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
- 内 穿透软件对比——cpolar : 花生壳(上)
- 内 穿透软件对比——cpolar : 花生壳(中)
- 内 穿透软件对比——cpolar : 花生壳(下)
文章目录
-
-
- 系列文章
- 1. 前言
- 2. 对比内容
-
- 2.1 功能及操作对比
-
- 2.1.1 花生壳的http设置
- 2.1.2 cpolar的http设置
- 2.2 使用感受对比
- 3. 结语
- 下一篇
-
1. 前言
cpolar内 穿透官 :https://www.cpolar.com/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对比了花生壳和cpolar之间官 、客户端、注册和基本功能之间的不同。接下来,笔者会继续深入对比两者间功能和实际使用体验的不同。
为了避免可能的问题,笔者没有使用传统的 页程序作为主体,而使用电子书库程序calibre。这个程序相对正式,能在各大软件平台轻松下载到,并且它作为开源软件,能够通过8080端口输出 页页面,轻松构建一个私人电子书库。当然,搭建私人书库,也是笔者需要做内 穿透的原因。
点击“+”后,会自动转到花生壳的管理平台,在这里笔者点选了“https”选项,又再次跳出实名认证提示,不同的是这次附加了6元支付
之后的“带宽”和“开启加速”笔者没有变更设置。因为要变更这两项设置,得加钱!~
填入这几项内容后,点击页面下方的确定就能完成内 穿透的映射设置。当然,calibre的公 访问地址也不能更改,需要使用花生壳分配的 络地址(或许花生壳能使用自己购买的域名,但笔者暂时还没有找到如何设置,但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得加钱)。
2.1.2 cpolar的http设置
相较于花生壳,Cpolar的内 穿透设置更简洁一些(在双方的介绍文档中,花生壳喜欢用“映射”,而Cpolar更多使用“内 穿透”)。打开cpolar的客户端,可以直接点击客户端的“创建隧道”进行设置。需要填入的内容也相较简单些,主要为“隧道名称(这里可以自定义,就像个隧道说明)”、“协议(笔者选择的是http,但cpolar提供了很多种选择)”、“本地地址(其实就是软件的输出端口)”、“域名类型(随机域名不要钱,但二级子域名和自定义域名需要升级会员)”、“地区(似乎是使用的服务器位置,笔者未做设置)”。设置完这几项后,就点击页面下方的绿色“创建”按钮生成隧道。
3. 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笔者在用cpolar的免费版与花生壳的付费版对比,可能对cpolar有些不公平,但cpolar的隧道信息设置更简洁,也更良心(没有哪哪都收钱)。而花生壳可能是因为更加商业,因此对每个客户的产出更看重,换成人话就是:得加钱!~
PS: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反正已经写了这么多,笔者打算在后面的文章中,对花生壳和cpolar提供的另一项协议TCP进行对比,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下一篇
- 内 穿透软件对比——cpolar : 花生壳(下)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云原生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8967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