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意信息董事长张成康:2019年传统软件服务将向四个方向转型

2月21-22日,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意信息”)携软硬件一体化的工业互联 示范线亮相“2019工业互联 峰会”。赛意信息向与会者展示了以工业互联 概念引领的新一代智能智造模拟场景,也让现场嘉宾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全自动化的“无人车间”生产定制相框的乐趣。同时,在峰会期间,赛意信息与广东工业大学联合发布的AGV “智能小车”也吸引了众多现场观众的眼球。

赛意信息副总裁蔡胜龙在峰会论坛发表了《赋能万物智联,AI预测未来》的主题演讲。他指出,赛意工业手环和工业互联 平台为生产制造商、设备服务商设和备运营商而生。以赛意工业手环为依托,赛意信息强化自身在传感器生态中的建设,从高价值可复制的小场景到未来可以覆盖多行业的工业设备使用场景,5G升级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业手环检测采集工业设备的数据传输效率。而佛山联通本身在5G通信设施、云以及大数据、物联 应用、SaaS应用等方面具备优势。

赛意信息于2018年下半年正式成立并运营“赛意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布局产业互联 ,其中企业SaaS 和智能制造为主要投资方向。设立至今仅半年,赛意产业投资基金已成功完成了对三家公司(即智思云、亿图视觉和商越 络)的投资,被投企业已陆续获得顶级机构投资或关注,并已在市场、商机、销售等全方面协同,构建产业互联 生态已初见成效。

赛意信息董事长张成康从工业互联 、智能制造、创业投资和研发创新四个方面介绍了接下来的一些准备和重大的事项。他表示,赛意信息是一家上市公司,资本的力量会给未来投资的创业公司做相应的背书,并且会沿着上述四个方向重点发展。2019年赛意信息也在转型,传统软件服务向在几个方向发展,形成赛意的核心竞争力。稍后,张成康接受了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现将其主题发言及采访速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本信息以速记为底稿,未经确认。有关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财 信息请以公开资料为准,本公 只负责传播。)

张成康: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这个会议,赛意信息因为是一家上市公司,大家都应该通过相关的资料都可以看到赛意信息的一些基本的情况,今天带了孙博士过来,他是我们赛意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负责人,因为赛意信息在去年成立赛意产业投资基金,特别是在SaaS这个领域的跑道上我们希望能够拓展赛意信息的赛道,到时候一些具体产业基金的问题会请孙博士做回答。

赛意信息是一家做软件服务的一家公司,这么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3年前,我们看重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 这个领域,当时工业互联 还没有现在这么火。赛意信息由于早期是做传统的ERP系统,接触的企业90%以上都是制造业,也看到整个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很实际的问题,那我们就看好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 领域的未来发展。

通过这两三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实实在在的看到了这些应用的场景和这些业务已经慢慢的成长起来。而且成为有相应的案例和相应的应用场景,发挥相应的作用。特别是在去年我们根据工业互联 一直在思考,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去发展工业互联 ,因为大家都谈工业互联 ,不同的企业有一些是原来是做设备的在谈工业互联 平台,有些第三方做大数据的在做自己的工业互联 平台,我们自己怎么去做?所以我们在去年就在研发我们的在工业互联 这个业务领域的一些思考,我们就推出了工业手环这个产品,赛意工业手环其实是4部分组成,大家等下去看一下这次带过来的工业互联 示范线会看到第一个是传感器,是类似于大家戴是一个跑步手环一样,我们叫工业手环,它的场景是通过振动分析来挖掘发现设备的一些状况,做一个运行性的分析和预测性分析的工具,这个是一个传感器。

跟着是工业 关,就类似于这个牌子放在桌子上这个设备是抖动的,通过工业手环的传感器,相当于把数据搜集上来以后,它需要有一个数据传输到工业 关,然后再传输到我们的工业互联 平台,工业互联 平台在这里面进行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包括通过一些算法算出,通过AI的技术判断这个振动是否发生状况来去分析这个设备去做提前性的一些预测。所以整个过程可以看到第一个是传感器,第二个是工业 关,第三是传输的方式手段,最后一个是工业互联 平台,还有界面。这样四个部分构成。

这是在工业手环现在已经开始在应用场景上我们跟广东做电机的公司已经在试验数据,因为它需要大量的数据才能更好的计算出更准确的进行预测。这是第一块儿。

第二块儿,赛意信息在智能制造的领域上其实也是在发力的,以前我们早期做ERP,后来做SaaS,发现做软件的公司和自动化不够,整合行不够,所以我们通过精益制造的思想构建我们的体系。大家可以看我们带过来的工业互联 示范线,就是做电子相框,如果你自己拍一个照以后,通过扫码这个照片可以自动传输到我们的平台上面,这个平台相当于你们去 站购物一样,会下达到车间,然后到了车间之后设备就自动根据你选择定制的要求,你可以说选择多大的相框,什么颜色的,要写什么特殊的文字,比如说我写国家会议中心谁谁到此一游,这里可以定制一些自己的一些需求,到达我这个订单下达的工厂以后机器可以自动的从立体仓库直接通过机械手或者是AGV小车获得这个产品,然后就开始生产,生产的过程会会牵扯到整个流程的一些应用,可以说会牵扯到比如说雕刻,激光精雕的,比如说钢笔写的字,比如说谁到国家会议中心,这个可以进行一个雕刻。然后可以通过一些机械设备采集一些零部件自动通过机械手自动的获取过来,然后你会看到一个屏幕,可以看到情况。我们三个人拍照以后整个的情况是可以看到的。

这个是模拟了生产过程,我们真实是把原来生产的软件管理企业和硬件进行有效的结合来整合在整个方案,里面潜入了精益制造和智能生产的部分。当然最后到包装如果我们这次可能规定带过来你扫码就可以把支付做了,这个是打通了软件和硬件。我们其实是类似在宁波包括给索非亚都在做他们智能工厂的设备整体方案和信息化的整体方案。这里面我们已经开始逐步的落实,我们来展示我们的工厂是怎么做的所以我们带来了这个示范线。

第三个加强了和学校的结合,做工业互联 牵扯到几个大的方面。第一个算法工程师很找,在中国算法工程师很少的,很难找到很优秀的。

第二方面,很多新的技术不断的迭代,包括我们用到的一些算法类似于数学的算法还有大数据,还有AI的技术,数据双胞胎等等,里面会有大量的技术应用,需要跟高校进行合作,所以我们也在创新上跟更多的学校在做相应的合作,这次我们带来了,因为我们是广州的公司,跟当地广东工业大学做了一个AGV小车,做了一个试点我们也跟清华这些学府建立这些关系,构建我们整个在工业互联和智能制造领域上的一些业务应用。能够把这些东西场景化,我们的努力在了解生产过程,了解不同行业的工厂和不同行业制造业的需求。可能在高校可能有一些算法的工程师或者是相关的教授老师可以把它应用,其实很多是实验室想到的东西和真正落地的东西是存在一些偏差,所以这一块儿也加强相应的合作。

第四,通过赛意产业基金,去年8月份成立的赛意信息的产业基金已经投资了3家,都是以SaaS或者智能制造AI这个领域的公司像智思云,他是做HRSaaS的,像亿图视觉是做视觉AI的公司,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创业的一家公司,包括我们也投了商越 络,他是做供应链SaaS的一家公司,这样的话我们看好整个中国企业软件SaaS应用的未来,因为从美国市场很明显的看到,云的业务,软件转向云端是必然的发展途径,赛意会围绕SaaS和工业互联 和智能制造的领域做整个产业投资的方向,才半年我们也得到了很多一些机构看好,就是要融资到我们的产业基金中。我们背投了这家公司半年不到,智思云拿到了源码资本的一个投资,已经投了5千万,已经迅速增值了30%,所以越来越多的资本市场对这个跑道是非常看好的。

赛意有的能力,第一个我们有600多家大众型的企业可以作为创业型公司冷启动的必然条件,创业公司一个需要产品,我们可以指导,第二个需要客户,他需要做标杆客户吸引人家眼球,否则人家不信任他。第三个我们了解这个市场,知道这儿有一些,因为这个其实创业有时候也是鱼龙混杂,有一些我们觉得不靠谱,但是我们会辨识它的真正价值,当然我们也有资本的力量,毕竟赛意信息是上市公司,资本的力量会给未来的这些公司做相应的背书,所以我们会沿着这个方向在这四个方向重点发展。赛意2019年也在谈转型,传统软件服务向在几个方向发展,形成赛意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谢谢大家,现在大家可以针对张总讲的一些问题和工业互联 的热点进行提问。

张成康:其实我刚才说我们的产业基金投的既有工业互联 又有SaaS,对于工业互联 其实有时候我认为就像前几年的没叫工业互联 ,都谈工业4.0,很早就谈智能制造,其实我们很多东西是概念不一样,核心又回到本质是什么?我们看工业互联 的本质是什么还是我们所关注的,类似5、6年前大数据很火的时候,很多公司做大数据,原来做 表的都叫自己叫大数据公司,我们看核心什么是大数据公司,包括AI很多大数据公司又说自己是AI公司,我回答您的问题,对于工业互联 我觉得第一个它肯定是改变我们传统对于单一企业的应用,因为我数据原来是本地部署的,未来要把数据应用到广泛的通用性的行业和不同的场景上,类似于工业手环做绿色维护,以前我们做刀具以前都是人工判断,一些刀具切1万个就要换,以前凭经验1万次就换了,以前说人工看说不锋利了就换。工业手环做什么,凡是刀子变钝了振动是不一样的,这个是一个数据。我们把手环放在刀具的相应的地方评测它的振动,当他要换刀具的时候,因为有一些如果切的东西不一样,不一定是1万个就换,如果切的东西硬度不那么强就可以做2万个,如果硬度很强的可能2千个就要换,所以以前的经验是不行的,因为现在人工成本是越来越高了,这样通过数据的挖掘能够提供到的,比如说工业手环传到工业互联 上,工业互联 平台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到什么情况就换,到什么样的场景就换,这个设备该设在这个工厂里面有100台,那这100台都是一样,那这100台都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做。假设这边的地区有1万台,这1万台可以应用这个场景,这次工业互联 首先是数据端,然后是算法,通过算法可以计算出来应用这个。

回答你刚刚说的,工业互联 很多,有时候只是做大数据平台就说自己是工业互联 ,有时候做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也叫工业互联 ,我们回到实质,我们从产业基金角度看,我们投了亿图视觉,以前视觉应用的场景是基于人脸识别等等,我们在工业视觉上觉得其实有很多的场景我们看到很多公司都是用显微镜,人工去做检验,它可以通过机器搜集数据,然后判断这个平台产品的合格度,然后结合智能化的手段,其实这个场景是很多需求,我们当时投资完以后这些客户随便总结一下有不少的客户存在同样的场景,我们直接拿去让他们用,他们就可以立即应用起来,而且效率提升十几二十倍。

这些事情第一个我们会关注跟我们企业是强关联的,第二个他是真正回到我刚刚说的不管大数据、工业互联 还是AI,最终回到场景的问题,有没有场景价值这是我们最关注的,当他有场景价值我们认为这个事情有可为,如果高连接更可为,跟我们的客户都是有真实场景需求的,还可以为这个事情支付的,这个是有效的。有很多资本公司是就讲讲,我觉得这个东西是高估自己,我们做的工业手环现在是跟联通合作做5G的技术,这个数据量特别大,可能一个月就要1、2万,以前传AB很简单,如果传波形有多少数量?每秒钟都在处理,这个场景如果要1万块钱就传输一下那你说这个场景是不可行的,实验室是可行的,但是商业场景是不可行的,因为也在为这个事情支付,我们也在研讨,在终端就把它计算出来不用传输了,或者是传输能不能高度压缩,把传输成本降低等等。这些都是在商业场景可以应用,我们既能够可以看懂技术,又有资本力量,这种结合是我们对待这种标的,还有创业型的公司看的比较准确,现在为什么给这么多大型的资本公司看好是很重要的一点。

孙雨轩:这个牵扯到投资的问题,刚才讲的是从价值的属性,就是我们这个产业基金为什么就是我们投的项目或者是未来我们投的项目这个差异化的优势到底在哪里,第一个是刚才张总讲的你太阳底下是没有新鲜事的,你什么样的技术最终要解决客户的需求,要满足人家的价值创造,赛意信息而言这么多年服务这么多的头部客户,对于客户的一线需求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不管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 还是SaaS,但是我们知道他要什么,需求是什么,这些信息是非常准确的,所以您提到的几百家是非常少的,现在市场上有几千家,所以我们会筛选他能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怎么筛选,一个优秀的创始人做一样的事情他肯定是在大型的IT技术公司,或者是在IT团队有经验他是行业的老炮,也不是新手,所以我们投的企业基本上来自于腾讯云、阿里云到中高层的领域,他本身是非常自身的。

第三个,大家听到的人工智能SaaS因为这什么,核心点意味着两个字壁垒,技术迭代决定了即便这个团队理解需求,能够搞定客户,技术的演进决定了你要实现这个动作是有门槛,有成本的,有代价的,所以人工智能对于团队和各方面是有很高的要求,第二点SaaS,或者是新的技术,第一这个事的技术是有门槛的,第二个技术的演进决定了对1千个客户,它进行差异化服务的提供的过程中是有很高的标准化,他是可标准化的,只有这样的角度下他才能够做集中,所以它既有门槛,又有可能集中,这个领域才能出现在消费互联 出现的这种体量非常大的公司。

所以我们从投资的角度筛选,第一是理解需求。第二我们从行业中可以接触到优秀的头部的创业者,就好比腾讯和阿里的人可以接触到优秀的在消费互联 方面的人才一样,我们所在的领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产业互联 的创业者,同时新的技术带来新的机会,决定了他们做这个事不会像20年前做软件外包做个系统集成,他们是有能力做产品的,产品的东西是能够服务于几千上万家的客户,所以他可以做出大公司,这是产业基金从投资角度而言相应的筛选逻辑。

张成康:其实赛意原来在制造业方面做的整车的客户不多,因为我们原来最早我们也做行业优化,包括装配制造、高科技,还有手机,还有像快销品等等,就是我们主流的行业。但是汽车的零部件我们也做的不少,其实整个中国汽车的市场是看好的,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这一波,我们认为未来是大的趋势,汽车像房地产一样,他牵扯的行业特别多,如果你看他的工业会看到很多的企业,他是一个大产业,我们做的客户有很多,比如说做玻璃,做轮胎的,做汽车零部件的,还有做座位的等等,所以这里面牵扯的行业很多、形态也很多,所以这个大的行业首先是有关注,北汽福田也是我们的客户,首先看这个行业很被看好,而且这个在汽车行业在工业时代,特别是在整车是在自动化不管是叫工业4.0也好还是智能制造也好都是最先进的,早期的整个工业场景的一些很优质的应用,丰田的模式,还是通用的都是发源于汽车领域,因为它代表工业的最早水平,因为它牵扯的面太广了,所以对于赛意信息,第一个会在今年我们也有专门针对行业的一个部门,不仅仅是汽车包括汽配,汽配里面我刚才说的比较多的领域,我们会关注这个行业,对于这个行业中的应用,对于整车,工业制造比较先进,我们看到零部件的公司,汽配公司的生产过程和信息管理的水平并不高,所以我认为这个也是肯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就像我们当时在山东,我们山东公司跟一个做汽车零部件的联盟聊天的时候,他们希望用我们在工业制造智能制造领域希望可以把大型的企业的经验推广到小型企业,受制于成本等等,我们当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像工业手环轻应用是不是可以试点,作为信息化的一个起步,所以我们也跟他们做一个联系。这个是我们对于汽车行业的一个想法,一些细致的东西可以进一步的交流。

张成康:要先从宏观谈到具体的经验,谈宏观,我在年初也听到了很多证券公司等等的首席经济学家在谈宏观经济,所有人都是不看好,说老实话,特别是实业。我们回到微观,因为宏观我们也看不懂,只能看微观,就看我们具体服务的客户是怎么样,真实的反应,因为他说GDP多少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看微观当时中美贸易战对于我们很多传统的制造业其实是特别以出口型为主的公司有特别大的冲击,但是下半年我们看到这些公司并不是立即变差,很多还看好,有些在关税之前迅速的把货物运到美国仓库中,防备贸易战的影响。还有一些强势的公司通过资产的转移 –比如说我们在山东就有客户收购越南的同业在越南做生产,来避免关税的问题,还有通过跟美国的经销商谈,由于关税的影响来分摊所受的损失,所以对于实业的今年2019年我们认为是不确定性是最大的一个词。就是不确定性,因为我们也看不到减产,但是跟这些老板沟通的时候都是说不确定,包括中美贸易谈判还在谈,3、4月份才能知道是什么结果。

对于我们看这个事情,我们的策略是这样,我们很多制造业包括很多客户,还有一些是分销行业,跟他们谈的时候第一个他们前几年发展的很快,其实很多有见地的老板、企业家、高管特别是赛意信息我们以民企为主的企业家看这个市场是我前几年跑的很快,我这几年练一下内功,所以对于我们有时候不一定是坏事,包括2009年我们也经历过当时说经济冬天这个问题,其实我们那一年的业务是最好的,因为以前没有上ERP的都是那一年的上了,因为以前没有时间,要去赶货,我们制造年今年1、2月份真的是在动手做这个事情,做规划等等,因为以前没有时间,天天想着怎么赶货,现在是练内功,所以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讲,我认为不一定是一个坏事,当然从我对公司的要求就抓住了第一个对于经营状况特别差的,现金流很差的,所以我们就保现金,保质量是作为传统业务的要求,对于新的创新型的业务我们也探索,比如说智能制造,我们最近在智能制造这个领域上这个项目到了12月份也有非常多的案子,都是在11月份、12月份签的,都是大家觉得这样一个情况了,我是不是做一个改良,而且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因为我们服务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工厂,他就想选一个工厂来做,做一个智能制造工厂基本上有一些投资,就算是做轻资产都至少2、3千万是有的,所以他们可能这方面做一些试点,对于很多老板或者是企业家会说我现在先做了是为未来做铺垫,他也不会8个10个工厂都做,对于这个行业大的经济我认为有不确定性,对于我们这个产业我有一定的看好,但是对于我来说选好客户,确保这些客户做了事情可以给到钱,确保现金,确保可以能够给他带来价值,这是我们想做的事。

张成康:这个信息服务其实说是竞争激烈我觉得没有10年前激烈,现在是高度聚集的时候,原来国外的公司德勤、埃森哲占领了中国咨询服务的市场,后来类似汉得等等就跑出来,那我觉得赛意信息目前已经至少在这个领域甚至在全国可以排在前面,而且很多小的公司现在已经消失了,我很多场合都说过以前是春秋时代,有很多公司,现在是高度聚集就那么几家,还有上市公司1个亿,但是现在合并了以后整个力量会加强,这个公司交给上市公司放心还是交给10个人的公司放心做这个事情,因为信息建设是持续发展的过程,现在ERP现在都谈后ERP的时代,后来谈AI边缘计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可以迅速的发展。

第二个相较于国际化的公司,像埃森哲国内公司在行业的专业性比较欠缺一点,像汽车行业,为什么我们说做了组织转型成立了不同行业领域的信息服务,因为针对行业的特征构建整个IT的建设,包括传统的ERP等等,包括现在新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 、AI技术,其实都是跟行业有强相关,就说我在高科技行业做的好不代表在电力行业做的好,在电力行业做的好不代表在化工行业做的好,完全是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这个是第一个我觉得是差异,就是国内公司大部分以前都是以产品为驱动,我们今天公司提出以行业为驱动,回归客户为中心的方式,去构建整个赛意的整个建设。

我认为这个市场足够大,我去美国跟这些企业交流,IT技术的应用一般会占到整个企业的名额的2%左右的水平,你可以想象我们做了很多水平都是100亿,代表一年要投2个亿在这里,但是中国规模以上的企业1亿美金以上的企业要有一定规模的基本上能达到0.2%就不错了,就是千分之二,就是我10亿规模的企业一年可能就投200万在这个事情上,相较于国外有10倍的空间。因为以前的信息和信息技术很多公司都是辅助性部门,我跟很多企业家和一些公司高管在聊,我觉得未来IT是一种生产力,IT一定是一种生产力,信息技术一定是一种生产力,像亿图视觉一样。

我们原来有一个客户每天要用显微镜检测自己的20个工位,他是做半导体的震荡片,用显微镜偏差度是几微米,我们如果引入了AI的技术以后这些人都可以不要,但是做检测的是有能力的人,因为你要让我检测我也检测不了,这个是有一定技能的人才能做,人走了还要培养。现在人工成本很高。所以这种IT技术会变成生产力,他通过高清摄像头,再结合一些机械的分离模式,就可以做自动检测,这20人以后都不用要,一个人要10万的成本,20人就是200万,我投资他们做这个事情一个工位也就是15到20万,整个投资就是300万左右,300万他一年就收回成本了,而且效率提高10倍。

所以我认为未来IT应用在企业会变成主生产力,当变成生产力以后2%投入在IT技术上的时候,整个市场会爆发,就不是一年投200万,而是投2千万,甚至更多。这个时候我认为是大有可为的。当然传统的仅仅是做流程,做ERP,通过流程优化提升效率的模式我认为还不够,所以赛意才会结合硬件软件的有机结合,能够把自动化、信息化真正有效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最终产生最大的收益,而不仅仅通过以前的EPR,排程做的更好,这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我看好这个领域,赛意的转型方向也在制造业,为什么我们说做智能制造做工业互联 相关的领域结合,才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途径,也是我们赛意信息能够提供力量和提供一份力气的地方,而且我相信这些也会有收益,包括给我们的股东带来回 ,谢谢。

张成康:5G的应用可能是大的趋势,因为未来就是数据的传输量会越来越大,我记得我们当年早期做信息技术,其实不是软件开发,而是东西传不过去,我们当时做一个采购平台,跟供应商做联系,还是通过电话线传输,早期的人都知道把电话线拨通才能够上传到我们的电脑上,所以大数据传输是不能实现的。未来通过5G技术的广泛应用的话,对于数据传输是革命性的改革,所以所有做信息技术和信息应用的人一定会高度关注,我们赛意信息也会高估关注,我们跟联通达成协议在5G应用上成为战略合作的关系,现在选的场景是他主要是跟工业互联 运营中心合作,因为我们做的主要是工业场景,其实未来传输量很大的很多是在工业场景,类似于我刚刚说的工业手环,工业手环现在也做一些实验室的探讨,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原来说数据传输这个部分会有很多问题,以前如果传一个开关数据很少,现在传一个波形很大,如果我传1万个设备,那数据量就很巨大。

5G技术的应用会更多在产业物联 这个领域上,特别是工业互联 和工业制造过程中数据传输中的很大改变。因为我们做的无非是用4G和Wifi做,都有很多的问题,还有边缘计算上也会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在一些场景可能就不需要传输,现在5G的一些芯片可以直接在边缘端 关端就可以计算,可以减少我们很多计算的量,因为传输的东西就少了,所以5G的应用的话我认为第一个我们会高度的关注,也会做相应的应用,第二个我们也在我们的场景在工业手环和工业互联 平台上会加强在5G端的应用,希望这个应用我前面讲到的,现在用4G成本很高,我们统计工业手环一个点一年要花几万块钱,未来能不能变成几十块钱,这个也是真正商用的新的东西。因为你那么贵不适合用商业场景,这是我们在5G应用的看法。

刚才说的还有生态建设,生态建设第一个有伙伴,联通是我们的一个生态,包括我们现在工业互联 平台是构建在华为云上,我们跟华为云也是合作关系,肯定也是一个生态,因为我们也不做IaaS我们是做PasS和SaaS这一端。未来生态是很强的名词,因为互联 讲的就是协作,协同,我刚才说的如果只是一个单体,一个工厂去做独立的东西,成本是最高的,我做的是10个就是十分之一,我做100个就是百分之一,产业协同一定是一个关键,我们会联合越来越多的同行的公司,上下游的公司和有专业领域的公司发展我们的产业,包括我们和客户端做联盟,比如说我们和星辉还有索非亚等等我们也会和他做联合。

在应用技术端,比如说跟联通华为云变成合作伙伴,还有在供应链我们也会找合作还有芯片我们也用进口芯片,国产芯片也在做测试。我们也在跟他们做联合,因为最终肯定是联盟的关系,所以协同是未来整个工业互联 或者是产业互联 未来大的趋势,谢谢。

第二个问题是赛意之前也是一直是做ERP以及CRM的信息服务,我们也知道汉得信息去年发生了SAP之间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而且今年SAP等都在向中小客户这方面去下探,您是怎么看待这个?

张成康:第一个是说对于我们是一家上市公司我们也要为股东负责,所以很多公司说转型要有一个阵痛期,我是希望既不阵痛又可以把事情做成,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些方式。可能大家会看过一本书是半面创新,其实全盘否定以前是不行的,往往要一边前进一边创新,这个需要一些技术,在大的体系下要做创新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通过成立子公司,传统业务还是在赛意信息的主体,我们对于工业互联 马上会成立一个子公司,例如我们有一家移动互联 业务的独立子公司——能量盒子,会把新公司业务放在里面,让他灵活的做应用,这是我的全资子公司,我让他更有独立性。所以这一块儿业务可以单独的做起来,通过我整个公司原有业务的赋能,包括我那么多的客户给他,你可以用,这样的话可以提升我新业务的转型,又能保证传统业务的发展。

第二,我希望我们的赛意信息成长路径是保持不变的,最好是保持下去,可能工业互联 不挣钱,可能稍微亏一点,做云的也不挣钱,但是我们愿意去做,所以今年会有部分的研发经费投入来保证我是长期发展,对于传统业务我刚才前面也说到包括现在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我认为大家要用IT技术用的越来越多,这些业务要保证我们保持我们持续的增长,每年保持持续的增长的方针是不会变的,所以我基于传统的业务,我要继续发展,还要不断的优化。比如说行业转型等等,对于新的业务,通过子公司的独立运作让他们迅速的萌芽出来,来确保整个赛意信息的有序发展。

对于你刚才说到的我们另外一个同行,我这样回答你 –我们做的也要有点不一样,如果做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 我们比他们强得多,因为我们在转型,早就转过来了(5年前我们就发力智能制造了),如果要构建产线的话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是可以全套做。我们传统业务是一样的,厂商和投资者也问过我,说你怎么看,会不会一下业务多很多?我说其实不会,SAP或Oracle这样的厂商没有这么大的主导作用,其实最接近客户的是我们,不是厂商,我们天天跟索非亚、跟华为云天天在一起,所以真正给价值的是我们。所以汉得当时出这个事件,我当时说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没有想象的影响那么大。

所以我说到底谁最有价值,谁最贴近客户谁有说话权,我们赛意原来也不做ICP(音),这是我认为谁靠近客户谁的价值最大,这是我认为的第一个,第二个随着ICP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决定的,他们做云化,云不仅仅是适合去大企业,还适合中小型,他们所说的中小企业还是我刚才说的规模以上的企业,如果这个规模没有1亿美金规模以上基本不是他的客户群,因为现在的实施成本还是很高,他的软件成本也不低,所以我觉得这个转型我们包括赛意也会跟随这些厂商做相应的转型,因为企业软件应用的云化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但是我们同时看到像美国(英)这些公司云化之后刚开始觉得合作伙伴是不是没市场了,其实不是,做了云应用以后需要合作伙伴,这些在美国市场可以看得到,像亚马逊这种云的公司高度依赖合作伙伴构建他的生态和不同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ICP走向云化,把客户群体做的更中小一点对于我们是个好事,因为我们覆盖的客户面会更广,以前我们做的是大型或者是超大型的,现在可以覆盖到中型的企业对于我们是个好事情。

张成康:因为我们其实安全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我们做ICP的业务的话我们不考虑安全问题,因为软件的安全是他们开发的,我们更多的是实施方法和方法论上保证信息安全。对于我们自己的软件像工业互联 ,像智能制造的产品,包括我们的SaaS的产品,我们肯定要考虑安全问题,我们也做一些合作,在安全上会构建一些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硬件手段来去确保安全性,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产品现在构建在华为云,有一些也在阿里云、腾讯云,我们都可以。这些云上的业务我们为不做IaaS层的,因为它是核心的管理。他是建了一个大厦,我们里面就分层,这一层是我的,这一层是汽车领域的大数据,这一次我我的,那一层是别人的,其实大的安全框架是在IaaS层,所以我们构建这个平台的话,首先我们选的都是相对比较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一定的能力的一些云的公司去合作。

第二个,我们在上面构建软件的时候,我们也会同时考虑软件的安全,在这一层楼的安全是我们负责,这个门是我们去锁,所以我们也会跟战略云做一些合作,包括我们的研发团队也有做安全测试的岗位来确保我们的产品交付不出问题。当然安全是无止境的,像美国中情局都可以被人攻破,其实企业也可以用安全性的软件来确保它的一个业务,所以这一块儿我们是考虑到客户的一些诉求,当然也会结合我们刚刚说的生态的合作伙伴来共同确保我们提供的软件是可行安全的。(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24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