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定点医院病房告急!如何收治更多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成了疫情防控救治迫在眉睫的问题。
1月23日下午,武汉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建设一个武汉版的“小汤山”,选址蔡甸。会议要求,医院按照应急工程,一切都特事特办。同时,这个专门救治医院被冠名:火神山。
10天时间,从一片荒地到整齐完备的疫情防治医院,“火神山速度”被 友赞叹为“基建狂魔”的又一次体现,也是另一场与疫情赛跑的战役。
“火神山医院”建设时间轴——
·1月23日,武汉市政府决定建设武汉版“小汤山医院”;
·1月24日,上百台机械开始平整土地;
·1月25日,医院搭建正式开工;
·1月26日,第一间样板房建成;
·1月27日,集装箱板房开始吊装搭建;
·1月28日,双层病房区钢结构搭建;
·1月29日,板房搭建全面铺开,机电设备安装;
·1月30日,防渗膜铺设全面完成;
·1月31日,九成集装箱的拼装完成;
·2月1日,医疗配套设备全面安装;
·2月2日,医院建成交付。
缘起:知音湖畔建武汉版“小汤山”
在官方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的消息”3天之后,武汉市于1月23日宣布“封城”——在这座九省通衢宣布封闭之后,湖北所有地级市陆续宣布进入封城状态,23日当天下午,武汉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建设一个武汉版的“小汤山”,选址蔡甸。
2003年,北京为控制“非典”疫情,7天建成小汤山医院,两个月内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为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救治,武汉将参照17年前抗击SARS的北京小汤山模式,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的专门医院。
根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座建筑面积2.5万平米的医院可容纳1000张病床,武汉城建局成立医院建设指挥部,计划24日完成相关设计方案,2月3日前建成投入使用。
就在武汉市政府宣布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同时,相关准备工作已同步开始进行。23日,作为2003年北京小汤山应急“非典”医院的设计单位,中国中元国际立即整理当年小汤山医院图纸及相关资料发送给武汉市城建局,支援武汉的专门医院建设,为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提供设计参考。
根据多份出现在 络的“群通知”截图称:“武汉地区项目经理,因武汉市政府要求中建三局6天内在知音湖武汉职工疗养院建一个新的医院,现急需大小挖机若干,平板车数台,集装箱很多,请武汉地区项目经理马上动员项目资源,越快越好,越多越好,疫情就是命令,挖建就是希望。”
1月23日晚间,中建三局、武汉建工、武汉市政、汉阳市政等单位临危受命,共同参照 “小汤山模式”,建设医院。当日晚间,已有机械和工作人员入场,开始平整土地。当晚,承担火神山医院设计的中信设计院设计团队完成现场踏勘,于22时与疾控中心讨论布局。
开工:承建单位发“英雄帖”大巴接工人
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决策宣布时,正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九,很多工人及管理人员已经回家准备过年,召集建设人员和筹备建设物资,成了火神山医院建设的首要任务。
24日当天,中建三局在汉职工取消春节休假,集结了7家下属单位投入建设,同时,迅速调集了武汉市正在加班的5个建设项目中的1400多名工人,场地平整等工作迅速展开。
24日上午,从无人机航拍和现场传出来的视频显示,在工地现场,上百台机械到场同时开始施工建设。外围数十台大卡车不停进场。此外,中建三局还广发“英雄帖”,通过劳务分包公司迅速召集工人。湖北含璋劳务公司总经理付剑平说,1月23日晚接到通知后,24日一大早就带着一辆大巴直奔恩施,沿路到宜昌、荆门、荆州、仙桃等地接回工人;同时,又动员武汉周边农村的工人结伴前来。
正值春节,开始,一些工人并不愿意回汉。当听说是来建设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医院,许多人立即同意了。“他们也希望早点把医院建好,早点消灭疫情。”付剑平说,24日当晚,仅他们公司就带领300多名工人进场施工。
其他几家临危受命单位也加组成转班,全力投入到火神山医院的筹建中。武汉建工集团组织专班,调集施工材料和设备, 50多名施工管理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芦苇塘填平及铺设碎石路工作;武汉航发集团旗下6家子公司调集施工设备,现场到位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170余人,共投入反铲、推土机、运输车、压路机150余台,突击队计划利用一天时间,完成先期场地平整;汉阳市政第一时间召集人材机到达现场,截至24日中午12时,100余名管理人员、100套后勤物资、压路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200余台均已到位。
据官方消息,医院暂定为板房形式,此类集装箱房坚固耐用,运输、安装、移动方便,只需要清理出足够大足够平坦的场地之后,即可进行现场组装。
24日晚,武汉市城建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一天一夜连续奋战,截至当晚,火神山医院项目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内转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游泳池,一座小土山已被连夜铲平,碎石回填于除夕夜完成,25日可开始主体施工。1月26日,部分地面已经推平,施工工人开始铺设钢筋。防渗层、铺砂、地下管 沟槽等多部位同步穿插施工,集装箱板房材料陆续登场。
建设:7500名建设者的火神山战役
27日,首批箱式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28日,双层病房区钢结构搭建;29日,板房搭建全面铺开,机电设备安装……
火神山医院逐具规模,背后则是7500名建设者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这些人里有年过半百的技术工程师,也有同在工地的父子兵,更有延后婚期的新人。
1月31日上午8:30,很多休假中的人们还躺在床上,连轴转了24小时的陈启年,才刚回到工地宿舍准备休息。
家住武汉的陈启年今年56岁,是中建三局二公司北京公司的一名资深测量员。大年初一,他在公司微信群中看到项目召集令,立刻向领导申请 名。自30日起,他与同事一直奋战在工地一线,使用定位仪和水平仪,根据已确定的设计图,确定活动板房的安装位置。这项工序极为重要,因工程板房数量巨大,如果某个板房位置出现偏差,偌大的工地就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测量员人手不足,工地现场不确定因素较多,他足足测量了24个小时,才回到宿舍休息。
这对于年轻的建设者来讲都不是件易事,何况年过半百的陈启年。“连轴转确实觉得很累,但是现在疫情的大形势非常紧迫,我们一定要顶得上去。”陈启年说。现场测量工作量大,且集中在这两日,他会尽全力完成:“我还能上,能博就博一天!”
1月28日,原本是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袁绪强与妻子大婚的日子,可他却坚守在武汉火神山项目现场,忙碌的工作让他无暇给家中的新婚妻子打电话问候。
然而,细心的妻子察觉出了他的心不在焉。“你放心去吧,我支持你!本来这段时间疫情严重,我就想和你商量着把婚礼延期的,办婚礼把大家聚集起来也很危险。”妻子对袁绪强说道,“你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
“我一定会的。等我回来一定给你补一个更完美的婚礼!”妻子的理解与支持让袁绪强十分感动。1月27日,袁绪强在荆州交警的帮助下,顺利赶到项目现场,开展图纸算量等工作。
“在现场的这几天,虽然在一个项目上,但我就见过我儿子两次,中午吃饭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儿子就会给我送点水,互相关心一下。”陈金国表示,他会和儿子共同努力,把火神山医院建设好。
直播:数千万 友在线做甲方“云监工”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眼光。
1月28日,新闻联播主播李梓萌关注了一个词:“云监工”。原来,在28日前后,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共同战“疫”,24小时不间断直播,实时、全方位 道抗击疫情的各方努力。央视频的三路信 也受到千万 友的围观,在武汉开建的防治传染病医院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工人们在争分夺秒日夜奋战,广大 友虽然不能到现场出把力,但也给自己加了一个身份:云监工,通过直播镜头去“监督”医院的建设进度。
1月28日凌晨一点半,有 友贴出截屏图片表示:“半夜一点半竟有30万人在线观看慢直播信 !”在夜深人静的时分,火神山施工现场直播信 悄悄地“火”了起来。28日17:15分左右,火神山医院的信 观看人数也超过400万人。
到了29日凌晨一点,有两千多万人在线观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云监工在没有主持人的情况下,在话题区自行讨论,比如,新来的 络监工问现场画面里“糊在地上的那层是干嘛的”,老“监工”看到了会出来解释一番。
同时,“ 络包工头”们为现场施工装备取了各种名字:比如光武帝,即场地中间的超级大灯,一开始大家叫小亮,但后来觉得光武帝更霸气,于是集体改口叫光武帝。
光绪帝,即夜班时有二个超级大灯,于是大家把夜班开启的这第二个超级大灯叫光绪帝,光(续)之意。
送高宗,为高层混凝土输送车,一开始叫长胳膊,后来改为这个名称。
根据各大 络媒体统计,高峰时期,共超过5000万 友“围观”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
交付:10天完工移交被赞“火雷速度”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夜以继日,2月1日上午,首台CT机进入武汉火神山医院医技楼,开始安装。相关医疗设备正陆续进场安装调试,首批药品抵达并被转运进入仓库。
截至当日,场内所有基础施工基本完成,累计完成箱板房拼装1650套。
2月2日,建成后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隔离区3.4万平方米,病房419个、病床床位数1000床(其中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30个)。
原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张雁灵在武汉表示:“武汉火神山医院从建设的规模质量、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以及设备的配备等方面,都优于高于小汤山。”
张雁灵认为,建设这所医院是抗击疫情的重要举措。最当务之急的是缓解当前病人多,收不进院的问题,使这些患者能够得到规范化的治疗;这种集中收治减少了疫情的扩散,也给老百姓树立了信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