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notion为例,浅析如何设计一款saas应用

一、定义产品

定义产品是设计产品的第一步,要用一句话说清楚。

notion的产品定义:notion是一款集合文件、文件管理以及数据库(all in one)的工作空间(来自notion )。它囊括了wiki、word和teambition的常用功能,在此之外进行了扩展。重新定义了协作文档,像一款来自未来的软件。

产品名词解释:产品名词解释可以让整个团队对功能有相同的认知。

  • workspace:工作空间
  • page:页面
  • notion的页面是无限层级的,一个页面能够添加多个页面,页面中的页面也可以继续添加页面。
  • block:块一个标题、一张图表都被定义为块,块具备在页面中随意拖拽的特性。
  • database:数据库,database也是block的一种,它主要包含图表、看板等。
  • view:视图,database可以用不同视图切换展示,例如表格可以切换为看板。
  • template:模版,可以直接复用的样式。
  • 二、分析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不解决用户问题的产品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notion解决的用户问题:工作生活中,为了完成信息的录入和管理,我们常常要开启多个应用。频繁的切换、数据的黏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notion以其all in one的原则解决这种问题。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三、研究行业现状,思考需求本质

    研究行业现状能够让产品具备市场竞争力。但行业现状的 告只能作为参考,核心的决策还是要取决于对用户需求本质的思考。

    比如 易云音乐推出之前,音乐行业 告显示用户评论的意愿只有4%。

    但真实情况是现在 易云音乐3亿用户中50%喜欢评论。因而仅仅以数据 告为依据并不准确。

    牛奶找到了两张与saas相关的图表来浅析notion的行业现状。

    图一是金融行业数字化进行中,各项技术的占比,我们可以看到saas应用资金消耗占比最高。

    根据图二分析,目前saas应用整体的规模是逐年增加,这是利好现象,但是增速是明显递减的。

    综上,我们可以分析得初步的结论,saas应用是有市场且可变现的。

    notion虽然省去了切换应用的成本,但增加了操作难度。这与我们提出协同办公软件的核心需求相悖。

    为什么说notion的学习成本很高呢?

    牛奶本身是设计专业出身,学过很多技能型软件,新的工具我一般上手会比较快。但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想要了解notion的功能还查看大量的官方帮助文档和b站视频,在自己使用的时候仍然出现了问题。

    四、分析竞品

    竞品分析就像走一条被前人踩出的山路。会让自己的产品少走很多弯路。

    1. notion竞品分析

    notion是一款创新型工具,没有完全一致的竞品。有一些类似的竞品,如,markdown、wiki、teambition、富文本、okr系统等。

    除了这些经常被提到的竞品,笔者还认为notion某种程度上像一个自建 站的工具。通过分享notion的链接,可以将自己设计的页面分享给他人。

    与竞品相比,notion的优点

    通过功能的集合提升效率。all in one不是说说而已。

    与竞品相比,notion的缺点

  • 学习成本高:notion创造了新的文档操作方式,因而是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的。在使用不局限于在线文档的功能时,需要对软件进行深入了解,这会打退一部分用户,当然也吸引来一群喜欢自定义的发烧友。
  • 功能纵深不足:对于某些工具的深度使用者,notion是无法满足其需求的。增加了广度,自然要舍弃功能纵深,否则产品会过分庞大。
  • 2. 产品面临的挑战

    notion新定义的block以及无限层级的页面都不同于我们常规的操作。因而产生的理解成本是notion需要面对的挑战。

    notion整体的操作很有写代码的味道。从很多notion应用的介绍都出自于程序员之手就可以看出。notion目前通过提供很多可复用的模板,让用户更快掌握。

    用户到底会不会接受这个新工具呢?

    我们可以尝试根据俞军的产品价值公式来计算。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

    计算方式说明:选取功能全面、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性价比、是否好玩、是否满足审美要求,是否满足炫耀的心理这八个因素来估算新体验和旧体验的差值,每个因素满分是100分,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这样总分就等于各项分数乘以权重。

    注意:这里评分是根据使用软件的初期体验给出的。随着时间迁移,notion的操作复杂度会下降,易用性就会提升。但用户初期的体验很重要,没有了第一次也很难再有第二次。

    根据计算结果,新体验还是优于旧体验的,不过这6分的提升不知道是否能战胜迁移文件产生的”替换成本“。

    牛奶按照自己对协同办公软件的理解给出了权重和评分,这显然是不够准确的。但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三点相对客观的结论。

    1. 如果用户心中协同办公软件的替换成本远远大于新旧体验的差值,那么用户不会选择更换。
    2. 对于一些小众用户,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产品。当好玩和兴奋等因素权重和分数增加时,用户选择notion意愿也随之增强。
    3. notion的效率提升得分不够高,是全新的操作方式造成的如果市场上出现了跟风现象;帮助notion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那么notion的竞争力将大大提升。

    五、构建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我们在搜集到很多数据后,根据数据整合出来的几个典型的虚拟人物。可以帮助产品理解用户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问题。

    虽然是虚拟人物,我们会赋予他名字、照片、年龄、兴趣爱好,让这个人越丰满越好。他能够作为和他同年龄段、同职业等特征的群体的代表。

    总结起来就是,概括后具体,虚拟却真实。

    牛奶归纳了三个典型的notion用户画像

    详细的用户画像绘制方式可参照产品创新必备方法论-国外系统的产品创新方法论(一)

    清楚了产品定位、产品要解决的问题、用户画像等问题,接下来就要看看如何把想法落地交付了。

    六、思考产品形态

    了解了要解决的问题、用户画像,就要考虑产品的形态,什么样的形态可以最高效的解决用户的问题。

    notion如何实现all in one的产品形态?

    这部分是notion产品设计的难点,也是它与众不同的原因。我们来一起分析下notion的产品经理是如何思考解决问题的。一句话简单来说是将元素进行拆解、组合和丢弃,形成新的元素。这个新元素叫做block。这里的元素是指我们在文档、看板等工具中用到的最小单元,比如字体、图形、字 、符 等。

    我们拿to do list举个例子。常规情况下我们在word里建一个to do list需要有选框和文本,然后通过复制多次选框和文本形成一个to do list。notion将这个组合定义为一个block,通过增删来实现选框和文本组合的快速操作。

    Heading1也是一个block。就是我们常用的大标题,notion取消了字体大小和切换字体的功能,用既定的字 ,将字体加粗后定义为一个可直接使用的block。

    block的意义是将常用操作组合定义,避免细节操作带来的时间成本浪费。当然block也不能尽善尽美,比如字体在这里就被丢弃了。

    因任何组合或单独的元素都可以被定义为block,比如图标、链接、看板。我们将在功能列表处对block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总结。

    七、撰写产品说明

    最后一部分是撰写产品相关说明的文档,可以让整个团队理解产品经理的想法。

    1. 版本和修订记录

    版本的迭代是为了快速叠以及尽早验证市场。通过功能的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评定优先级,同时,优先开发核心功能置后扩展功能。

    记录版本修订是为了让团队清晰每一次的工作变化,避免混乱。

    2. 框架图

    框架图可以展示产品的层级关系。例如notion的workspace和page就是包含关系。

    3. 页面展示形式:原型

    图片为notion产品截图

    原型绘制遵循清晰明确的总原则,通过字体和颜色区分层级。

    推荐阅读原型:“到底怎么画?”——如何画好产品原型

    4. 功能和操作

    以表格的形式清晰的描述功能的定义和所包含的操作。

    牛奶这里按照功能是否有操作、功能分类进行了举例,如下图

    5. 功能流程图

    流程图可以直观展现产品操作路径和系统判断流程。notion的操作流程并不复杂,其复杂性更多的体现在多样性。

    page、block等功能的操作并不需要确认,如果误操作可以回撤。因而几乎没有复杂流程。

    我们以【删除workspace】为例绘制功能流程图,这是为数不多可构成相对长流程的功能。

    6. 操作方式说明

  • 快捷调用block
  • 用户输入:”/“
  • 产品响应:弹出block选择窗口
  •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17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