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的生命周期概述
(一)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的产生直到 废的生命周期
(二)软件生命周期内有问题定义, 可行性分析, 总体描述, 系统设计,编码, 调试和测试, 验收与运行, 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
(三)随着新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成熟, 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的指导意义正在逐步减少.
软件的生命周期分解
软件工程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需求; 设计; 测试与维护
1. 需求:
问题的定义
可行性分析
需求分析
2. 设计: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编码与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3. 测试与维护
综合测试
维护
软件的生命周期详解
1、问题的定义及规划(和软件开发计划): 此阶段是软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
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
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说明书和初步的用户手册): 在确定软件开发可行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
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做得好,将为
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此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
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4、程序编码(提交源程序及清单): 此阶段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码。
在程序编码中必须要制定统一,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以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提
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5、软件测试(提交软件维护测试 告): 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
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整个测试过程分单元测试(白盒)、集成测试(黑
盒,功能测试、强度性能测试)以及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行。测试的方法主要有白盒测试和
黑盒测试两种。在的随意性。测试过程中需要建立详细的测试计划并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以减
少测试
6、运行维护(提交软件维护 告):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在软件
开发完成并投入使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要延续软件的使
用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
软件的生命周期 —-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传统的软件生存周期模
瀑布模型的特点是:
1). 各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后一阶段工作必须在前一阶段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
2). 质量保证机制的依赖性。即每一步都必须循序渐进,及早消除故障隐患,保证本阶段的工作的质量,从而达到保证整体软件质量的目的。
3). 推迟实现原则。前一阶段工作做的越细, 越扎实,后一阶段工作进行的就越顺利,强调”宁慢求好”。因此,各阶段工作总是一拖再拖,致使整个工期推迟实现。显然瀑布模型不能满足呈爆炸状增长的 会应用需求式
软件的生命周期 —- RUP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 一个通用的软件流程框架, 以架构为中心, 用例驱动的迭代化开发流程. RUP 是从几千个软件项目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对于实际的项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RUP 用二维坐标来描述. 横轴通过时间来组织, 是过程展开的生命周期特征, 体现开发过程的动态结构; 纵轴以内容来组织, 体现开发过程的静态结构.
RUP 中软件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初始阶段: “获得项目的基础”. 该阶段的主要人员是项目经理和系统设计师. 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创建基本的需求; 识别系统的关键任务.
细化: 主要目标是创建可执行构件基线; 精化风险评估; 捕捉大部分的系统功能需求用例; 为构造阶段创建详细需求. 该阶段并不是要创建可执行的系统, 而是展现用户所期望的需求.
构建: 完成所有的需求, 分析和设计. 该阶段的制品将演化成最终系统
交付: 将完整的系统部署到用户所处的环境中.
RUP 中的核心工作流
RUP中有9个核心工作流. 分为6个核心过程工作流(CoreProcess Workflows) 和 3个核心支持工作流(Core Supporting Workflows). 尽管6个核心过程工作流类似于传统瀑布模型中的几个阶段, 但迭代过程中的阶段是完全不同的, 这些工作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一次又一次被访问. 9个核心工作流在项目中轮流被使用, 在每一次迭代中以不同的重点和强度重复.
(一)RUP 中的核心工作流(1)
商业建模: 理解目标客户的商业结构及商业运作. 为目标系统描述一个构想.
需求分析:描述系统应该做什么, 并使开发人员和用户就这一描述达成共识.
分析和设计
实现
测试
部署
(二)RUP 中的核心工作流(2)
配置和变更管理: 对重复工作, 无效的改变进行控制和监视, 以避免由此产生的混乱.跟踪软件创建过程中的版本.
项目管理: 平衡各种可能产生冲突, 管理风险, 克服各种约束并成功交付使用户满意的产品
环境: 软件开发环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