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想入坑软件测试这个行业的朋友,那么你知道测试用例吗用例在测试中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什么是测试用例呢用例又应该如何设计呢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测试用例,以及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需要面试题、视频、课件等资料可点这领取!
目录
-
-
- 一、测试用例的定义
- 二、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
- 三、如何编写用例
- 四、如何提升用例编写能力
-
一、测试用例的定义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测试用例就是一个文档,描述输入、动作、或者时间和一个期望的结果,其目的是确定应用程序的某个特性是否正常的工作。
二、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
1、 理清测试思路
有的系统本来就是一个大而复杂的项目,因此需要把项目功能细分,根据每一个功能通过编写用例的方式来整理测试系统的思路,避免遗漏掉要测试的功能点。
2、 明确测试任务
编写完用例后,可以明确自己需要执行的用例总数,以便预估测试工作量。并且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实际测试执行的进度,还很容易统计和跟踪我们的剩余工作量和回归工作量。
3、 规范测试行为
每个人对于功能和开发原理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同一条案例,每个人的理解程度和扩展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没有测试经验的新人来讲,更是需要详细明确的用例来规范,以减少遗漏。
三、如何编写用例
- 分析需求文档
需求文档是编写测试用例的第一依据,需求分析的目的一般是:
l 了解需求的背景;
l 分析需求的合理性;
l 明确需求的范围;
l 挖掘隐含需求; - 了解开发原理
l 确定开发的实现框架;
l 明确输入输出代码规则;
l 减少测试方向偏差;
2、 测试用例的要素
- 测试环境
测试的系统是什么软件的要求是什么li> - 测试数据
测试执行的输入值 - 测试步骤
提供测试执行过程的步骤。一般控制在三个步骤完成。否则需要考虑用例是否需要拆分,因为每条用例对应的测试目的应该是具有唯一性的。 -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根据软件需求中的输出得出。那么实际测试过程中,实际测试结果如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则就测试不通过;反之则测试通过。 - 用例标题
用例标题是对测试用例主旨的描述,既要言简意赅,也要能够清楚表达测试用例的目的 - 用例编
定义测试用例编 ,用来标示每个用例的唯一性,进行测试用例的跟踪和维护。 -
边界值
任何测试场景下都可以使用边界值法做设计,输入类型可以数值、字符等,要测试的边界包括上点、下点、离点。
-
因果图法
罗列出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将输入和输出整理出因果图和依赖关系,根据每一个依赖做设计。因果图方法考虑输入的组合,特别适用于多个输入条件相关有关联又相互约束的情况。
-
正交法
当输入条件很多时,因果图等设计方法设计出来的用例数往往多的惊人,用正交法可有效减少用例数。正交法的核心思想是从大量测试数据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点来测试,从而减少测试用例数。
四、如何提升用例编写能力
1、 从大往小抓起测试框架先行
极力推荐思维导图工具,快速的梳理清晰要测试的模块、测试点、以及结构关系,让自己先对要测试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框架和印象,脑图也能够快速的让开发、接手的测试同学快速理解和看出大方向上的偏差和遗漏。
另外细节的地方,推荐几个图形工具结合用,比如流程图、鱼骨图和N-S 图,详情见另一篇文章『软件开发流程常用图』
2、 多纬度的思考和覆盖
从界面、功能、性能、兼容、异常等角度思考,尽可能的覆盖更全更广。
3、 熟悉被测的业务和系统
任何系统都有大的业务背景,比如测试金融 APP,要了解金融业务,基金、理财产品的业务流程和逻辑,要了解什么是结算、账户、和支付几个系统的差异以及作用。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好测试重点写好用例。
任何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对系统越熟悉,越容易发现系统的特点,以及容易出现错误和异常的地方。
4、 站在用户角度分析
站在客户的角度分析:客户需要什么,客户想要什么,客户不想要什么,也就是客户的使用场景。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挖掘和思考隐含的需求。甚至可以拉上几个同事来体验下产品,看看他们的操作行为和顺序是怎样的。
5、 重视用例评审
重视测试评审和评审意见,把经常见到的用例设计的误区和一些好的用例设计,还可以多看看他人的测试思路和用例,查漏补缺。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212805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