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这本《免费》还是3年前,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确实是经典之作。
免费,作为21世纪比特经济最普遍的收费模式,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克里斯安德森全面地分析了免费模式,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免费对于比特经济的意义所在。
免费的4中模式:

例子:
赠送免费信用卡,向卖家收费
女士免费入场,男士门票收费(酒吧)
儿童免费,成人收费(博物馆)
清单免费,搜索收费(某些交友 站,婚介 站)
赠送旅游服务,从车辆出租和酒店预订中获利
赠送通用管理建议,出售定制的管理建议(麦肯锡日 )
赠送电子游戏,向订户收取更多费用使其能够在游戏中享有更多服务
- 关于负价格:
- 现金返还——买车返支票鼓励
- 艺人演出需要向俱乐部付钱,因为艺人看中的是表演机会
-
在丹麦,一家健身俱乐部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只要你一周内能至少去俱乐部一次,那么你就不需要付费;但是如果你某种没能去俱乐部,那么你就要付当月的健身费用;成为这家俱乐部会员之后,你的本能就是不要失去会员资格,你对这家俱乐部的忠诚度也随之增强。
聪明的公司能让正常的金钱流动方向发生逆转,它们或者是让某样东西免费,或者是在本应其他公司付款的时候买单,这些点子需要企业家的思维来创造性地看待价格。
- 在家人,邻居甚至工作场合,商品和服务交换主要依靠的还是慷慨,信任,善意,信誉,平等交换这些“ 会货币”,在亲人和朋友之间是不需要钱的。只有在没有亲情纽带的陌生人之间,物物交换才需要金钱。
- 人类对资源贫瘠要比对资源充裕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进化的角度看,资源充裕不会有大碍,而资源贫瘠的问题则需要耗费精力去应对。
充裕的盲点:经济发展中自然会出现新的充裕,产品在商业化和价钱变得更低之后,会出现这种趋势。寻求利润的公司也在去上游寻找新的稀缺资源。如果某种商品出现了充裕的局面,那么其成本就会压低到近乎零,而企业的利润寻找点就转移到相邻领域利润不灭定律(高利润守恒定律)
- 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于匮乏思维,我们关注那些我们并非充分享有的东西,从时间到金钱,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之源,我们始终被自己不曾拥有的而非已经拥有的事物激励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