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五大反诈利器” 谨防电信诈骗

当前,电信 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防城港市公安局海港分局在此曝光今年以来发生在辖区的9起电信诈骗案例,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进一步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保护自己的财产免受损失。

案例一:

案例二:

2022年4月30日17时许,辖区居民黄某某接到+49112367991的电话 码,对方自称是理赔公司的工作人员要为其办理其包裹理赔事宜,黄某某在对方的指示下,从微信微粒贷里借款27000元,转账汇入名为郭某军的平安银行的账 。随后黄某某又在对方的指示下,从“安逸花”贷款平台借款39000元,转账汇入名为陈某勇的中国农业银行的账户。后来黄某某意识到被诈骗,于2022年5月1日到公安机关 警。

案例三:

案例四:

2022年1月10日10时,辖区居民刘某到港口派出所 警称:2022年1月08日11时,其在 上“招行速贷”贷款APP申请贷款被诈骗60000元人民币,请求处理。

案例五:

2022年1月22日19时30分许,110转警辖区居民满某某 警称:其在防城港市港口区兴港大道某酒店被人以做转账刷流水得返利任务为由,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的方式被诈骗81000元人民币。

案例六:

2022年3月11日15时许,辖区居民郑某某到港口派出所 警称:其于2022年3月9日收到一名陌生人的添加好友请求,其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在对方的诱导下下载了“job”软件,在该软件的聊天群中领取刷单任务,并转账30000元到“守护天使任务员-欣雅”提供的银行账户,随后该软件聊天群的“指导老师”称需再次转账才能做“刷单”任务,郑某某意识到被诈骗,于是到公安机关 案。

案例七:

2022年5月6日20时许,辖区居民罗某某 警称:其在 络上刷单做任务被诈骗了25万元,在刷单做任务的过程中罗某某先是通过微信扫二维码的方式存了100元,后其通过自己中国银行的账 ,分别将1280元转入 (李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账 ;将9800元转入(王某某,中国工商银行)的账 ;将33550元转入(郑某某,中国工商银行)的账 ;将55300元转入(翁某某,中国农业银行)的账 ;将100000转入(闫某某,中国工商银行)的账 ;将50000元转入(周某某,中国银行)的账 。随后罗某某在该 站上无法将余额提现,其意识到被诈骗,遂到公安机关 警。

案例八:

2022年1月14日13时许,辖区居民苏某某来所 警称:其在微信 群拼团进行投资,并得到相应的佣金,通过微信 群被诈骗了62459元人民币,请求派出所处理。

案例九:

2022年3月12日16时许,辖区居民陈某某到港口派出所 警称:其于02月24日11时许在港口区沙万路某饮食店里因泄露银行卡验证码被骗了19995元人民币,请求公安机关处理。

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国内电信诈骗类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 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成为最为突出的5大高发类案,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涉案金额最大,占全部涉案资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1.刷单返利类诈骗。

警方提示:刷单行为涉嫌违法,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2.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警方提示:投资理财需谨慎,警惕虚假投资理财 站、APP。

3.虚假 络贷款类诈骗。

警方提示:任何声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 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

4.冒充客服类诈骗。

警方提示:接到自称电商、物流客服电话,务必到官方平台核实。

5.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警方提示:自称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要求把钱款转到“安全账户”的一定是诈骗。

学习防骗是关键

不论骗术怎么变

我不提供验证码不转账应万变!!

国家反诈中心APP
——累计向群众预警2.3亿次

96110预警劝阻专线
——全国29个省区市已开通

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
——预警劝阻准确率达60%以上

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
——处置涉诈高危电话卡7760余万张

云闪付APP“一键查卡”
——推进解决账户查询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