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超人”!一 联万物,千行百业“智能”无限

戴上智能手环,记录一天走了多少步、消耗多少热量,随时测测心率;买一辆装了定位器的电动自行车,车辆轨迹能追踪,为爱车防盗加一层保险;乘坐自动驾驶巴士去高铁站,一路上看它灵巧避让车辆、到站自动停靠……这些生活新体验,得益于移动物联 的发展。

“物超人”服务千行百业

业内公认,“物超人”意味着移动 络从过去的服务人和信息消费,发展到现在的服务千行百业。近日在无锡召开的首届移动物联 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专家续合元分析,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到5G以来,先后经历了移动通信全面兴起、移动互联 快速崛起和移动物联 加速发展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G、2G主要解决人和人之间随时随地联系的问题;3G、4G的移动互联 时代,移动通信技术解决人的信息消费问题,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如娱乐方式从看电视变成刷视频,办公方式从坐在办公室用电脑到利用在手机上开视频会;2017年以来的移动物联 阶段,解决万物互联的问题,既赋能千行百业,改变企业的生产、商业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也在改变治理方式、生活方式。

移动物联 应用日渐丰富,规模不断增大。在全国范围内,移动物联 已经形成车联 、公共服务、零售服务、智慧家居等4个亿级应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3个千万级应用,即这几类应用的移动物联 连接数分别达到上亿或上千万。江苏发展的智慧工业终端用户达391.2万户;车联 用户达3422.9万户;公共服务终端用户达5280.7万户,主要包括安防监控、市政设施、智能抄表、智慧停车、共享单车等。可以说,移动物联 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无锡是我国物联 产业“首航之城”,2009年11月获得国务院批准建设“无锡国家传感 创新示范区”。目前,无锡集聚物联 企业超3000家,其中上市企业7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3家。2021年产业规模达3563亿元,增幅为26.8%,今年前三个季度保持14%的增长速度。无锡物联 集群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苏州市相城区,2020年开通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自动驾驶小巴。运营方、自动驾驶企业“轻舟智航”目前在苏州投放40多辆自动驾驶小巴,开设10多条线路、30个站点,线路总长超过30公里,不仅串联起苏州高铁新城的交通枢纽、商业办公区、购物中心、居民小区,运营范围还扩大至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已经成为国内车联 (智能 联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区域之一,区内200家智能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初步覆盖“车”“路”“ ”的全产业链。

目前,江苏移动物联 形成这样的“区域布局图”——无锡为核心、苏州和南京为支撑,一体两翼、多元发展、辐射全省。近日,工信部公布2022年移动物联 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入库案例名单,100个典型案例中江苏有10个,展现江苏移动物联 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联”出生产生活新场景

此次典型案例征集有4个重点方向、10个细分领域:智能家居、 联汽车、智能穿戴等领域的生活智慧化应用;智慧农业、智能工厂、智慧医疗等领域的产业数字化应用;智慧消防、环保监测、智能表计等领域的治理智能化应用;基于窄带物联 (NB-IoT)、4G、5G的多 协同创新应用。这4个方向,无疑是移动互联 应用当前的主要发展方向。入库的100个典型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示范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初冬时节,江苏省兴化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5G+智慧农场项目二期正有条不紊地实施。在一期建成的物联 设备、自动化设备基础上,二期将从农情信息立体化感知、稻作处方数字化设计、稻田管理精确化作业3个方面深化智慧农场建设,“耕、种、管、收”全流程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升级。“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农业生产者也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农作物长势,并依据大数据计算,科学地做好种植管理。”项目负责人、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农业农村行业总监寇万宝说,该项目还引进了5G+无人插秧机、5G+无人收割机、5G+无人拖拉机、5G+无人植保机等无人农机设备,从播种、植保到收割组织全过程的无人化操作。他们在附近共享电力杆塔,新增3个5G基站,确保信 稳定。

“工业机器人智能运维和预测性维护应用”案例,打造一个联接不同品牌、型 工业机器人的公共服务平台。借助5G、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该平台针对工业机器人场景提供在线监测、故障预诊与健康管理、生产与维护决策优化等智能服务,令多方获益。例如,管理者能准确掌握生产线上所有机器人的运行状态,采取针对性、预防性的管养措施,提升运维效率,确保生产安全,还可以基于机器人的历史开机率、运行率和利用率等数据,合理安排机器人的生产配置,提高利用率、产能和资产回 率。项目方联通物联产品经理张少辉介绍,福建一家精密焊接机器人制造企业使用该平台后,故障修复时间增速超过30%,异常停机减少超过20%。

着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痛点”,是典型案例的共同点之一。水表、燃气表、电表、热量表等表计,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工矿企业生产。传统表计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产销差”较大的情况,而且人工抄表入户难、强度大、周期长、效率低、易出错。江苏移动集团客户部工业互联 中心项目经理卢旭介绍,该公司打造的智能表计项目,通过物联 实现远端数据传输和控制,数据实时上传且精度更高,可以自动远程抄表。项目方还开发智能表计的智能看护功能,独居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其异常的用水用气等行为会被系统及时分析发现,并自动短信通知亲友或者 区人员。今年,该项目将在南京交付10万块智能水表。

另一个典型案例“移动守护计划实施项目”,同样通过物联 技术,开展养老守护、智能防盗等服务。目前,已经在徐州的老人家中、南京的残障人士家庭共安装8000多个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 警探测器,接入智慧消防安全监控中心及监控助手App。

移动物联 迎来高速发展

信息通信业主管部门、学界业界公认,“物超人”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未来几年将是移动物联 高速发展阶段。

续合元认为,中国移动物联 迈上“百亿物联”征程,到2025年移动物联 终端连接数将突破20亿,随着产业生态、 络能力的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演进,2035年有望达到百亿目标。

政府持续加大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提升移动物联 应用广度和深度,推动农村千兆光 、5G、移动物联 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根据《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江苏将加快部署移动物联 络,高水平推进无锡国家传感 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综合实力国际先进的物联 集群。去年12月,《无锡国家传感 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印发,提出“持续打响‘物联之都’品牌”,明确“十四五”时期物联 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今年11月,《苏州智能车联 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全市智能车联 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集聚产业的相关企业超1000家”的蓝图。

江苏省通信学会物联 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邮电大学物联 学院智慧物联 创新中心主任丁飞认为,“物超人”说明移动物联 从规模扩张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运营商来说,不仅意味着“人口红利”变成“物联红利”,移动物联 成为新的“主战场”,更意味着运营商要推动移动物联 在深度、广度上加快发展。“运营商都开发建设了自有的移动物联 平台,最近,我们正与一家运营商做规划,研究平台应该开放哪些能力、怎样构建适应移动物联 发展新阶段需要的开放体系,使依托平台进行创新活动更加方便、灵活,从而吸引更多力量加入创新队伍。”

当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经济 会发展将获得更大动能。“中国的5G 络发展世界领先,如何用好这一 络优势,从政策支持、产业协同、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推动移动物联 发展,是一个大课题。”丁飞还表示,“目前,有一些明显的短板亟需补上,如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随着移动物联 的发展,数据的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还会有极大的增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20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