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Kotlin类和对象

面向对象概述

在程序开发初期人们使用结构化开发语言,但随着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化语言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软件开发。面向对象的开发思想开始引入程序中,面向对象设计实质上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对象进行建模操作。

对象的介绍

现实世界中,随处可见的一种事物就是对象,对象是事物存在的实体。人类解决问题的方式总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于是就会思考这些对象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通常都会将对象划分为两个部分,即静态部分与动态部分。静态部分顾名思义,,这个部分被称为“属性”,任何对象都会具备其自身属性,如一个人,其属性包括高矮、胖瘦、性别、年龄等。然而具有这些属性的人会执行哪些动作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部分,这个人可以哭泣、微笑、说话、行走,这些是这个人具备的行为(动态部分),人类通过探讨对象的和观察对象的了解对象。

在计算机的世界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要以对象来思考问题,首先要将现实世界的实体抽象为对象,然后考虑这个对象具备的属性和行为。
例如:一个人属性包括高矮、胖瘦、性别、年龄,行为包含吃喝拉撒等。

  • 抽象出对象:人
  • 识别出属性: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
  • 识别出行为:吃、喝、拉、撒

识别出这个对象的属性和行为后,这个对象就被定义完成了。

类的介绍

不能将所谓的一个事物描述成一类事物,如一个人不能称为人类。如果需要对同一类事物统称,就不得不说明类这个概念了。

类就是同一类事物的统称,如果将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事物抽象成对象,类就是这类对象的统称如鸟类、家禽类、人类等,类是构造对象时所依赖的规范。

7.1 Kotlin类和对象
上图已经描述过类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就是符合某个类的定义所产生出来的实例,更为恰当的描述是,类是世间事物的抽象称呼,而对象则是这个事物相对应的实体行为。如果面临实际问题,通常需要实例化类对象来解决。

Kotlin 类

Kotlin 类可以包含:构造函数和初始化代码块、函数、属性、内部类、对象声明。

类的定义

Kotlin 中使用关键字 class 声明类,后面紧跟类名:

我们也可以定义一个空类:

在上面的示例中,class Persion是一个空构造函数。 它由编译器自动生成,但如果想提供构造函数,需要编写一个构造函数关键字,后跟类名:

属性定义

类的属性可以用关键字 var 声明为可变的,否则使用只读关键字 val 声明为不可变。

:一个人属性包括高矮、胖瘦、性别、年龄,行为包含吃喝拉撒等。

  • 抽象出对象:人
  • 识别出属性: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
  • 识别出行为:吃、喝、拉、撒

用代码抽象出来如下:

Persion类有5个属性 name、sex、age、height、weight 和4个成员函数 eat()、drunk()、shit()、urinate()。

Kotlin对象

创建对象

对象是实时实体,或者可以是具有状态和行为的逻辑实体。 它具有以下特点:

  • 状态:表示对象的属性
  • 行为:它表示对象的函数

我们可以像使用普通函数那样使用构造函数创建类实例,Kotlin对象分两步创建,第一步是创建引用,然后创建一个对象:

Kotlin允许创建一个类的多个对象:

访问类属性和成员函数

类的属性和成员函数可以通过.运算符访问对象。如:

getter 和 setter

getter 和 setter 都是可选,此处不细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22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