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产业链:主机游戏

主机游戏

所谓主机游戏,通俗地理解,就是专业游戏机。现在还剩三大家,任天堂,索尼,微软。

但是在中国,主机其实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早年,国家不引进,进来的都是水货。等13年放开了,电脑早已经普及了,不像日本和欧美,主机比电脑更早普及。主机虽然引进了,但是审批上市的游戏,却少得可怜,比如2019年全年,国内仅23款主机游戏拿到版 ,其中过审的有 9 款国产游戏,14 款进口游戏。PS4 有 13 款游戏,Xbox 有 8 款,而 Switch 只有 1 款,英伟达 Shield 有 1 款游戏过审。买一台Switch,一年只有一款新游戏上市,你这是在逗我么还锁区,逼着玩家买水货。

因此,在中国的主机游戏玩家,绝对都是硬核玩家。而且集中于一二线城市(更下沉的市场,接触主机的机会比较少)。个人感觉,应该是以男性为主。

早年,主机可以分为家用机和掌机两个分类。随着手机功能的强大,掌机市场逐渐萎缩,除了任天堂,索尼已经放弃了(其实也是被3DS和Switch打得找不到北了)。微软一直就没真正做起来。地铁里一片PSP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家用机市场,任天堂索尼微软三足鼎立。任天堂可玩性最高,索尼性能最好,微软车枪球。之前雅达利、世嘉、SNK、3Do都曾经耕耘过,可惜都失败了。雅达利、SNK、3Do都把自己玩破产了。世嘉不得不跟柏青哥厂商Sammy合并。

历代主机进化表如下:

可以看出,在家用机市场,索尼非常强势。除了Wii、Xbox360和同时代的PS3(索尼最失败的一代)能勉强一战,其他几代主机,索尼都遥遥领先。

当然,在掌机市场,任天堂是碾压般的存在。最能卖的PSP,也只有同时代的DS一半的销量。

目前,索尼和微软的主机,几乎同时推出,而任天堂和他们差了3年(差不多半个主机周期)。

游戏主机厂商,基本都是亏本卖硬件,依靠软件的抽成(三家都是30%,含授权费)来赚钱。因此,有所谓第一方开发商(自家子公司)、第二方开发商(关联/参股厂商,只为一个平台开发独占游戏)、第三方开发商(独立公司,为平台开发游戏,独占或非独占)之说。

任天堂只靠游戏,能和家大业大的索尼、不差钱的微软平起平坐,不容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