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场专题会议搭平台,助力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特色化、多元化发展

六场专题会议搭平台

助力软件产业

高质量、特色化、多元化发展

产业智库精准把脉

一位又一位专家大咖积极建言献策

产业共识向心凝聚

一个又一个协同机制相继推出

产业资源持续汇聚

一个又一个创新平台陆续揭牌

产业合作不断推进

一个又一个合作项目实现签约

近日,以“新起点·新赛道·新方向”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软洽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届软洽会由

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共同主办

除了精彩纷呈的主题大会,第二十届软洽会遵循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规划总体要求,贯彻落实《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着眼软件产业高质量、特色化、多元化发展,召开了六场专题会议,搭建高端交流合作平台。

1

软件知名企业和专家学者恳谈会

会议聚焦成都市高端软件产业建圈强链议题,邀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中国工程院于俊崇院士、中国科学院唐志共院士等多位业界知名的专家大咖,以及20余家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和本地链主企业代表共聚一堂。

共同探讨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高端软件赛道未来发展,热议技术协同攻关、融合应用推广、创新体系建设、开源生态培育等焦点话题,既有高屋建瓴、洞察全局的思考,又有具体实施路线图和方法论,为推动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特色化、多元化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大计。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指出,当前我国工业软件仍面临基础薄弱,市场被国外垄断,高端制造被卡脖子等挑战,但发展工业软件发展的基础、人才、认识近年来都在不断提升,国内的市场需求依然庞大,工业软件发展的“春天”正在到来。要正视困难,凝心聚力,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做好产业协同与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统筹政府、金融资本等各方面力量,共同解决工业软件“攻坚克难”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提到,工业软件的发展必须与自主操作系统相结合。未来软件发展应该是新型化、智能化的,因此需要特别重视大数据与软件的融合发展,大数据是数字孪生、区块链、健康管理等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支撑基础。同时,于院士强调,在引进国外软件产品时,要做好软件试验验证。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志共围绕不同领域工业软件的行业性差异,就工业软件领域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联合体进行了分享。唐志共提出,应依托各领域龙头企业建立面向各工业领域的骨干工业软件创新中心,持续加强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攻关,提升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的能力,引领行业工业软件的研发。并加快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纵向产业生态联盟,形成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双轮驱动创新模式,形成研究院所、软件企业和工业企业协同发展的好局面。

会议研讨内容为成都市凝心聚力推动新时代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将加快成都市软件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繁荣产业生态、促进高端软件建圈强链。

2

航空工业软件合作洽谈专题会议

会议依托成都航空工业深厚底蕴和软件融合创新优势,聚焦航空工业软件产业链,营造成都市工业软件产业氛围,共探国产工业发展路径,助推成都工业软件产业在新时代加速“起飞”。

会议现场,成都市工业软件发展联盟发布2022年系列成果,聚焦工业仿真CAE软件和航空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发布成都市工业仿真软件(CAE)示范发展白皮书和航空工业软件产业链全景图,为成都市工业仿真软件(CAE)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梳理了航空工业软件产业链上下游标志性软件和对标软件。

会议正式发起“联合共建工业软件知识产权共享和开源合作机制联合行动宣言”,将着力培育一批优秀开源项目,打造成都本土特色的工业软件开源框架,形成一批特色开源技术示范应用,推出一批基于开源项目商业化封装的工业软件产品。

会上,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与青岛数智船海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促进开源共建商业化合作。

3

先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会议

会议以“数字赋能.共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先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工业园区数字化服务体系构建,推动工业互联 应用、服务型制造模式走深做实,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成都智慧。

会上,“新一代工业互联 操作系统实验室”正式揭牌。该实验室由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华为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五家单位共同组建。

由工业云制造创新联盟牵头编写的《工业云制造技术白皮书V1.0(2022)》也在会上正式发布。作为首部工业云制造领域白皮书,系统提出了工业云制造技术体系架构,进一步明确了工业云制造应用场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新范式。

会议还邀请了德国弗劳恩霍夫制造与信息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穆宏先生,以远程连线的方式进行了《聚焦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化价值》主题演讲。中德双方将在拓展传统领域合作潜力的同时,激活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领域合作活力,交流互鉴、合作共赢。

4

智能建造软件合作洽谈专题会议

会议聚焦智能建造软件,分享行业前沿技术信息,深化合作洽谈,共绘奋进蓝图。

会上,“一协议、一仪式、一发布”三大重头戏接连登场:精准软件供需对接、BIM产业联盟正式成立、BIM系列标准正式发布,以智能建造软件行业的繁荣发展,助力成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

智能建造需求清单和供给单位清单在会上发布,10家供需单位就BIM软件供需事宜,进行了对接并签署合作协议,包含了软件开发合作、产学研战略合作和智能建筑软件购买应用协同等在内系列协议签署。

成都市BIM发展联盟筹委会正式成立。该联盟首批成员就已超过50家,旨在促进成都市智能建造试点建设,推动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都市BIM技术系列标准也在会上重磅发布,内容包含了成都市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技术规定、施工技术规定和运维技术规定,此次系列标准的发布旨在统一全市BIM技术应用项目在信息要素、数据格式等方面的标准,保证BIM数据在工程建设不同环节的流转和应用。

5

操作系统及其开源建设专题会议

这是四川区域首个开源操作系统生态大会。会议以“欧拉扬帆,启航巴蜀”为主题,围绕“启航-共聚-共赢”三大篇章,共同探讨开源操作系统生态在巴蜀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路径。

四川欧拉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公布了首批入驻欧拉的伙伴代表。引进欧拉等国内优质开源项目和原生 区在川发展,将是我省构建开源软件生态、提升关键软件支撑能力的重要载体,将为我省加快创建软件名城名园,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欧拉全新升级为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以来,首个区域欧拉生态图谱在本次大会亮相。四川区域欧拉生态图谱的发布有利于携手四川产业界的合作伙伴,探索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共同推进业务创新,加速欧拉在四川各行业中的规划部署,推动行业生态繁荣发展,也为其他区域生态图谱的推进树立了良好的示范。

大会还举行了欧拉服务器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并发布鲲鹏精选行业解决方案和标杆案例,以及2022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四川赛区颁奖仪式。

6

软件人才及国际化发展专题会议

会议聚焦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创新生态建设,构建教育产业双链互通平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会上,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与百度、人大金仓、赢瑞3家企业签约共建联合创新平台;聘任国家高层次人才金意儿、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娄超为产业教授。

会议邀请了20家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人才基地”参会,并为9家2022年新入选的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人才基地”授牌。

会议还发布了第一批“工业软件揭榜挂帅任务需求及成果能力清单”,邀请3位专家作了主题演讲,6位企业代表分享校企合作案例。

以“人才引领·创新突破”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启动仪式,也在会上举行。

会议积极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强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软件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成都软件产业人才生态和创新生态建设,构建产业链与教育链互融互通的交流平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1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