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宁波第一个在国际大赛中摘得金牌的盲人运动员,也是宁波第一个盲人计算机工程师。从强手如林的泳坛到竞争激烈的IT行业,宁波90后小伙楼陈泉劈波斩浪、披荆斩棘,走出一条不平凡的人生路。
姚江里游出来的“飞鱼”
眉眼清俊、身形修长,32岁的楼陈泉坐在电脑前,双手飞快地敲击键盘、编写代码。如果不是读屏软件正同步播放输入的代码,你可能很难意识到,这是一位盲人计算机工程师。
楼陈泉在计算机前操作 胡龙召 摄
楼陈泉出生在姚江畔的高桥镇大西坝村,从小患有青光眼,双眼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他无法与同龄孩子一起嬉闹,那些由家人陪着在姚江里游泳的夏日傍晚,是他童年记忆中最自由快乐的时光。
上中学时,楼陈泉被宁波残联的工作人员看中,入选残联游泳队。他开始接受正规的游泳训练,师从汤能能教练,迈出了体育生涯的第一步。
受访者供图
因为看不见赛道,楼陈泉身上经常因为撞水线、泳壁伤得青一块紫一块;因为每天的高强度训练,眼压高到让他头晕恶心……但无论有多难,他都咬牙坚持挺了过来。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拼劲,楼陈泉的游泳水平不断提高,接连在国内和国际泳坛摘金夺银:广州亚残运会游泳冠军、荷兰残疾人游泳世锦赛亚军、德国残疾人游泳公开赛亚军,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上获得二金二铜、在第九届全国残运动会上囊括四金二银并打破两项全国纪录、在第十届全国残运动会上收获一金一银一铜……
受访者供图
从游泳冠军到软件工程师的华丽转身
十多年游泳生涯,楼陈泉收获了上百枚沉甸甸的奖牌。2019年,他告别泳坛,开始在互联 这片海洋中“华丽转身”。
受访者供图
楼陈泉最早接触信息技术是在2012年。当时,他买了一部手机,尝试着通过语音进行操作。在使用一些手机软件时,他发现了许多不方便视障者使用的细节,便试着与软件开发者进行沟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时间一长,他学到了许多技术知识,开始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退役前那几年,训练之外的时间,他几乎都花在了自学信息技术上:听视频课程、用读屏软件“听书”、在技术论坛讨教、通过听取字符代码练习程序编写……
胡龙召 摄
凭借过硬的 络技术,楼陈泉很快实现了从泳坛到IT业的完美过渡。他是宁波第一个盲人计算机工程师,平时为互联 公司做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作。
作为海曙区盲人协会副主席,楼陈泉还承担起科技助盲的责任,从自身经历出发,撰稿、播讲并制作了一系列信息无障碍课程,无偿提供给盲友,还帮他们掌握了许多手机app的操作窍门。
他正帮助更多视障人士融入信息 会
凭借专业技能,楼陈泉成了不少互联 企业的的无障碍顾问,还为一些应用软件的开发者提供无障碍优化建议。
“如今,借助读屏软件和识图软件,视障人群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电脑进行聊天、购物、导航、打车、购买火车票等,但是软件信息的无障碍优化还没有引起 会的足够关注。”楼陈泉说,一个应用软件、一个 页如果没有做无障碍优化,视障人士在使用时,要么听到读屏软件不断重复着“按钮”两个字或是乱码,要么连内容都触摸不到,读屏软件更没法朗读。
“在无障碍优化方面,我近期沟通比较多的是微信团队。”楼陈泉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一条发了9张图的朋友圈,视障人士要触屏点击10多次,才能翻到下一条朋友圈,非常不便。在和微信相关团队提出建议后,如今,这一细节已得到改进。
“最好的无障碍化,绝不是专门为障碍人群做什么,而是产品在底层架构上就考虑到了无障碍使用的功能。否则,做完一次优化调整后,等软件版本一更新,之前的优化很可能又白做了。”楼陈泉认为,这需要互联 企业乃至 会大众进一步加深对信息无障碍的理解,要有更多人共同努力,“互联 的发展为残疾人,特别是视障人士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希望用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融入信息 会,在互联 的大海中畅游。”聊到未来,楼陈泉的语气里充满坚定和憧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