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TLC”和“NVMe”是今年固态硬盘的热门话题,如果回到三年以前提,当时的固态硬盘热门话题可能会是“掉速”。
掉速就是硬盘在工作时实际速度低于预期的一种现象,引发掉速的原因有很多。最早的硬盘掉速或许源于西部数据绿盘,由于盘片质量差在读取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的卡顿出现,读取速度突然降低。
幸运的是2009年之后Windows 7面市,首次增加了对Trim指令的支持,苹果的MacOS系统也在10.10.4之后对所有SSD开放Trim指令支持。Trim指令的作用是在删除文件的时候通知SSD哪些位置的数据已经无效,请在垃圾回收时进行回收。有了Trim指令之后SSD就不必等到覆盖写入指令下达才匆忙进行标记,而是能提前对闪存上存储的数据进行整理。
不过操作系统支持是一方面,要看SSD实际是否执行了Trim指令还需要用到一个名为Trimchecker的小工具:运行一次之后间隔30秒再度运行,正常应出现一串0,表示Trim已经成功执行,被删除的数据已经被固态硬盘从闪存当中清空。
Trim指令普及了、个别懒惰的主控也退役了,按理说大家应该不会遇到掉速了。不过在这个时候TLC闪存走上了历史舞台,三星840等TLC闪存固态硬盘在2014年开始连续爆出读取掉速问题。与之前的写入掉速相比,TLC闪存的读取掉速更为隐蔽,因为掉速的是盘上的旧文件,通过AS SSD Benchmark等测速软件测出的新文件速度是正常的。
同样空间内划分出更多的数据位,意味着发生偏移出错的概率大大提高。闪存通过保存电荷来存储数据,而随着断电时间的延长,闪存当中的电荷位就可能发生改变,严重的情况下即可导致数据出错。
国内的PCEVA论坛曾对东芝Q300的马甲款——东芝饥饿鲨TR150进行过长时间的耐久度及读取掉速测试,在1900PE磨损的情况下,通过连续24小时高温烘烤模拟SSD长期断电保存的情形,在重新开机后盘上数据读取是这个样子的:因为长期断电,已经有一些文件读取掉速了
由此可见读取掉速并非TLC固态硬盘的通病,虽然内部搬运数据会损耗一些闪存耐久度,但这对在耐久度测试中达到3000PE的东芝15nm TLC闪存来说应当不是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可能引发掉速的原因,另一个未来不可忽视的固态硬盘掉速问题将是PCIe NVMe SSD的过热限速,很多三星SM951及950Pro用户已经深受此中困扰,除了加强散热之外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相关资源:CPU风扇控速软件-硬件开发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