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软件工程师到腾讯首席执行官,看马化腾的成功之路

马化腾,1971年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 现任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2019年10月,马化腾以2600亿财富排名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2位。

从1998年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组成的局域 ,到拥有覆盖90%中国 民的即时通信软件;从5万元起家到如今的2600亿元资产;从一位软件工程师到腾讯公司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何以谱写一个又一个传奇?在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互联 战场中,在与高手一轮又一轮的博弈和厮杀中,腾讯王国何以屹立不倒、岿然不动,马化腾为何总是能够帮助腾讯在中国互联 的发展大潮中寻找到正确的发展之路?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一、有利的互联 机遇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曾经说过一句在业内很知名的话:“人生发财靠康波”,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财富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形势给你的机会。

中国最早的互联 历史,始于1994年4月20日,1995年末,中国第一位互联 大亨王志东身赴华尔街,揭开了中国互联 与世界接轨的滔天大革。

正是因为互联 发展的良好态势,才使得腾讯、新浪、 易、百度能够在互联 的大潮中赢得市场,占据一席之位。对于马化腾来说,腾讯的发展有一定的机遇,但和他个人的努力、团队和股东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

二、优秀的创业团队

马化腾是个崇尚共享和自由精神的人,不会单纯强调“我”的价值,他明白团队的意义。正如他所说:腾讯的成功有偶然因素,初期能占七成,但团队和股东的坚持也很重要。

团队成员应该有互补性,并且能拥抱变化。腾讯在创业时就遵循了这样的原则,现在仍然在贯彻这一原则。

腾讯有五位创始股东。五人当中,张志东主管研发,曾李青主管运营,陈一丹主管行政,许晨晖主管公司 站,马化腾总掌全局。

作为一个管理团队,他们不可避免会有不同的想法,甚至有时候无法统一,这时起推动作用的就是马化腾。

关于控股比例,马化腾在创业前就做好了筹谋,既保证没有人能够独断,又保证创始团队能在维持张力的同时保持和谐。马化腾作为第一大股,该做决定的时候还是有一锤定音的能量。

正是因为有了优秀的团队,为腾讯的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腾讯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三、快人一步的超前思维

快一步抢占先机,慢一步尽失全局。市场总是归属于那些善于抢先一步看清市场走向的人。马化腾就是一个不甘于人后,一定要尝到最新鲜奶酪的那一类人。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互联 产业刚刚蹒跚起步,人们还未意识到互联 带来的理念、技术和产品将会如何改变生活。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马化腾于1998年成立了腾讯公司,随即开始研发当时还是QICQ的IM产品,并于1999年2月正式上线发布。

而新浪和雅虎联合推出的IM工具UC发布于2002年,正式推出2004年4月,比腾讯QQ整整晚了六年。在先入为主的经济作用下,QQ的竞争优势显而易见。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过一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2007年韩国 游《地下城与勇士》进入中国市场,马化腾不动声色地和韩国方面取得了联系,先于国内各家表述了自身的实力和代理意图,最终赢得代理权,赢得 游这片市场。

在互联 经济浪潮席卷中国后,“快鱼吃慢鱼”的规则随时都在上演,那些未能及时转变经营理念的企业,难逃被“吃”的命运。

四、高瞻远瞩的谋虑

1998年马化腾已经意识到,手机和短信的普及必然造成传呼行业的灭亡,传呼行业将会成为夕阳产业,便着手考虑将互联 引入传呼领域,于是马化腾从润迅公司辞职,开始筹划组建自己公司。

(一)保持自我运营的投资战略

创业初期,即便QQ在不断“烧钱”的困境下,从最初的IDG、PCCW到之后的MIH,马化腾对于投资商的选择,仍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即投资商不能控股,企业运营必须由腾讯团队全面负责。

马化腾认为,优秀的投资商绝不能知识带来资金支持,还必须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邃的市场洞察力,能在资金和经营上对创业者进行全面指导,同时还必须有投资的风险承担意识。

正是因为马化腾“投资上不能控股,不能插手公司运营”的原则,才使得腾讯在中国互联 之路上走得更长远。

(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马化腾早在创业之前就表现出了对市场政策敏锐的洞察力。1992年,中国资本市场兴起,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使得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股市形势一片利好。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驱城市,股市当仁不让。马化腾紧跟形势,设计了一个名叫“股票分析系统”的软件作为毕业产品,被一家 络公司以5万元的天价收购。

2003年6月16日,腾讯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证实挂牌上市,腾讯是当时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互联 公司,马化腾看到在美国上市,竞争对手太多,没什么优势。事后,这支股票市值越来越高,也使腾讯有了资金专注于产品研发。

正是由于马化腾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机遇来临时他总能牢牢抓住并创造奇迹。

(三)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百度的搜索、 易的游戏、搜狐的新闻、盛大的 游、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固然都有亮点,然而他们在这些领域之外的成就都乏善可陈。只有马化腾在牢牢掌握IM市场的同时,在门户、游戏、电子商务、搜索等领域都占了一席之地,这使腾讯的生存力更加顽强。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腾讯已从最初只依靠QQ盈利的单一模式发展为业务覆盖广阔的综合盈利模式。

四、专注、专业和坚持

(一)专注产品研发

如果说马化腾提前抢占了市场先机,那么当时即便在中国本土,也有许多企业和腾讯同一时间向IM领域发展,为何腾讯能取得最终胜利?

马化腾本身对互联 有很大的兴趣,从“股票分析系统”到“股霸”都是最好的证明。最初有几家企业,唯有腾讯专注于即时通讯业务,从而在技术上有所积累。

(二)注重用户体验

如果说腾讯王国靠QQ赢得了宝贵的客户资源从而打下了江山,都说“守业更比创业艰”,那么腾讯是如何增加客户粘性呢?

马化腾很早就意识到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产品对需求的体现程度就是企业被生态所需要的程度。

在管理团队时,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专注、注重用户体验和务实等词语,马化腾也被叫做“首席体验官”,一个新产品出来,他会首先以一个普通 民的身份第一次去感受。

他的一言一行给腾讯注入了产品第一、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基因,以及因为客户体验不断改进的文化基因,才促使腾讯能够交出如此傲人的成绩单。

(三)矢志不渝地坚持

在创业初期,腾讯面临着许多资金、技术和软件的问题,在账面资金仅有1万多元的情形下,马化腾和他的团队蜗居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夜以继日地工作。

正是由于马化腾在创业之初矢志不渝的坚持,不惜以“烧钱”的方式近乎盲目地“圈地”才得以使腾讯QQ抢得了最宝贵的时机,取得了中国IM市场绝大部分用户的青睐。

这一宝贵资源,成为了马化腾无往不利、战无不胜的法宝,也是他一直坐拥“天下”的资本,马化腾也因此具有了不畏强势的勇气和决心。

五、与时俱进的创新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马化腾始终认为,产品有了核心技术的创新,才能真正适应中国互联 和 民的需要。

腾讯从创办第一天起就开始思考如何结合传统行业,公司想将QQ打造成传统通信领域和互联 的结合体,即 络传呼机。马化腾的创新理念很早就渗透到QQ的诸多产品中,例如离线消息、QQ表情、QQ秀等。

在国内的互联 公司中,唯有腾讯成立了独立的研究院,该研究院合并了原来的创新中心,职责在于储备长期竞争力。

腾讯还鼓励人人提创意、搞创新,公司很多新产品源于普通研发人员的灵感。马化腾明确表示,只要对用户有益的探索,不管处于何种成熟度,都会鼓励和支持。

正是由于马化腾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才使得腾讯在高手如云的互联 战场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六、合作共赢

互联 时代,任何一家 络公司都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取得长期的进步和成功,开放、分享和合作才是当今互联 发展的主流趋势。

任何一家 络公司,都不可能为用户提供所有的 络产品和服务。马化腾看到了这个趋势,很早就知道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最初 游确立的自主研发、联合运营和外国代理战略到如今超级电视腾讯在研发微信空调时,与海尔公司合作都是这一体现。

腾讯成功的背后,既有优秀的创业团队,也有马化腾与时俱进的经营思维和管理战略,更离不开众多用户的支持。快人一步,为马化腾的成功赢得了先机;众多用户,为马化腾的成功奠定了基石;合作分享,为马化腾的成功锦上添花……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完美结合,铸就了今日腾讯的成功,也造就了马化腾的成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9月14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