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两江2015]城市篇:两江新区建设“智慧+自然”的山水

两江新区地跨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是重庆城市新中心。2015年,两江新区秉持建设国际化示范新区和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理念,着力围绕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和服务内陆开放的城市核心功能,高标准建设城市重点功能区域板块。从基础开发到形态初显,从智慧城市到共同家园,两江新区一半山水一半城、一半山水一半产业,一个“智慧+自然”的山水园林城市、国际化示范新区正在兴起。

森林城市 潘光侠 摄

功能新城形态初显

去年以来,根据两江新区的相关城市发展规划,新区坚持“功能驱动、产城融合、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发展理念,重点加强区域形态建设和城市功能组团开发,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新兴区域人气商气,高标准建设九大重点城市功能区域板块。

江北嘴金融城筑巢引凤。1月8日下午,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在江北嘴金融城正式揭牌成立。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落户江北嘴绝非偶然——历经10年建设,江北嘴已吸引上百家金融机构入驻,金融核心区功能初显,核心功能模块正在形成。去年以来,江北嘴588万平方米金融楼宇已建成约340万平方米,已入驻各类金融企业130余家,其中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10家,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26家,外资银行2家。到2018年,一个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长江上游金融核心区将全面建成。

悦来会展城提速建设。去年11月,“鲁班奖”花落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这也是两江新区成立以来首个“鲁班奖”。与此同时,形态如蝴蝶般展翅高飞的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已经成为“重庆新十大地标”及“重庆新名片”之一。作为全国第四大、西部第一大会展中心,其场馆硬件条件可媲美国际一流展馆。2015年,重庆国博中心举办各种展会、活动约270场,实现收入1.81亿元。其中,举办展览21场,展览面积110万平方米,会议宴会200余场,活动30个,演出18场,累计接待观众将达300万人次以上。重庆国博中心常年展出项目增加到4个。

鱼复汽车城再创佳绩。摩比斯、华域大陆、美国库博等6家企业正式落户鱼复;奥特斯HDI、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飞适项目等3个外资项目完成增资;落地项目建设再创佳绩,尤其是北京现代和长安汽车乘用车项目建设,标志着鱼复汽车产业成功实现以微车为主向以乘用车为主的转型升级。

龙兴文化旅游新城加速规划。两江国际影视城二期项目内部道路、市政绿化、周边景观等工程及二期建筑整体优化和特色风貌打造工作正同步实施。二期占地面积80亩,规划建筑面积100000㎡,布局有朝天门码头、教堂广场、十字街等近200栋老重庆地标性建筑以及吊脚楼、古城墙等地方特色建筑。据悉,该影视城项目正全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二期项目计划于今年5月1日整体全新亮相。与此同时,由央企50强、世界500强新兴际华集团在此打造的重庆际华园正加紧建设,将于今年投用,打造集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组合型服务综合体。作为重庆历史生活文脉积盛之地,一个具有特色的新型文化旅游创意新城正在形成。

水土高新城加快落地建设。以京东方、莱宝高科为支柱,积极引进光电显示产业中下游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美国康宁、上海斐讯、川崎重工、西南大学附中、美国AOS等项目成功签约,京东方、法液空、住友化学、东进世美肯等31个项目投运,腾讯数据中心、康宁玻璃、联通二期、川崎机器人等10个项目新开工建设。

两路寸滩保税城全面提速运行。去年10月,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4.7万方展场全面开放。目前,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进口商品种类已达2万多种,涵盖进口生鲜、水果、零食、日用品、酒类、钟表珠宝、服装等进口商品,意大利馆、德国馆、韩国馆、日本馆等众多特色国家馆也相继开放。同时,布局了两江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物流分拨、保税展示、跨境 上结算三种业态,建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创新试点口岸通关、税制管理、外汇结算、展示交易模式。目前,全市有九成左右的电商企业落户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城正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礼嘉商贸城创新融合发展。其距离悦来会展中心约5公里,距离江北国际机场约15公里,是两江新区的形象窗口、商业中心和总部基地,这里正打造集多元消费、生态总部和高品质居住为一体的服务产业集聚、主题特色鲜明、时尚品质凸显的国际商务中心、体验消费中心、城市生态型文化休闲和旅游中心,空中连接融为一体的60万方纯商业体规模宏大,体验式商业购物中心力争全国最大,商景旅“三位一体”混合开发商业综合体独具特色、辐射西部、影响全国。建成后,将直接带动礼嘉中心片区包括大竹林沿江片区的开发建设。

金山商贸城加快布局完善,汽博中心、西部奥特莱斯、宜家及周边的交通组织和商业配套设施着力完善,时尚消费、汽车贸易服务、国际商品分拨、旅游集散、特色住宿餐饮等产业和业态正在这里全面布局。

照母山科技城提档智慧升级,在这里布局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 ,移动互联 、移动游戏、移动新媒体、软件与信息服务、服务外包、互联 金融、电子商务、互联 教育,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工业(工程)设计等新兴科技产业,还有仪器仪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堆了200多家金融企业、1000余家科技企业100多个研发中心,腾讯、神州数码、完美世界、爱奇艺、隆讯游戏、九次方大数据、阿里诚信通、猪八戒、华龙 、大渝 、九樱天下、易宠科技、赛伯乐投资、 龙互联 教育、宜信金融、进出口银行、浙商银行、瀚华担保等一批知名科技金融企业汇聚于此。

九大新城各自发挥核心优势,坚持“功能驱动、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从实现新区战略定位的功能需求出发,在业态功能上互补,在空间上有机衔接。预计到2017年,两江新区城市建设规模达3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300万人,将建成“山川秀美、交通便捷、生态宜居、产业现代、人才会聚、 会和谐”的国际知名的“美丽新区”。

智慧、生态、海绵城市试点加快步伐

去年以来,两江新区加速智慧、生态、海绵城市建设进度,这对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探索国家智慧城市建设。2013年,两江新区入选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按照“智慧+自然”的理念,去年以来,两江新区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设计正式出炉,初步建成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建设管理系统、智慧保障房、龙兴智慧总部基地等项目。其中,“智慧两江”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成为最大“亮点”,通过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 、3S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搭建了两江新区基础空间数据库及专题数据库,全面升级服务,服务民生经济,对于政府来说,融合应用于“规、建、管”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起到获取客流量、店铺密集度等商业数据的作用;对于民众来说,能够获取美食、旅游攻略、实时资讯。按照规划,新区发挥国家级互联 骨干直联点优势,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优势,积极建设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规划、智慧公租房等应用系统,在2020年前将完成投资约160亿元,全面提升两江新区发展水平。

全面布局国家生态城市试点。悦来生态城是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首批批准的全国八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规划面积3.44平方公里,将通过构建“低碳、便捷、畅通、宜人”的交通 络体系,规划100%绿色建筑,采用清洁能源,实现低能耗、低碳排放、生态环境优美、职住平衡的规划建设目标。按照规划,2018年前将完成悦来国际会展城建设900万平方米,入驻人口11万,同时完成悦来生态城建设315万平方米,入驻人口5万。两江新区拥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良好生态环境,除悦来生态城外,新区还实施了江北嘴江水源热泵示范、水土可再生能源示范等国家示范项目,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有序推进国家海绵城市试点。2015年,两江新区悦来新城成功获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获得中央财政补贴12亿元,将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以建筑、道路、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作为载体,突破传统“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打造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目前,目前已完成悦来小学低影响开发改造工程、会议展览馆二期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海绵城市各项规划编制、应用研究等项目也在全面推进中,2017年,悦来的“海绵城市”建设将全面完成。

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新型城市化

作为国家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在新城形成的过程中,两江新区不但十分注重城市与产业、生态等核心问题,而且十分注重城市与人的问题,把38万本地农民与进城务工人员的安置、就业、保障纳入新区城乡统筹的顶层设计,促进了两江新区的新型城市化。

两江新区按照“岗位开发+培训技能+竞聘上岗”,实现有就业意愿的农转非家庭100%的就业模式。一方面,解决农转城人员就业问题。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提供岗位雇佣、在居民集聚区打造商圈创造经商条件等增加供给。另一方面,实现农转城人员“定单培训”“定向安置”。通过创业培训、免费技能培训、订单式就业培训、新市民素质培训,培训补助的途径。

去年以来,在开设的保健理疗班中,已有数十名农转城学员成功开店,并招用当地50余名农转城人员实现就业。2015年共开展培训41期4910人,其中技能培训1900人;素质培训3010人;推荐就业4520人,其中“4050”人员占比62%。

除此之外,两江新区按照 “一改六好”为农民配建安置房,去年全年续建安置房项目7个、177.5万㎡,建成分房73.1万㎡,安置农转城人员1.95万人,剩余安置房项目将于2016年全部建成,实现已征地群众全覆盖。去年全年建成公租房100万㎡,为满足公租房小区租户的出行需要,鱼复、水土、龙兴三个片区已相继开通公交路线。并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趋势,继续完善公共设施、功能性配套等建设,打造绿色公租房小区,引入“互联 +”建设智慧公租房,创新管理模式,为已入住、即将入住的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两江新区一手抓建设,一手有效规划和保护生态,坚持严格的环保标准,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努力建设“一半山水,一半产业”的大美两江。随着去年中新两国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运营中心落户重庆,两江新区正借鉴新加坡文化旅游之城、滨水之城、花园之城等方面的经验,大力绿化美化,建设山水园林新区。

目前,两江新区范围内已建成九曲河湿地公园、园博园、照母山森林公园、石子山体育公园、龙头寺公园、桃源公园、鸿恩寺儿童公园、滨江文化园等64个公园。步步皆诗意、处处是美景。思源公园、体育公园、溉澜溪体育公园等6个公园正在建设,结合两江独特山水结构,将实施“百园计划”:22个城市山地公园、58个滨水公园和开放空间,23个专类公园。

从外,两江新区的《美丽山水城市规划》正在抓紧编制过程中,将按照大山大水、中山中水、小山小水3个层级规划山系、水系和绿系景观。两江新区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650平方公里用于山水生态建设保护。按照规划,两江的绿化覆盖率将达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会超过15平方米。

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 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按照2015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主要精神,两江新区还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

>关于“重庆两江新区”(cqliangjiangxinqu)微信 :

江小妹将每天为您提供两江新区最新的新闻资讯、最佳的投资亮点、最有趣的生活动态、最美好的两江图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月12日
下一篇 2016年1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