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s Arithmetic软件在肾动态GFR显像中的妙用

本期病例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余浩军主管技师分享Series Arithmetic软件在肾动态GFR显像中的妙用~

临床背景

GFR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过的血浆容量(mL/min)。放射性示踪剂99m Tc-DTPA经静脉注射后仅从肾小球自由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并且肾早期摄取示踪剂的速率与肾小球滤过率成正比。因此,应用γ照相机或SPECT提供的GFR采集、处理程序进行操作,可判断肾的血流灌注、肾功能变化和上尿路梗阻的情况。同时,可观察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占位性病变和肾周围大血管病变并计算出左、右肾的GFR及总GFR。

GFR常规检查方法

  • 常规采取后位采集
  • 后腹膜占位及移植肾等患者需采取前位、后位同时采集
  • 需要借助软件分离动态数据
  • 分别计算前位、后位信息
  • 得到比较准确的计算结果
  • 病例摘要

    女性,74岁,发现后腹膜占位1周余。CT结果显示后腹膜多发占位,考虑脂肪肉瘤。行肾动态GFR显像评估双肾功能。

    SPECT/CT检查方法

    显像剂及剂量: 99m Tc-DTPA 4.9mCi

    检查方法:静脉注射显像剂后,即刻采集动态影像

    显像设备:Siemens Intevo 16

    显像条件:

  • 根据受检者肾脏深度将显像剂针筒置于距离探测器中心相等高度处,采集60s满针放射性计数
  • 患者取仰卧位,ANT位采集左肾信息,POST位采集右肾信息,静脉注射显像剂后即刻显像
  • 灌注相采集30帧(2s/帧),功能相采集20帧(60s/帧)
  • 动态采集结束后,采集60s空针放射性计数
  • 低剂量CT实测双肾深度

    SPECT/CT同机CT使用低剂量Care Dose 4D技术采集双肾CT图像,测量双肾与体表的距离。

    左肾距体表:min: 50.2mm, max: 112.4mm

    右肾距体表:min: 30.5mm, max: 82.4mm

    图像处理

    POST位采集结果用于评估右肾:

    ANT位采集结果用于评估左肾:

    临床诊断

  • 双肾灌注良好
  • 功能轻度受损
  • 左肾GFR 34.2 mL/min,右肾GFR 28.5 mL/min
  • 左肾肾小球滤过率略低于正常范围
  • 右肾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正常范围
  • 病例讨论

    肾动态GFR显像一般采取后位采集,此病例由于左肾受到后腹膜肿瘤的推挤,较右肾更靠近腹壁。如使用传统后位采集方法,γ光子受人体组织的衰减作用影响较大,导致左肾滤过结果误差较大,因此,本病例左肾最佳采集方式应为前位采集。右肾靠近背侧体表,仍使用传统的后位采集方法。前、后位同时采集得到的数据需要借助Series Arithmetic软件进行分离后才能进一步分析。

    结论

  • 后腹膜占位病例采集方案的制定需要借助其它影像学信息(如CT)
  • 大部分后腹膜占位病例采取传统后位采集的方法测量GFR的结果误差较大
  • 可采取前后位同时采集的方法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
  • 利用Series Arithmetic软件对前后位数据进行分离,方便进一步分析、诊断
  • 参考文献:

    1.Gates GF.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 estimation from fractional renal accumulation of 99mTc-DTPA (stannous).AJR Am J Roentgenol. 1982, 138(3), 565-570

    2.陈曙光,石洪成,胡鹏程. 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的准确性与BMI的关系[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2,32(6) : 430-433

    3.李坤, 胡佳, 龚成鹏, 等. CT测量肾脏深度优化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0, 40(7) : 399-405

    4.陆汉魁. 应用放射性核素方法测量肾小球滤过率及相关技术问题[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30(11): 1211-1212

    5. 杨仪, 刘增礼, 唐军, 等. SPECT/CT直接测量肾脏深度在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中的应用[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2, 32(4) :255-258

    6. 李乾, 张春丽, 付占立, 等. 肾动态显像法计算中国人肾脏深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 23: 288-291

    感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余浩军主管技师的精彩分享!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您对于本病例的讨论和见解。希望更多核医学同仁分享更多精彩病例,共同交流碰撞出核医学的新思路与新发展!

    投稿邮箱(同步发送)

    sxmipmci@163.com

    puyun.chen@siemens-healthineers.com

    稿件模板请点击下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9月4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