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雨花 科技雨花
三桥湿地公园
软件谷人才公寓
华为花园式研发中心
高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
机器人产业兴旺,引来 会各界关注
南京高铁枢纽经济核心区
软件谷云密城
2020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于9月16日至20日在南京举行,本届南京“金洽会”主题为“开放合作、共享机遇、共赢未来”。
围绕这一主题,南京市雨花台区于9月16日在该区举行“开放创新,AI雨花”2020南京“金洽会”雨花专场活动。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通过搭建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端交流平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资源及创新要素聚集。
经济成果丰硕,主导产业鲜活
2020年上半年,南京市雨花台区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运行平稳有序,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94亿元,增长0.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增长93.1%;外贸进出口总额120.3亿元,增长14.5%。
值得一提的是,雨花台区的主导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上半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20.1亿元,增长10.8%;新增软件产业建筑面积40.73万平方米、涉软企业195家、涉软从业人员1.5万人。此外,南京高铁枢纽经济区核心区也已初具规模,在建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今年上半年,雨花台区新增商务商贸设施项目20个,新增面积31.86万平方米。招商引资总体态势良好,全区深入开展“招商突破年”活动,探索委托招商、合作办会、资源共享等办法深挖招商资源,航天科工信创产业总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签约落户。上半年,雨花台区完成签约项目投资总额372.92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6个。
区位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美
雨花台区位于主城南部,是南京都市发展的地理中心。区内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名胜众多。全区行政区域面积132.39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46.39万,辖1个开发区管委会和7个街道办事处。
雨花台区联接皖南、皖北和苏南、苏北,处于上海、浙工、安徽三省市环抱之中,是连接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雨花台区距长江最大的内河外贸港——新生圩港8公里,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不足25公里,是南京进出空港的必经之路。亚洲第一大站,华东地区最大、连接八条高等级铁路的国家级铁道枢纽——南京南站位于本区内,高铁线路贯通东西南北。
此外,中山南路、雨花南路、宁芜、宁丹、宁溧、宁马、绕城、绕越公路、机场高速、205国道等20多条干道贯穿全境,快速交通路 发达。建成运行的地铁1 线、3 线、10 线、S1 线、S3 线以及规划建设中的7 线、8 线、9 线等多条线路穿越本区,市内交通便捷,区域内交通体系畅通四面八方。
近年来,雨花台区持续推进“生态雨花”“绿色雨花”建设。区域内山水资源丰富,拥有“一河、两台、三湖、四山”秀美景色。秦淮新河过境而出,蜿蜒曲折;雨花台、菊花台等两个风景区,台台相望;花神湖、莲花湖、大石湖等湖泊,湖湖相映;将军山、牛首山、韩府山、岱山等山脉,山山相连。雨花台区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绿化率达49.82%,是南京的“绿色屏障”“生态廊道”。
发展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雨花台区是中国软件名城南京的地理中心,南京主城东进南延的重要发展区域,先后荣获“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等称 。雨花台区成功创建的中国(南京)软件谷,是国家重要的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园区、中国最大的通讯软件产业研发基地。
雨花台区精准把握软件产业集群、“双创”示范基地、高铁枢纽核心、红色文化基因、山水城林一体等优势,以占南京市域面积2%的土地资源,5%的人口总量,创造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占南京近40%,占全省近20%。
2011年8月,雨花台区建成中国(南京)软件谷,引进了中兴、华为等一大批软件研发企业,并先后建成虹悦城、楚翘城、雨花客厅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短腿现象成为历史,地区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目前,全区产业呈现出软件主导产业优势持续放大,高端商务商贸业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有效补充的发展趋势。
雨花台区如今拥有中国(南京)软件谷·雨花台高新区、南京高铁枢纽经济核心区、“两桥”中央商务区、雨花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发展平台,正在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聚化”产业发展方向,巩固传统软件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壮大和质量提升。
雨花台区稳步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其中南京软件谷形成了“四城一基地”的特色园区发展格局(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楚翘城,以“互联 +”为主题的科创城,以“信息安全”为主题的云密城,以“科技孵化”为主题的创业创新城,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南京大数据产业基地)。软件谷首创的“联合拿地、统一规划、联合建设、分割出让、统一配套、集中托管”模式,打造特色“园中园”,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和项目建设效率,增加了区域双创生态的黏性。
战略机遇空前,板块功能突出
当前,雨花台区面临“三大机遇”:中国(南京)软件谷规划建设,将成为雨花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亚洲第一大火车站南京南站启用带动南京高铁枢纽经济区启动建设,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推动南站周边地区软件信息产业和配套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区位处南京南部新城核心区域,南部新城建设将为雨花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雨花台区充分考虑沿山、沿水、沿景发展实际,按照“一谷三片区”推进,打造“四大板块”。
中国(南京)软件谷:软件谷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是国内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区。软件谷已经成为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并获得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园区、国家火炬计划现代通讯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国家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示范园区等系列荣誉,实力跻身国内同类软件园区前三强。
“江苏软件看南京,南京软件看雨花。”2019年南京软件谷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800亿元,集聚了华为、中兴等涉软企业2900余家,软件从业人才近30万人。这些企业中,世界500强及世界软件百强企业等共15家,中国软件百强、互联 百强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共32家。到2020年底,软件谷软件业务收入将突破2100亿元。
2017年,雨花台区成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国家第二个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2020年4月,软件谷成为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今年以来,雨花台区抢抓南京“四新”行动机遇,软件谷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着手组建基础软硬件、工业控制、金融安全三大信创产业攻关基地,挂牌成立了南京市信创产业园。
雨花经济开发区是软件谷的西园片区,也是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核心区。雨花经济开发区是南京主城最大的省级开发区,致力发展软件信息业、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商务商贸业三大主导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按三期推进,一二期占地13平方公里的产业集中区已基本建成布满,现有入园项目企业130家,三期规划建设以苏宁足球体商小镇为代表商贸现代综合区。
南京高铁枢纽经济区核心区(南京南站CBD):南部新城的开发建设,把雨花从南京地理中心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中心。南京南站CBD位于南京南部新城核心区,目前各大地产项目相继落户南站地区,包括绿地之窗(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目前已投入使用)、证大喜玛拉雅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宁南之星(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绿地·玉晖(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瀚威中心(包括150米高的超5A甲级写字楼、特色精品商业街区以及精品酒店式公寓等多种业态的标志性城市综合体)。
南京南站CBD预计到2025年基本建成运营,建筑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将成为南京南部地区规模最大、以总部经济、时尚消费为主的综合商务商贸区。南京南站CBD与新街口CBD、河西新城CBD、江北新区新中心形成南京四驾齐驱的城市中心格局。
铁心桥一西善桥片区:“铁心桥一西善桥片区”(简称“两桥”片区),总用地面积214平方公里,目前基本完成土地拆迁和交通路 建设,未来将以人工智能、物联 、云计算、大数据、互联 金融等产业为发展方向,构筑国际一流的产业环境、建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载体,重点发展绿色智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城市活力商业集群、复合功能酒店集群、城市富氧直居示范区五大产业集群。
“两桥”中央商务区位于“两桥”片区中心,项目规划面积约为553公顷。空间布局:整体形成‘一轴、一核、两廊、多节点”结构。“一轴”沿梅苑南路打造具有仪式感和门户感的城市轴线,两侧为塔楼、城市广场及标志性建筑。“一核”以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为导向,强化贾西站地铁核心圈层,以地铁站为地下空间开发的核心要素,强调周边地块地下空间的整合和联通。“两廊”借由经五路、经八路打两条特色生活称道一绿色运动道和生活休闲廊道,设置城市慢行系统,沿梅苑南路、华新路等多条主次干道设置自行车道及慢跑系统。“多节点”优化开放空间结构,将规划智慧芯广场、街区花园、 区庭院,打造“3分钟见绿,5分钟进园”的绿色生态城市中心。
板桥片区:板桥片区为现代物流集聚区与制造业转型发展区,包括板桥街道、古雄街道、梅山街道,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业态提升。板桥片区开发于2005年6月启动,莲花湖周边4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成功引进金地集团、花样年、朗诗集团等全国知名地产运营商进驻新城,现代人居迅速崛起。莲花湖公园占地面积1300亩,其中水面420亩,是镶嵌在板桥片区中心的一颗明珠。
雨花台区正在紧紧围绕现代化创新型生态新城区的战略定位,决战决胜“两桥”改造及软件谷建设,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 会文明程度高的新雨花。
机遇千载难逢,决策就在眼前。雨花人民期待着海内外朋友共叙友谊,共绘蓝图,共创大业。
刘小楚 徐美玲 于洁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