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沉默的大多数 | 我的价值观 | 反常识经济学 | ……
今天,2018微信年度数据 告来了,微信表情一不小心暴露了小蜗的年龄。
按照大数据的统计,那小蜗也算是00后了。
现代 络 交,“表情包”这种流行文化已经变成了最普遍的存在。从早期简单的文字沟通到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符 、emoji表情、表情包,逐渐演变到今天日益多元化的表情文化,这些都是在 交和 络的不断发展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随之出现的相应的改变。
“笑cry””表情符 曾被英国牛津大学出版 评选为《牛津词典》2015年度词汇。
当时牛津大学出版 在其官方博客上说,“笑cry”占到英国每年使用emoji表情的20%、美国emoji表情使用量的17%。
表情符不再是十几岁孩子发短信的专利,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在使用这种全新的表达方式,超越了语言的障碍。
而201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 告》中,“表情包”入选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
表情包已经成为深受全世界 民喜爱的 络 交形式。其中最常用的就是emoji表情符 了。
emoji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让用文字信息交流的双方不自觉地感受到面对面交流时的语气、手势或者表情。
An emoji says a thousand words.
一个emoji胜过千言万语。
正如维基百科创始人所说的那样:“Emoji给我们发送的消息增添了人性。”
所以 络 交时代,没有什么是一个表情包解决不了的,要么就两个。
“emjio”源于日语词汇“絵文字”(假名为“えもじ”,读音即emoji),是日本在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视觉情感符 。
emoji的创造者是日本人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他在儿时学习的漫画和日本汉字中获得了灵感,1999年,他尝试用简单的字符来表示抽奖的概念,emoji自此诞生。
“日本漫画中有许多不同的符 。漫画家会画出一些表情,表现一个人满头大汗或是迸发出一个想法时头上出现一个灯泡。”
自苹果公司发布的iOS 5输入法中加入了emoji后,这种表情符 开始席卷全球。
2018年,语言和数字化通讯专家维维安·埃文斯在新书《Emoji密码》中分享了一组数据:全球约有90%的在线用户频繁使用emoji,每天有60亿个emoji表情符 被传送。
据说,emoji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商品之一。201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emoji列为永久收藏,其中包括176个诞生于1999年的最初版本emoji表情。
emoji也逐渐走出了 交语言圈,进入了文化圈。为什么这么说呢?
毫不夸张地说,用emoji写成语,写诗已经是比较初级的应用方式了。
有音乐爱好者用emoji表情翻译了碧昂斯的“Drunk in love”↓
有人用emoji翻译了著名长篇小说“白鲸(Moby-Dick)”改名为“Emoji-Dick”。
还有emoji版《爱丽丝梦游仙境》↓
emoji版《Bible》↓
由艺术家Carla Gannis创作的《Emoji人间乐园》(The Garden of Emoji Delights)。
emoji“入侵”名画系列,完全想不到emoji可以这样玩!
每一年的7月17日是世界emoji日,虽然世界各地的 友因文化习惯对于同一emoji的理解会有细微的差别,但emoji已经可以被看做全世界通用的特殊语言符合。
iOS10.2版本将苹果经典的“桃子”表情修改得更具象化后,曾引发不少 友的吐槽。因为很多 友 友在使用这一表情时会引申到“屁屁”,修改后的桃子完全打破了他们的想象。
不同手机的同一emoji也有细小的差别。
但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emoji的变化,比如“手枪”这一表情符 因为可能引发“暴力”的倾向而逐年优化为“玩具水枪”。
在中国,emoji的发展也有了“本土化”的痕迹,在 友们清奇的脑洞下,emoji可能随时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原型是日本日光东照宫的三只猴子,猴子捂眼、捂耳和捂嘴的动作表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看”。
其中“捂嘴”的猴子因为动作太像一位说“B-box”的人, 友们脑洞大开,集结了一批“B-box天团”
前不久圣诞,红帽子白胡子的中国版圣诞老人徐锦江这个梗在 络上爆火,连徐锦江老师本人都在微博上送祝福。
当天,微博就及时上新了徐锦江版的圣诞老师表情↓
谁也不能小瞧 友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啊!
你最喜欢哪一个表情包呢?
– END –
○
○
不疾而速 与你共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