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个人娱乐交互体验到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从智慧医疗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渗透到日常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软件成了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也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而人工智能软件的构建,又离开不了人工智能模型,说人工智能模型是人工智能软件的核心基石,一点不为过。

最近,创立于2014年,目前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通过了港交所聆讯,即将登陆资本市场。近三年半,商汤科技总营收接近100亿元人民币,成为航母级企业,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度了解。

在看商汤之前,先看看行业情况。

行业整体保持高速增长

AI模型是一种可以将非结构化数据“智能”地转化为有价值的结构化信息的算法应用,人工智能应用都离不了AI模型。也因为AI软件可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所以可以处理传统软件无法处理和分析的信息,很快人工智能应用就会渗透到日常的方方面面,因此人工智能软件在软件支出中的占比不断提高。预计未来,人工智能软件将是软件板块中占比最大的细分项。根据沙利文的 告,预计全球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305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1,21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9%。

人工智能软件市场可以细分为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及数据科学,其中计算机视觉领域是商汤科技深耕的领域。计算机视觉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应用,也是全球人工智能软件市场中最大的板块,2020年该板块占比46.9%。

回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计算机视觉软件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167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0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3.5%。从应用市场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汽车、消费端、企业和城市管理,其中城市管理市场规模最大,并且预计该市场格局将会继续保持。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商汤科技占比11%位列第一位,是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提供商。同时,按照2020年收入规模计算,商汤还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

随着规模化越来越明显,人工智能软件行业的进入壁垒越来越高。首先需要大量人工智能算法人才,有人才积累才有技术创新的能力。接着,还要有计算基础设施,结合海量的数据,通过时间的积累,才能训练出高效的算法。

显然,经过时间的沉淀,商汤都已高效达成,学术论文和专利数量最能够体现出这两方面的积累。自成立以来,商汤科技发表了60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拥有超过8000多项人工智能专利及专利申请。

那么,商汤科技是如何在商业的环境中输出技术的呢?

为了能让不同类型的客户使用AI技术,商汤自主研发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 AI大装置,集中量产AI模型。集中量产是提高AI模型可用性及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从而可以形成规模效应,有效降低AI的生产和部署成本。

根据招股书,商汤基于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建立了四大软件平台,分别覆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四个领域。

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汤软件平台的客户数量已超过2,400家,其中包括约250家《财富》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119个城市以及30余家汽车企业,同时商汤赋能了超过4.5亿部智能手机及200多款手机应用程序,其中有5款月活超过5亿的手机APP。可见,虽然商汤的产品没有直接面向消费者,但实际上早已进入到大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

显然,商汤的核心技术就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 商汤AI大装置,并且由此驱动出四个不同领域的软件平台,这使得商汤可以跨行业、大规模、高效率及低成本地生产高性能AI模型。

随着商汤的AI模型渗透到各行各业,收入也快速增长,2018年总收入18.5亿元,2020年总收入增长至3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4%。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6.5亿元,同比增长91.8%。

众所周知,软件开发容易产生规模效应,伴随商汤业务规模扩大,规模效应也率先在财务数据上体现出来。商汤的毛利率不断上涨,从2018年的56.5%上升到2021上半年的73%。

除了毛利率,从商汤开发模型的效率提升也可以看出明显的规模效应。从数据来看,商汤每年生产的商用AI模型数逐步提升,2019年1,152个模型,2020年9,673个模型,2021年上半年8,377个模型。研发人员每年人年均生产商用模型的数量,从2019年0.44个,2020年3.45个,提升到了2021年上半年5.24个,效率提升11.9倍。截止2021年6月30日,商汤已累计产生超过22,000个模型,适用于多个垂直行业。

整体看来,商汤科技的研发逻辑非常合理,首先搭建AI基础设施,开发出通用的AI基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开发细分领域的AI模型。由此,商汤已经拥有了两个能力,由此,商汤已经拥有了两个能力,第一个是通过通用基础设施跨行业大规模输出AI服务的能力,第二个是开发垂直领域针对长尾场景的AI模型的能力。

第一个能力可以让商汤扩大规模化效应带来的优势,第二个能力可以帮助商汤持续积累更多高性能AI模型。并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元宇宙概念在最近十分火爆,但商汤早已经开发了SenseMARS元宇宙技术赋能平台,该平台有三个核心元素:SenseMARS Reconstruction, SenseMARS Avatar以及SenseMARS Agent。

完全沉浸式的元宇宙体验需要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无缝衔接。SenseMARS Reconstruction聚焦物理世界的数字重建。具体来讲,把现实世界数字化搬到虚拟世界中,同时把虚拟世界投射到现实世界,从而打破人工智能次元壁,在虚拟世界建立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比如商汤与故宫出版 合作,以数字方式重建其珍贵藏品,并通过AR技术在故宫日历中呈现,让人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到故宫文物藏品的魅力。

之后,就可以通过SenseMARS Avatar给虚拟化身在元宇宙中确定个人数字身份,用户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等物联 设备,轻松生成自己的虚拟化身,通过特定的移动应用以自己的虚拟化身进入元宇宙。

最后,SenseMARS Agent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手势、姿势及视线的感知及决策职能,实现智能人机交互。SenseMARS数字人能够通过对话、表情及手势与用户进行自然而生动的互动。

以上三要素的结合,可在云端创造一个数字世界,可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无缝融合,并与软件智能体及彼此的虚拟化身进行互动。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商汤的上海总部大楼。其已实现了整栋楼的数字孪生,并将人文理解叠加到这个数字孪生上,构成一个空间操作系统,让整栋楼变得可交互,比如点餐、会议场所的推荐和排队预定,甚至丢失物品找寻,都可以在这个数字孪生系统中完成。

可见商汤的商业模式也有快速适应新需求的能力。

除了软件业务,商汤科技还致力于通过SenseCore开源 区共建AI生态,其中OpenMMLab已经成为全球最前面的感知智能开源算法系统之一。该智能开源算法系统包括10个代码库,提供超过210种算法及1,500个个人智能模型。截至2021年6月31日,OpenMMLabde代码库在GitHub上累计获得超过38,000颗星标,有来自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及研究机构在上面建立其代码库。这意味着,商汤科技成为了推动感知智能算法进步的主导力量。

同时,商汤还涉足芯片研发领域,从2018年开始研发首款人工智能专用芯片STPU,并于2020年1月流片成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汤共量产11,000个STPU芯片。STPU芯片可以说是根据商汤的AI模型度身定做,使用STPU芯片,商汤企业方舟及城市方舟的硬件成本大幅降低75%,处理视频流数量增加了3倍。

最后

当前 会,人工智能应用已经逐步深入各个细分领域,商汤科技显然占据了重要的生态位置位。国家层面也表示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视。2017年至今,已有《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多个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期保障。

商汤也在人工智能国家标准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联合发布首个AR技术标准、参与主编IEEE首个生物特征活体检测国际标准、担任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等。

此外,商汤还积极推动AI伦理和数据隐私保护建设,其中商汤发布的《AI可持续发展白皮》内容入选联合国“人工智能战略资源指南”。在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商汤还获得了三项ISO/IEC国际权威管理体系认证,是首家获得所有三项ISO/IEC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认证的人工智能公司。

商汤科技作为硬科技领导者,自主研发AI平台并赋能各个行业,为数字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底层技术,让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27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