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路起点到丝路软件城,西安高新区又一大规划重磅出炉!

在9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加之全球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国家经济重头戏,而在先进的IT产业带动下,一大批高科技软件园诞生,其中就包括了1998年12月成立的西安软件园前身“软件产业园管理办公室”的正式成立。

随后在2001年9月,西安软件园示范区正式开园;2009年4月,占地4平方公里的“软件新城”启动规划建设,并于同年6月建成运营;2014年3月西安软件新城二期开工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

而在近日,《西安高新区丝路软件城详细规划方案》正式出炉,软件新城再一次扩容升级,将鱼化片区纳入规划之中,并且更名为丝路软件城,总规划占地面积约24.42平方公里。

壹 从丝路起点到丝路软件城

人们常说: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除了西安拥有十三朝的建都史,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之外,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科创科教重镇,更是丝路起点。

伴随着近年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西安曾提出了打造“全球程序员之都”和“中国软件名城”的口 。而作为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重要聚集地,还是西安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关键且唯一的承载区,近年来,西安高新区依托西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校地、院地融合发展,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光机所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培养培育各类创新人才,而这些人才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西安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截止2020年底,西安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总收入3700亿元,出口19.53亿美元,企业总数2800家。而西安软件新城,作为西安高新区重要承载片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研发办公空间,包括云汇谷(西安软件新城研发基地二期)、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环普产业园、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软国际科技园、腾飞科汇城等,已形成了以华为西研所、华为鲲鹏创新中心、华为软开云等为代表的华为产业生态链,以清华交叉院、科大讯飞丝路总部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以阿里丝路总部、易点天下、澳鹏等为代表的出海产业集群,以美林、诺瓦、和利时、铂力特、艾润物联、智多晶、四叶草等为代表的自主创新产业集群。

目前西安软件城,聚集了陕西、西安90%以上的软件研发企业,有Intel、三星、IBM、施耐德、富士通、阿里巴巴、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36家,中兴、中软国际、软通动力、海康威视、太极、大华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47家,上市上柜企业40家,万人以上企业3家,收入过亿企业148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达22万人,产业收入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当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已经成为西安高新区主导产业之一,而软件新城已成为年轻化高学历的国家菁英汇聚之地。

贰 丝路软件城的提出

从0.3平方公里的小园区到如今14平方公里的软件新城,西安软件园不仅经历着物理空间的变化,还有软实力和硬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而从“园”到“城”,更是从软件外包服务基地到自主创新的示范基地的变迁。而从软件新城到丝路软件城,更是一次蝶变。

如今占地14平方公里的软件新城,范围为西三环以西,绕城高速以东,富鱼路以南,科技八路以北,在当年刚成立的时候,为陕西省、西安市“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而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西安高新区迈向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在8月18日西安高新区发布《关于建设“四个高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提到了“丝路软件城”。

在具体建设中,西安高新区则以都市创新片区、丝路科学城片区、绿色制造片区“三城共进”为行动指南。

——北部都市创新片区有机更新。重点在丝路软件城片区围绕吸引聚集50万程序员,优化城市结构,补足城市功能,提升内涵品质,力争三年内完成丝路软件城片区建设;在建成区实施腾挪低效土地、补功能短板、优基础设施等有机更新策略,改善人居环境,保留城市记忆,打造智慧宜居的都市创新城。

随后的出炉的《西安高新区丝路软件城详细规划方案》之中,正式看到了丝路软件城的发展定位、理念、空间结构、城市配套、产业发展等信息。

叁 丝路软件城的规划

鱼化片区地理位置优越,东侧和南侧是高新区核心区域,西侧是高新区软件新城,北侧是西安雁塔区、莲湖区。一直以来,该区域虽然紧邻西安高新区,然而区域内的发展却与高新区相差很大,基础教育设施和生活圈设施现状均已严重不足,鱼化片区是西安高新区与软件新城之间的重要连接区域,也是西安高新区向西发展的必经区域,自2018年鱼化片区被高新区托管以后,鱼化片区内的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而从区位上讲,鱼化寨板块与软件新城仅隔着一条西三环,但是两侧开放空间失衡,交通断连,秩序混乱,而且鱼化片区内开发强度过高,风貌色彩不佳,为此,西安高新区在立足片区发展诉求,紧密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基础之上,将鱼化寨片区将会纳入到软件新城板块的统一规划之中,以此实现软件新城板块扩容的同时,通过两大板块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丝路软件城的规划范围,以西三环为中轴,北至科技西路,南至科技八路、绕城高速;西至云水六路、绕城高速,整体规划面积24.4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将达到45.5万,整体发展定位为“万亿智慧产业高地,未来幸福生活家园”。

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城三核四轴”:

“一城”是指丝路软件城。

“三核”分别为产业服务核心、生活服务核心、产城融合核心。

“四轴”分别为公共活力轴、产城融合轴、产业服务轴和生活服务轴。

产业格局方面,则是采用2+5+N的产业发展格局:

2指的是立足两大优势产业(应用软件、信息技术服务);

5指的是发展壮大5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跨境电商、大数据与云计算、数字创意、信息安全);

N指的是为多个未来产业(如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 、物联 )做好提前谋划。

核心功能布局规划上:

打造以文化主题公园为主的创享绿心、以数字智谷为主的科技主题公园、以悬浮公园为主的跨西三环绿廊 红打卡地的三大核心功能区域,特色景观+服务中心打造城市名片而三大核心功能区域相交,代表了居住与产业交互后的变化。

肆 丝路软件城的配套

作为年轻化高学历的国家菁英汇聚之地,软件新城目前已承载超22万行业从业者,现有的土地和空间发展严重不足,绝大部分为产业园区用地,而非居住与相关配套用地,造成的结果便是在该板块内就业的人员,只能居住在其他板块,造成早晚高峰期的交通拥堵、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受限等。

此次扩容升级以后,软件新城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而且鱼化片区也能得到大力改善,尤其城市配套上较大提升,重点在绿地系统、交通系统、配套设施、城市风貌五大方面。

1在绿地系统方面,规划绿地及生态绿地总量为485.36公顷,实行尺度宜人的公园体系,实现3分钟见绿、5分钟进园:规划有1个生态公园、13个综合公园、40个口袋公园,23个 区公园+17个街角公园。

在水域与岸线规划方面,丝路软件城,结合沣惠渠,在皂河形成连续城市生活、商业服务带,串接片区公共职能,激发河 沿线魅力,提升城市活力。规划有:生态水岸的太平河,科技水岸的沣惠二渠南段,数字艺术+商业时尚的沣惠三渠,生活服务+休闲商业的皂河中段,宜居水岸的皂河南北段&沣惠二渠南段。

2在交通系统方面,已有地铁3和6 线,11和12 线正在规划中,云巴也将于明年通车;而西三环作为丝路软件城内的重要交通轴线,近期目标,将实现“现状地面交通+悬浮公园”,打通6条东西向道路,建设6个立交路口、6条空中慢行连廊实现车人分离安全通行;远期目标,将实现“全线高架+悬浮公园”,打通9条东西向道路,3个立交+6个平交路口,实现快速通行。

3在配套设施方面,丝路软件城以人为本,完善配套设施,构建五宜 区,打造便利、高效、有温度的生活服务体系,保障公共利益,并通过居住、商业、教育、生态、就业、医疗等配套,将整个片区划分成8个十五分钟生活圈+23个十分钟生活圈,构建“宜居、宜学、宜业、宜游、宜养”的五宜 区,提供6项服务,完善13大功能,布局35类设施。同时,公共设施用地45.0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85%。其中,包含规划110KV变电站12个;消防站5个;垃圾转运站/压缩站3处。

4在城市风貌方面,丝路软件城的风貌定位,科技未来,活力时尚,再塑城市新风貌,兼具科技感、时尚感、温度感;以科技蓝展示交通轴线风貌,以未来银标示产业及总部建筑,以浅韵黄代表生活及服务等建筑,以活力橙表示学校及文化等建筑,通过城市风貌分区再塑城市新风貌。并着力打造全域文化节点,打造全时文化时间,挖掘仰韶温暖、化鱼成龙、雨花传说等文化特色,依托慢行廊道,串联文化节点,植入文化时间,形成城市文化展示走廊。

伍 丝路科学城的未来

园区是产业的载体,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产业发展依赖城市的资源环境和产业生态系统的支撑,反之城市资源和产业生态又可以通过产业不断发展得以改善。从而形成园区与城市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软件园的投资主体主要分为:政府出资进行与企业投资建设。据数据统计,截止2020年6月,我国有超44家软件园,绝大部分都是由国家与地方政府共同建设形成,大庆软件园、东大软件园等少数是由集团出资建设。例如中关村软件园是由北京市规划建设下建成的。

软件园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政策、交通、区位的差距不断缩小,未来想要在软件园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园区的综合运营能力将成为未来制胜的关键。

而高新区这次规划的丝路软件城,与年初公布的高新三期“丝路科学城”规划一致,与沣西的秦创原形成一个经济驱动闭环,秦创原依托交大创新港,主导科学研究,而高新区则力争将将全域建成秦创原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成为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引擎,西安丝路科创中心的核心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导区。

在高新区成立三十载之际,丝路科学城与丝路软件城的先后提出,表明高新区通过区域内的板块联动,促进产业和城市的进一步融合,实现资源和产业的优势互补,更是通过高新与周边沣东、沣西、长安等区域的融合发展,促进大西安的繁荣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