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杀毒软件,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俄罗斯的“大神”卡巴斯基和国内的360系列。
然而,已经很少人能想起瑞星杀毒和金山毒霸,江民杀毒更是早就被人遗忘。
当然,收费杀毒软件被“遗忘”,这最大的功劳应该要归功于周鸿祎和他的奇虎360。
自从08年360推出杀毒软件并宣布免费后,瑞星、金山毒霸和江民这几款国内的收费杀毒软件及卡巴斯基、诺顿、小红伞、McAfee等国外杀毒软件逐渐被 民抛弃,他们也纷纷推出免费版本。
说起杀毒软件,特别是桌面杀毒软件,由于占资源、误杀率高,经常被 民嘲笑“越杀越卡”。在我看来,桌面杀毒软件,特别是国内的这几款,本应该干着保护用户的工作,却以着“安全”的借口在用户的电脑抢占资源。这些“良心”的杀毒软件公司其实没有一点良心可言。
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老新闻。
不过,有一家国内杀软好像名声并没那么仇。也许是它的创始人辞世得早,也许是他所创立的公司不会和其他同流合污。
我是伊甸 CEO洪荣顺,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个可能早就被人遗忘的江民科技和它的创始人王江民。
由于我的电脑已经“裸奔”很多年了,也不太清楚江民科技在王江民先生去世后,有没有继续发展杀毒软件业务。
不过瑞星、金山毒霸这些老牌的国产杀毒软件也纷纷提供免费产品了。只要360还免费,收费杀毒软件注定要落寞或者转型。
刚登陆江民的官 ,看到竟然还有收费的个人杀毒产品。
2010年4月4日,江民科技创始人及董事长王江民先生去世,据说是在当天上午在京西信翔鱼池钓鱼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王江民去世后,由他的独子王营接手江民科技。
王江民的去世,业界叹息声不断。不管是王江民老先生的励志传奇也好,还是人品也好,都是值得我们的尊敬和赞扬。
懂事时就知道自己的腿完了
王江民3岁时因为小儿麻痹症而腿部残疾,他不了楼,一下楼,就从楼顶滚到了楼梯口。
下不了楼,他每天只能守在窗口,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寂寞时候,拿一张小纸条,一撕两半,将身子探出窗外,一捻,往楼下“放转转”。
更不幸的是,在上小学时,那条残疾的腿又被自行车压断一次。
虽然腿部残疾,但是倔强的王江民就是要干一些正常人才能干的事情。
因为在海边钓鱼涨潮后回不了岸,他学会了游泳。
因为喜欢登高望远,他学会了爬山。
摔得鼻青脸肿,眼冒金花,但他还是坚持学会骑自行车。
腿部的残疾,对王江民来说,只有感觉,但不痛苦。
最让他痛苦的是,初中毕业后,没有工厂愿意要他。
王江民曾回忆说,“找了很多单位,不要工资白干,人家都不愿意接收。我觉得我被 会抛弃了。”
孤独的王江民一边为自己的腿暗自伤心,一边在家里自学了一年针灸,试图医治自己的腿。
这期间一个接骨医生曾经想收王江民为徒,但看到王江民身单力薄,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摁住病人的腿脚,就不提这事了。
首批标兵,错过了高考
1971年,有一家街道工厂愿意接收王江民,他从学徒开始,两年后就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三年后,王江民上了职工业余大学。等王江民成为工厂里的生产负责人时,除了支部书记就数他最大。
1977年,恢复高考,王江民想参加,但是厂里已经不放人了,他因此错过了通过恢复高考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是倔强好学的王江民,绝对不会因为错失了高考的机会而放弃学习。
1979年,因为在激光产品方面获得多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王江民被评选为全国105个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之一。
38岁学计算机,走上反病毒之路
由于他的刻苦学习而获得的成就,从1984年起,他就担任烟台轴承仪器总厂高级工程师职务。
1988年,王江民在工控工作中开始接触到计算机。他意识到要搞光机电自动化,必须依靠计算机来控制,不学计算机肯定会落后。
“我38岁开始学计算机,没有感觉我老了,没有感觉我不行,只感到我的英语基础不好。再说,计算机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我搞计算机是用计算机,不是学计算机。”
1989年,王江民花1000多元自己买了一台中华学习机,第二年又买了一台8088PC机。
王江民首先学的是BASIC语言,当时,他的儿子王营正上小学一年级。
王江民从儿子的教材中获得灵感,琢磨着怎样用计算机教育孩子。很快他就编写出了中国第一套按照教学大纲进度要求,成体系的一二年级数学、语文教学软件。
这个软件被《软件 》评为第二名,第一名是金山求伯君的WPS磁盘版。
当时《软件 》给江民的 酬是每套软件25元,三个月后,王江民收到了800多元钱。
王江民从一开始就是在用计算机,而不是在学计算机。
三年级以上的教学软件,王江民没再开发,因为此时他已把目光投向了杀病毒。
1989年,国内首次 道界定了病毒。在此之前,王江民就发现了小球和石头病毒,“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人指出那是病毒。”
当时王江民的工作是开发工控软件,但用户的机器因为感染病毒不能正常工作,用户就认为是王江民开发的软件有问题。“这种情况逼着我必须解决病毒问题。”
王江民一开始是用Debug手工杀病毒,后来就应对每一种程序而写一个查杀程序。
王江民第一次编程序杀的病毒是1741病毒,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杀一种病毒就在 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公布这段杀病毒的程序。
后来,王江民觉得这些各自独立的杀病毒程序用起来很麻烦,就把6个杀不同病毒的程序集成到了一起,命名为KV6,后来发展到KV8、KV12、KV18、KV20。
通俗举例:假设一开始生产一种药治咳嗽、一种治流鼻涕、一种治喉咙痛。后来把这三种药合成一种药,只吃一种药就能又治咳嗽又治流鼻涕和喉咙痛。
当然,没病不吃药,如果只是咳嗽就不适合吃这种“多功能”的药。但是对于计算机来说,只是占用一定资源而已,不影响计算机的“健康”。
后来,王江民开创了独特的“广谱过滤法”,并写成一篇论文在全国计算机专业学术交流会上获得了优秀论文奖。
拥有了先进的理论基础,王江民决心把自己的反病毒软件商品化。于是他开启了KV杀毒软件的销售之路,虽然一路颇多挫折,但是到后来的KV300,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
1996年,王江民停薪留职,从烟台前往北京中关村,成立江民新科技公司。
王江民来到北京的第一周就挣到了150万。
他制定了一个很好的价格策略,他很清楚中关村喜欢“拼货”(多家经销商联手加大进货数额,求一个好的批发价格),所以把5000套的批发价定得很诱人。
这样两个“拼货”的单子下来,定货就上了100万,再加上连邦的单子,三个合同就订了150万的货。
“没想到这样火,我原来想能挣个一两百万就不错了。”
受人尊敬的长者
在王江民老先生活着的这59年,先后获得多项荣誉:
1979年,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 。
1983年,获“市劳动模范”称 。
1985年,获“全国青年自学成材标兵”称 。
1991年,获“全国自强模范”称
2003年8月27日,入选中央电视台权威栏目《东方时空》当日《东方之子》
2003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优秀民营企业家”称 ,挤身“中国IT富豪榜50强”,成为新世纪“知识英雄”的典范。
2004年,当选亚洲反病毒大会理事。
2004年,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杰出贡献奖”
2005年,被北京工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2006年12月,获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荣誉称 。
2007年11月,被北京市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技术部聘为信息与 络安全专家。
2008年9月,被聘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授。
2009年3月,获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中关村二十年突出贡献奖”表彰。
同时,他还是中国残联理事、山东省烟台市政协委员、山东省肢残人协会副理事长,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专家。
2001年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00万元设立”江民特教园丁奖”。
2008年汶川大地震,王江民向灾区捐款30万人民币。
在中关村,王江民还以乐于助人出名。
鲍岳桥、简晶和王建华创立联众,找王江民借钱,王江民慷慨解囊,出手就是20万元。
金山遭遇盘古之败,求伯君和雷军之间想分家,王江民请他们吃饭,说:“你们俩不能分,离开了谁,金山都不可能成功。”十余年后,金山成功在香港上市。
王江民让人怀念,还因为他承载着道德期盼:讲义气、重感情。
反观今天的中关村,逾繁华,逾冷漠,没了王江民时代的温情。
王江民的传奇不是一个人的传奇。
王江民们的故事激励了众多程序员、大学生,追随他们的步伐,来到中关村,加入淘宝者的行列。
他们相信传奇,相信只需要勤奋,某一天自己能创造王江民一样的传奇,扬名立万,叱咤江湖。
这个传奇的更不平凡之处在于,三岁得小儿麻痹症,一腿致瘸,38岁开始学电脑,45岁开始创业,拖着残疾之躯,成为中关村最为人仰慕的软件英雄。
淘金者们相信:王江民能够成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成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