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软件开发C/S结构与B/S结构的区别
C/S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它通过将任务合理地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降低系统的通信开销,不过需要安装客户端才可进行管理操作。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可完全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像QQ、Skype这类即时通信软件就属于C/S结构;而像百度、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就属于B/S结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计算模式从集中式转向了分布式,尤为典型的是C/S结构。两层结构C/S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最直接的原因是可视化开发工具的推广。之后,它开始向三层结构发展。近年来,随着 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基于Web的信息发布和检索技术、Java计算技术及 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很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从C/S结构向更加灵活的多级分布结构演变,使得软件系统的 络体系结构跨入一个新阶段,即B/S体系结构。基于Web的B/S模式其实也是一种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只不过它的客户端是浏览器。为了区别于传统的C/S模式,才特意将其称为B/S模式的。了解这些结构的特征,对于系统的选型而言是很关键的。
下面是C/S结构与B/S结构的特点分析。
1.系统的性能
在系统的性能方面,B/S占有优势的是其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上 ,就可以使用B/S系统的终端。
2.系统的开发
C/S结构是建立在中间件产品基础之上的,要求应用开发者自己去处理事务管理、消息队列、数据的复制和同步、通信安全等系统级的问题。这对应用开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还会迫使应用开发者投入很多精力来解决应用程序以外的问题,这使得应用程序的维护、移植和互操作变得复杂。如果客户端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那么C/S结构的软件还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客户端软件。
但是,与B/S结构相比,C/S技术的发展历史更为“悠久”。从技术成熟度及软件设计、开发人员的掌握水平来看,C/S技术应是更成熟、更可靠的。
3.系统的升级维护
C/S系统的模块中只要有一部分发生改变,就会关联到其他模块的变动,这会使得系统的升级成本比较高。B/S与C/S处理模式相比,则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只要客户端机器能上 就可以。对于B/S而言,开发、维护等几乎所有的工作也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当企业对 络应用进行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了,这就降低了异地用户进行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如果客户端的软件系统升级比较频繁,那么B/S架构的产品优势就更明显—所有的升级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即可,这对那些点多面广的应用是很有价值的,例如一些招聘 站就需要采用B/S模式,客户端分散,且应用简单,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浏览和少量信息的录入即可。
在系统安全维护上,B/S则略显不足,B/S结构尤其得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器的安全性,毕竟现在的 络安全系数并不高。以OA(办公自动化)软件为例,B/S结构要实现办公协作过程中复杂的工作流控制与安全性控制,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难点。因此,当前虽然出现了B/S结构的OA系统产品,但尚未大范围推广。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CS入门技能树Linux入门初识Linux25035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漫谈软件性能测试技术-其它代码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