者衰减,通过调整EQ来达到想要的声音效果

在使用EQ的时候以下几个建议可以参考一下:

(1)增益或衰减不要过大,除非是有某些频道需要去除,通常增益或衰减几分贝就足够了。

(2)与其增益好听的频段,不如衰减不好听的频道,这样既能保留余量给母带,也能保证做完响度提升后不好听的频道不会被放大。

(3)不要盲目调整,有些声音盲目调整后会失去原来的音色感觉,有些位置可能根本不用调。

(4)分清主次,哪些人声需要突出,哪些人声需要避让,这一点在做混音前应该了解清楚。

压缩

压缩的作用,通俗的讲就是将音频动态中,动态大的压小,动态小的增大,听起来声音整体比较平衡厚实,不会感觉松散无力,忽大忽小。

混响

我们平时录音时,如果环境不错的录音条件,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声音反射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干声,混响就是为了给干声创造一个虚拟的空间,通过调整混响效果器不同的参数,塑造出我们想要的空间听感。混音其实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深入了解。

混响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插入式,一种是发送式,插入式的混响相比发送式的感觉更霸道一些,而发送式的听感会相比柔和一些。通常混响都是使用发送的方式,其他的轨道用同一个混响参数,这样听起来也会更有融合感,就仿佛在同一个空间里。

delay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延迟,delay除了可以用在吉他上,配合混响使用也可以塑造出更真实的空间感。因为在真实的空间里,混响的反射会夹杂一些回音,这些回音根据不同的环境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一个小房间里,和在一个大山谷下,用同样的音量、同样的语速喊同样的一句话,可能在小房间里,它的回音只有几毫秒,而在大山谷就有可能是几秒。这些环境都可以通过调整delay参数搭配混响去制造出来。

修音

这个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什么百万调音师,什么万能后期,修音高、音准、节奏,五音不全没关系,修音师拯救你,如果一切靠后期,混音师可能会有点头冷。

melodyne和waves tune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用的修音插件,这两款各有特色,个人在使用过程中感觉melodyne修音准节奏比较方便,而waves tune对修电音人声也很不错,值得一提的是,cubase10的修音功能也很赞噢!

五、词

很多人会觉得,写词嘛,但凡会写个字的人,也不至于不会写词啊!其实无论从结构,用词,表达,还是押韵……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1

自由诗和歌词的区别

歌词为了能够与曲子配合,在结构、语言、韵律等方面都受到旋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旋律。所以歌词对于诗歌而言,自由度要小很多,不能随心所欲,而且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谐音产生”畸意”

有些歌词几乎像写散文诗一样自由,尽管表现出内在的情感,但词中语言拖沓重复,节奏、音韵不整齐,这样的作品即使内容非常好,情节感人,也很难变成一首歌。

2

歌曲的结构

一般流行歌曲常见的结构可以参考以下部分,但由于每一首歌的组合都有区别,可以自己在听歌的时候去学会分析歌曲的词结构。

前奏-主歌A1-主歌A2-过渡段-副歌B1-副歌B2-间奏-主歌A1/A2/过渡段-副歌B1-副歌B2-尾奏。

过渡段通常是由两句或四句组成,用于主歌和副歌之间的连接,过渡段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副歌的旋律需要有记忆点,可使用重复的方式,或者相比主歌提高音符的方式表现出区别。

3

作词和填词有什么不同

4

创作六忌

第一忌,语言不精练、不优美;

第二忌,节奏和音韵不合;

第三忌,语言深奥晦涩、单纯说教;

第四忌,结构混乱;

第五忌,平平淡淡没有高潮;

第六忌,有破坏没建设的糟糕的谐音。

六、曲

不会乐理对作曲有影响吗?没有灵感作曲功能就废了?分享几种作曲的方法给大家参考学习:

旋律创作分三种类型:

旋律先行型:先有旋律,再写歌词

歌词先行型:先有歌词,再根据词意写旋律

旋律与歌词并进型:边想歌词,边想旋律

作曲方法有哪些:

1

哼唱作曲

先哼出一小段旋律作为动机

要哼出一整首可不容易,要记得把哼出来的动机记录下来,再用动机牵引出一个乐句甚至一个乐段,根据歌曲结构牵引出一首歌曲,再去思考主歌与副歌的旋律对比以及修改优化。

但是这个方法有构成侵权的风险,人对听过的歌曲是有一个潜意识的,可能你觉得哼出来的旋律很好听,但也可能是你之前听过的某一首歌的旋律,所以这个作曲方法在旋律出来之后需要留意一下这个问题。

2

和弦内音作曲

曲子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和弦内音衍生出来的,你的和弦走向怎么走,就可以先把和弦写出来,再把和弦内音提取出来进行组合,根据歌曲结构去设计乐句、乐段等,旋律架构出来之后再去优化整体旋律。

例如:C大调1645

和弦是C-Am-F-G

第一小节是C,135,那么就可以用135去构思一个小节的旋律,为了好听,也可以添加一些和弦外音做过渡或加花。

例如135可以构思成: 12 3 – 35

以此类推

3

作曲只能靠灵感吗?

没有那么多灵感。灵感是作曲的辅助,扎实的乐理功底才是作曲的武器,就比如:主歌G调转副歌E调。当你满脑子问 ,调式是什么玩意儿的时候就知道这一行待不久了。

假如你的乐理功底扎实,就应该知道如果想写一首古风,我该用什么调式,调式里有什么音,这些音怎么组合好听,怎么样才有记忆点…而不是一直等灵感来敲脑门。

作为音乐人 的资深学员,文章的最后感谢一下词曲班、编曲班、还有混音班的老师,以及勾引我入坑的乐哥,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准备开始音乐制作学习的同学,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可以添加乐哥微信咨询,也欢迎成为音乐人 的学员,和我们一起探讨音乐!

简介:性别女,爱好吃喝玩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27日
下一篇 2020年2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