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测试点和测试用例的区别
-
- 一、用户发送电子邮件的测试点
- 二、测试点不等同于测试用例
- 三、测试点是测试者在测试时需要关注的地方
- 四、测试用例是在测试点“加工”的基础上得到的
测试点和测试用例的区别
一、用户发送电子邮件的测试点
- 用户使用正常的输入数据来发送电子邮件
- 用户使用边界值来发送电子邮件
- 用户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后,再接着发送这封收到的电子邮件
- 用户正在发送电子邮件的过程中,同时又接收到了电子邮件
- 用户使用异常的输入数据来发送电子邮件
- 在存在 络故障的情况下发送电子邮件。
- 一个用户持续发送1000封电子邮件
- 500个用户同时发送电子邮件(稳定性测试)。
- 500个用户反复进行登录邮箱、编写邮件、发送邮件、退出邮箱操作的测试
- 用户持续(如1天、1周)发送接收邮件地址是非法输入值的邮件。
- 用户在长时间(如1天、1周)处于 络故障的情况下
- 1000个用户发送电子邮件(性能规格测试)
- 以每5分钟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里,前4分钟为400个用户同时发送电子邮件,后1分钟为1100
- 用户同时发送电子邮件,持续测试1天。
- 以每60分钟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里,前30分钟为1400个用户同时发送电子邮件,后30分钟
- 600个用户同时发送电子邮件,持续测试1天。
二、测试点不等同于测试用例
测试点和测试用例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拿测试点来进行测试,会发现很多困惑的问题。
问题1:这些测试点在内容上有重复,存在冗余。
- 例如:发送邮件测试点1和测试点4都会测试到“正确发送邮件”。
问题2:一些测试点的测试输入不明确,不知道测试时要测试哪些。
- 例如:发送邮件测试点1时,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要测试哪些“正常的输入数据”。存在类似问题的测试点5。
问题3:总是在搭相似的环境,做类似的操作。
- 有些测试点之间存在一定的执行顺序,需要把这些测试点放在一起测试。例如,先执行测试点6,再紧接着执行测试点11,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之前的测试环境和测试结果。
问题4:测试点描述得太粗,不知道是不是测对了。
- 有些测试点写得很粗,我们不知道测试目标是什么,或是改关注哪些地方。例如,测试点4,我们不知道将“用户发送电子邮件”和“用户接收电子邮件”这两个操作放在一起,它们的“交互点”在哪里需要发送特殊的电子邮件,还是随便发送一篇就可以了得测试人员可能会漏掉一些关键内容,测不到点子上。
三、测试点是测试者在测试时需要关注的地方
虽然我们在分析测试点时,会使用各种测试方法,但这些方法在思路和操作上都是不同的,一些方法得到的测试点要细一些、具体一些,一些方法得到的测试点粗一些、泛一些是非常正常的。另外,谁也不能保证这些测试点之间不会重复或是相互包含。
四、测试用例是在测试点“加工”的基础上得到的
总结为以下3个要点:
- :首先去掉重复的内容
- :然后把太细的测试点合并起来
- :接着把太泛的测试点说清楚、说具体
经过上面的整理后,再确定各个测试点的前置条件、测试数据、执行步骤和预期结果。如果说测试点像是一些散乱的测试思路集合,那么测试用例就是一份真正能够指导测试的详细说明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