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蘑菇到敲代码,她如何成为了一名CEOstrong>
李倩,一个89年出生的农村姑娘,从小就在农忙时节和父母一起下田劳作,也曾帮家里人工培育、采摘蘑菇,还跟父亲一起卖过煤球,也正是这种朴实的生活造就了她勤奋、踏实、勇敢的性格。李倩大学毕业后,就一头钻入软件开发领域,经历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企业KodeRover 创始人兼 CEO/CTO。而技术创业的种子其实在李倩很小的时候就埋下了。
在她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买下了全村的第一台电脑,世纪之交的人认为未来一定是属于科技的,而科技的最佳载体就是电脑。李倩的哥哥也是个技术迷,小时候他们经常玩的游戏就是把电脑装了拆,拆了再装回去。有一次,哥哥送给李倩一本《程序员》杂志,那个时候的她虽然看不懂杂志上的技术问题是怎么回事,但上面很多互联 大佬的创业故事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技术改变世界,创新驱动中国”的理念影响了她后来的一系列选择。
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影响下,李倩在高考 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了计算机专业。很多人说女孩子不适合做编程,在她看来这都是偏见,她认为很多时候调程序是一件让人非常火大的事情,但女生往往更有耐心,更适合钻研技术难点。
在大学,李倩做的第一个程序是小游戏。她用蒙皮动画做了个小汽车,遇到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障碍物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跳过去,游戏结束后还能打分。在写这个小游戏的时候李倩花了很多时间,因为里面有一些矩阵,需要输入很多数据,调不好就很难跑起来。有时候调一个数据可能要花一两天甚至是一周的时间,身边很多同学在做这个的时候都放弃了,但她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了。李倩作为女生做编程的优势在这个地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她有充足的耐心和足够的毅力能坚持调试程序,修复Bug,直至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
来自一线开发者、创业者、CEO/CTO的一点心得
李倩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她说敲代码的过程就是创造世界的过程。所以她觉得新人要想选择计算机领域,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真正的热爱,而不是靠写代码去换一点钱,否则几年过去了,当初的热情逐渐被无尽的增删改查折磨耗尽,到最后剩下的就只能是焦虑。之所以那么多人有35岁危机焦虑,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程序员要保持自己的热爱,在职场中找到方向,从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找到获得正向反馈,如此方能长久。不要总去抱怨,张嘴闭嘴就是公司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把心态放宽,获得更多的成长,不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吗p>
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小朋友”都会问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自我追求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其实李倩在刚毕业的那段时间里,跳槽跳得一塌糊涂,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公司,她都没有待超过三个月的,因为她觉得这些公司都配不上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公司以后,李倩觉得未来的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即便是工作负责人也不能让她产生丝毫动力。因为在她看来苦熬几年自己也能成为负责人,甚至还能取代现有的负责人,即便升职了,加薪了,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职位再高,也不过是一颗更专注的螺丝钉罢了。她觉得自己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所以就离开创业了。
一路走来,李倩也会考虑现实,也有房贷的压力,但是她比较倔强。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李倩觉得年轻人从一开始就要去寻找一个定位,在公司里工作从外在看是提高职业素养,但更重要的是内在,就是要培养起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不局限于每个月多拿几千块钱的工资,等到你技术真的过硬了,无论在哪里你都会变成稀缺资源。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版目录
现在,会员季卡原价89元限时特惠58元,内容包括:
《新程序员》纸质收藏本 1本;
《新程序员001:开发者黄金十年》电子书 1本;
还能获得免费参加《新程序员》主题沙龙的机会!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订阅
无论你是编程爱好者还是职场萌新,无论你是资深程序员还是架构师、CTO,在《新程序员》里,你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具包Scikit-learn214560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