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
-
-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
- 2.1.1 技术可行性
- 2.1.2 经济可行性
- 2.1.3 会可行性
- 2.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 2.3 可行性研究的 case 工具
-
- (1)系统流程图
- (2)数据流图(DFD,Data Flow Diagram)
- (3)数据字典
- 2.4 成本/效益分析
-
- 2.4.1 软件开发成本估计
- 2.4.2 效益度量方法
- 2.4.3 效益分析方法
-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项目开发之前的重要阶段。
目的: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首先,需要进行概要的分析研究,初步确定项目的规模和目标,确定项目的约束和限制,把他们清楚地列举出来。
然后,分析员进行简要的需求分析,抽象出该项目的逻辑结构,建立逻辑模型。
最后,从逻辑模型出发,探索出若干种可供选择的主要解决方法,对每种方法研究它的可行性。
一般来说,应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会可行性等方面研究可行性。
2.1.1 技术可行性
对开发项目的功能、性能、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项目是否能实现。
概括第说,就是要回答使用现有的技术资源是否能实现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问题。
研究内容:风险分析,资源分析和技术分析。
2.1.2 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研究要对项目的开发总成本与开发系统将带来的经济收益之间的差值进行度量,从经济的角度去判断是否值得为软件开发项目进行投资。
经济可行性研究也叫作成本/效益分析,简单地说,只有开发系统的总成本小于将来系统投入使用后带来的总收益的软件开发项目才值得进行下去。
研究内容:成本、收益、收益/投资 比、投资回收期、敏感度 分析
2.1.3 会可行性
从政策、法律和制度等 会因素方面考虑项目开发的合理性和意义。
比如,项目是否与现有的某些国家政策相背离,是否会违反某些法律法规,是否符合 会的伦理道德,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权、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的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2.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1)确定系统目标和规模
(2)研究目前正在运行的系统
(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设计和评价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5)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6)编制可行性 告
可行性研究 告是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输出文档,应该包括的内容有项目背景、管理概要、候选方案、系统描述、经济可行性分析、 会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及可行性研究的结论等。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一般有3种:
① 可以按计划进行软件项目的开发
② 需要解决某些存在的问题或者需要对现有的解决方案进行一些调整或改善后才能进行软件项目的开发。
③ 待开发的软件项目不具有可行性,立即停止该软件项目。
2.3 可行性研究的 case 工具
(1)系统流程图
作用:表示信息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
例:
(3)数据字典
作用:对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所有命名元素,包括数据流、加工、数据文件,以及数据的源点、汇点等,给出定义和解释。
例:
编 | 名称 | 去处 | 组成 | 流量 | 说明 | |
---|---|---|---|---|---|---|
F1 | 材料入库单 | 仓库管理员 | 事务输入和检验 | 时间、材料编 、事物类型 | 每天60份 | 事物类型 1—进货 2—出库 |
… |
2.4 成本/效益分析
2.4.1 软件开发成本估计
(1)代码行技术
计算方法: 软件成本 = 代码行数 * 每行代码平均成本
(2)任务分解技术
计算方法: 软件成本 = 各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的开发成本之和
每个模块的开发成本 = 开发人力 * 平均工资
(3)自动估计成本技术
(4)差别估计法
(5)专家判定技术
2.4.2 效益度量方法
(1)货币的时间价值
银行年利率为i,如果现在存入P元,则n年后可以得到的钱数为:F = P * ( 1+i )?
反之,n年后能收入F元,那么这些钱现在的价值是:P = F/( 1+i )?
(2)投资回收期
累积的经济效益 = 最初的投资 所需的时间
回收期越短,越快获得利润,越值得投资。
(3)投资回 率
设现在投资额 P,将来每年获得的经济效益为 Fk,投资回 率 j

2.4.3 效益分析方法
(1)基于投资收益的分析方法
(2)基于投资回 率的分析
(3)基于盈亏平衡点的分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