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小黄衫有感

感谢邹欣老师赞助小黄衫,以及为软工实践改革辛苦付出的各位老师助教,还有背后默默支持我、配合我工作的队友们

接下来我谈谈我个人对计算机类专业学习的理解:

  • “Learning by doing”这句话对于学工程的人永远也不会过时,只有在做中学才能得到实际的提升,以及应对理论上不会出现的错误(或者说是误差)。在学习软工实践前,我就深信这句话,从大一开始也一直在贯彻这句话,每每自学一门技术,我便会迫不及待的亲自上手实践它。
  • “人生不一定会赢,而我只是不想输”,学计算机的人数不胜数,而真正称的上大佬的寥寥无几。或许我的智商不够支撑起我的野心,但我相信凭借那99%的努力可以弥补那1%的遗憾,即使无法超越别人。
  • 对于大学的规划,我原本打算大一大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多学点计算机技术,大三大四挑选一门最为热爱的技术深挖、并从事这门技术工作。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现在的我虽然各方面的技术都有涉猎,但仅仅也只是点到而止,没有一门称得上自己掌握的技术。最新发现,自己比较喜欢计算机视觉、web渗透、移动安全;因此打算在本科阶段学完安全技术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读研选择计算机视觉、并从事计算机视觉相关工作。

吐槽

软件工程实践这门课占用了我太多时间了!!!不过至少还是收获了抗压能力。

建议

  • 1、软工实践周期不应该只有一个学期,或者说只有一个周期:我觉得软工实践应该从大一就开始抓起,直到毕业。这样做的理由是:把大量的工作均分到各个时间段可以降低学生的负重感,以及真正见证一个程序员的成长过程。
  • 2、项目任务不能太过于急促:我觉得学生做的项目可以不多,但不能不精;我们还处于学习的过程,两三天一个任务,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疯狂熬夜,不仅伤了身体,做出来的东西性价比也不高。
  • 3、对于编程,我们的起步不仅仅是晚了,起点也低,希望通过软工改革能带动教育改革:
    • 前几天在IT之家看到一篇博文:虽然中国码农遍布世界各地、印度高管占据硅谷半壁江山、俄国黑客令人胆战心惊,但是一项最新的实证研究却表明,论计算机水平美国大学生属于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今年三月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为期三年,测评美国、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四个国家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技能的研究显示:美国大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远远超过中印俄!即使是美国普通院校的大学生测试结果相比中国、印度和俄罗斯顶尖高校的学生也毫不逊色;而美国精英高校学生的水平远远胜出其他国家顶尖大学的同龄人。总体而言,攻读计算机科学的美国大四学生,专业技能远超中印俄。部分结果甚至出乎研究人员的意料之外,团队成员、世界银行技术教育质量改进项目负责人Tara Beteille表示:”真没想到我们的顶尖高校,不但是印度,还有中国和俄罗斯,全都远远落后于美国精英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接受测试的各国学生当中,美国大四计算机科学学生平均成绩(Mean estimates)比中印俄学生高80%左右。相比之下,中印俄三国学生成绩之间的平均值差异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资源:富怡毛衫工艺软件V2免费版-制造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19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