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没错,还是我,上次和大家聊过小升初的那个“中学老师+初一孩子家长”。在刚结束了我今天的“十八线 红”直播课后,突然又想和大家聊聊了,也算是留下属于这个特别寒假的特别记忆吧(捂脸)。
?
(点击看大图 往下翻看分解动作)
1
我2002年到西安上班,一直是初中数学老师(工作太稳定,18年没挪窝)。这次疫情让我一下就想起了2003年的“非典”:当时我在西郊上班,我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爱人)在纺织城那边任教,平时太忙,又没私家车,没地铁,一般我每周末过去“小聚”下,以解相思之苦。非典很严重的时候,我在火车站换乘105路电车,确实当时路上人少多了,每人戴一个口罩,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区别,什么N95、一次性医学口罩等等。但人人都很淡定,感觉非典离普通人很远,大家只是知道这个事,提高了警惕,但正常的生产生活基本没有多大影响。
这样一对比,从这个非比寻常的“鼠年”春节前后,从一条条的官方新闻后面,就感觉这次确实不一样了,我想不光是因为信息发达了,人流动性大也增加了很多的问题。
过完年后没几天,最先提上日程的就是对全校师生进行基本情况摸排(从西安疫情后续发展看,这一步绝对有必要);接下来就是老师和学生每天群里 告健康状况,我们学校做了改进,做了一个微信小程序,每人每天填写自己15项基本信息再提交,后台统一汇总留存。
当然,工作中也听说有一些家长有抱怨,我就感觉有一肚子话要说:我也是家长,每天我爱人负责早上第一件事上 孩子的基本情况,我俩两个老师也要上 自己的情况。你说麻烦吗?那老师的每天日常你体验下:班上50多个孩子,每天看着手机在本上挨着打勾,到中午11点左右了,还没打卡的要在群里催(一般不管用),然后开始打电话督促(态度十二分的和蔼)。好容易全部打勾,正准备歇口气,接到了学校后台的电话:某某同学填的是和武汉有接触,赶快落实下。
“好的好的”,赶快又拿起电话:“没有啊,我们没有接触……,对不起老师,孩子填的时候没注意”,“好的以后注意一下,细心填写”;扭头赶紧给学校汇 。这样的剧情每天都在上演,少则一两个,多了嘛,你懂的。不过主角有时候是张三,有时候是李四,王五偶尔也会客串(再捂脸)。
在和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到其实家长的单位也是每天在排查登记。这样的工作到今天一直在持续,虽然累,但当我看到西安的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的时候,也有过暗自窃喜:这里面也有我的功劳嘞。而且我所“管理”的这些孩子中,家长也非常明事理。我想:疫情当前,大家都懂孰轻孰重吧。
2
好了,下来再描绘下我的“ 红”之路:
我们学校在正式开学前四五天就已经开始安排对学生的寒假作业进行答疑解惑,其实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附带目的,毕竟只是作业答疑,没那么正式,学校是在给你机会让你这个“小白”迅速变成“上道”的主播。
于是,我开始了和我两个班90多个孩子的磨合之路:组建QQ学习专用群、用QQ群屏幕分享、再试试腾讯课堂、还有西沃云课堂、听说还有个钉钉、配上我的高大上的手机支架,录一段解题视频……
为了万无一失,趁着开学正式直播前,挨个折腾一遍,再分析总结各个优缺点,给这些直播软件排个序,甚至让我爱人、孩子全程听课,提意见,打分……在此期间,本人的电脑操作水平、各种软硬件的调试水平得到了飞速提高,不谦虚的说,半个专家是算得上的,哈哈。尤其对于各种教学直播软件在用的过程中如何消除杂音、哪个角度照的最清晰、哪个方法和学生互动最方便、哪个能随时点名打卡,防止偷懒……,基本上门清。
一切就位,于是,2020年2月10日,我的线上课堂正式开始营业了。因为在“试营业”期间一路披荆斩棘,迅速上道“ 红主播”,我的感觉是越来越好。自然,第一天的“正式开业”我更是充满了信心,没成想,给闹了个大笑话:
早上8点,打开我的课堂(我这一天用的是QQ群分享屏幕),学生陆续进入,专门让学生把家长也叫到了跟前,开了个8分钟的简短家长会,当然主题就是特殊情况下我们要共克时艰,尽量不耽误学习。家长也纷纷表态,很有信心,坚决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到这一步都一切正常,完美。
说完,就让家长散去,我打开制作精美的PPT,全屏播放,开始口若悬河……
大约15分钟后,我需要提问了,问了半天,怎么没人反应,出奇安静。于是,点开QQ群对话框,天,什么情况,老长的刷屏:老师呢?不知道?上课了吗?……还有班长在安排:打开书自己预习。
原来,班级群的另一个管理员,在家长会后,不小心把我给移了出来,无语……我自己给自己上了15分钟的课。可惜,浪费了我那么多的感情。
后面,我就学“精明”了:每节课安排一个学生,保持家里环境安静,一直打开麦克风,和我时刻互动,让我有面对面上课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到现在整整已经上课两周,我和我的学生们体会是一样的,从开始的状况不断,到现在非常默契,一切都在向好。
3
说了这么多,我的老师(班主任)的职业病又犯了:送给家长几点我的体会:
1、弯道超车不是神话。这次有三个男孩让我很惊讶,原来的作业写得很潦草,看着就不认真,但这两周明显有很大的进步,从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是什么引起的,后续我准备跟踪下)。还有个内向的女孩,在教室几乎从不发言,现在经常要求打开麦克风,主动回答问题……
2、弥补亲情正当时。现在我们响应政府 召“宅家”就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放下你的手机,在孩子休息时,和孩子一起聊聊,什么话题都行;不能出去吃饭,简单,和孩子一起动手我们自给自足,一起参加“蒸凉皮大赛”;孩子的 课和孩子坐在一起听听,没听懂的向孩子虚心请教;按学校要求,和孩子一起进行居家体育锻炼打卡……
3、和孩子一起重新定位偶像。记得08年汶川地震时,温家宝总理在一间教室的黑板上提下了“多难兴邦”。真的是这样,每当危难之时,总有那么一批人奋不顾身的站出来。这次疫情中千千万万的“最美逆行者”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的80后、90后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前往武汉。和孩子一起多看看、多讨论下:这个 会、这个国家的脊梁是什么?我们的偶像又该是谁?这个绝对比你平时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刚才刷“华商新闻”看到西安市开始部署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了,想起下楼打水的时候,小区的柳树都已经抽出新芽了,真的,春天要来了!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